乌龙沟乡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辖乡
乌龙沟乡,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辖乡,地处涞源县东北部,东与易县蔡家峪乡和涞水其中口乡接壤,南连王安镇,西邻烟煤洞乡,北接东团堡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7千米,总面积75平方千米。2018年末,乌龙沟乡户籍总人口6201人。
历史沿革
清末,属易州
1933年,属涞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六区。
1953年,建乌龙沟乡。
1958年,属红光公社。
1961年,析出,建乌龙沟公社。
1984年,复为乌龙沟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乌龙沟乡辖煤窑、乌龙沟、马台、北赵家庄、邓家庄、小庄、大庄镇、后庄子、柱角石9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乌龙沟乡辖乌龙沟村、煤窑村、马台村、北赵庄村、邓庄村、小庄村、大庄村、后庄村、柱角石村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乌龙沟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乌龙沟乡地处涞源县东北部,距涞源县人民政府35千米,东与易县蔡家峪乡和涞水其中口乡接壤,南连王安镇,西邻烟煤洞乡,北接东团堡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7千米,总面积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乌龙沟乡境内为山区,地势略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气候特征
乌龙沟乡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平均气温9℃,平均降水量64.6毫米;夏季,平均气温21.7℃,平均降水量379.0毫米;秋季,平均气温7.8℃,平均降水量85.0毫米;冬季,平均气温-6.7℃,平均降水量8.7毫米。年日照时数累年平均2780.6小时,日照率为62%;平均年无霜期为160天,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西,年平均风速为6.8米/秒。
水文
乌龙沟乡境内河道属大清河水系。乌龙河自后庄村入境,由西向东经乌龙沟村、煤窑村,流入拒马河,境内长11.2千米。
自然灾害
乌龙沟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冰雹、低温、雷击等。
自然资源
乌龙沟乡主要自然资源有铅锌、金、铜、大理石等。已探明地下铅锌储量50多万吨,年开采量7.9万吨。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乌龙沟乡辖区总人口6197人。总人口中,男性3508人,占56.7%:女性2689人,占43.3%;14岁以下1312人,占21.17%;15~64岁4409人,占71.15%;65岁以上476人,占7.68%。总人口中均为汉族。2011年,乌龙沟乡人口出生率4.12‰,人口死亡率4.95‰,人口自然增长率~0.8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0人。
截至2017年末,乌龙沟乡常住总人口6126人。
截至2018年末,乌龙沟乡户籍总人口620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乌龙沟乡农业总产值2500万元,工业总产值1.95亿元。财政收入224万元,支出224万元。
2018年,乌龙沟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第一产业
2011年,乌龙沟乡耕地面积4043亩,全部为旱地,以种植玉米、谷子、马铃薯为主。2011年,乌龙沟乡粮食总产量162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117头;羊饲养量2375头;家禽饲养量1540羽。
第二产业
2011年,乌龙沟乡工业以矿石开采和矿石加工为主,工业总产值1.95亿元。
第三产业
2011年末,乌龙沟乡有商业网点27个,乡集贸市场5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7万元。
截至2011年末,乌龙沟乡有乡信用社存款余额4127.9万元,无贷款业务。
交通
乌龙沟乡境内有108国道从7个村通过,2个村靠“村村通”公路通行,大部分自然村道路只能通过小型交通工具。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乌龙沟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90人;中心小学1所,教学点4个,在校生3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PERCENT
2011年,乌龙沟乡教育经费达165.7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65.7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乌龙沟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9个;各类图书室4个,藏书10余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乌龙沟乡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4个;专业卫生人员24人,其中有行医资格证的18人;598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6%。
社会保障
2011年末,乌龙沟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1人,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供养32人,月人均158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8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13人次。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38人,参保率98.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乌龙沟乡有邮政代办所1个,从业人员2人;固定电话用户356户,宽带接入用户212户。
文化
历史文化
乌龙沟乡因乡政府驻乌龙沟村而得名。
特产美食
涞源小米,生长在海拔1000米的涞源县,乌龙沟乡为种植区。涞源小米谷壳色浅皮薄,颗粒饱满,出米率高,米质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涞源豆腐,既不是用胆巴点的,也不是用石膏点的,而是用“酸浆”点的。酸浆(原变种)就是把压豆腐沥下去的浆水,放入缸中进行发酵制作的。如果发酵的酸度不够,可以加入一点小米汤进行催化。这样制出来的豆腐自然带有一点酸味,因此当地人称其为“酸豆腐”。涞源豆腐常见吃法有炒豆腐小葱拌豆腐、香椿拌豆腐、卤水油炸豆腐泡、豆腐丸子等。
摊黄子是一种涞源县风味独特的烙制食品,原料为小米面、玉米面、糜米面、高粱面、荞麦面等,也可用小米面、玉米面掺以少许白面的混合面粉。做法取面粉适量,调为糊状,经发酵后,用勺子舀取,均匀地倾入子中烙蒸。烙制摊黄儿的鏊子为生铁所铸,分鏊身与盖子两部分。烙制时将鏊子置灶炉上,待鏊底烤热后,先涂以食油,再倾入面糊儿,加盖烙蒸。摊黄子用小铁铲将摊黄子铲出,置于上降温,待稍凉后折叠成半圆形,即成。
钢丝饸饹,又叫钢丝面,为涞源县风味小吃。主要是用玉米面经过多道工艺制作而成。最初由玉米面加工,后来玉米推皮后进行加工。再后来乔面饸饹,高粱米钢丝饸饹,红薯面钢丝饸饹,江米钢丝饸饹,白玉米钢丝饸饹应运而生。
旅游
风景名胜
乌龙沟长城,位于涞源县乌龙沟乡,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竣工于万历二年(1574年)秋,主要作用是扼守从宣化区、尉县经飞狐口、东团堡、沿乌龙河而下的来犯之敌,是内长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关南的下关,东北入涞水县涞源县境内全长22.2千米,敌楼71座,战台8座,马面7个,烽火台5座。
据乌龙沟“阅视碑”和文献记载:“乌龙沟长城属真保镇紫荆关路管辖。”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筑乌龙沟城堡;明朝万历二十年至万历二十二年(1592~1594年),又修筑了瓮城。
乌龙沟长城城门大约三米高,上面写着“镇朔门”三个大字,上款为“万历甲午岁中秋节吉旦”,下款为“钦依乌龙沟把总王国祯立”,城门为瓮城的形式。敌楼高大且密集,大概一千米的范围内有十几个,部分敌楼前伸,与后面和侧面的敌楼互为依托。
乌龙沟长城城墙用毛石砌边,内用碎石和土夯实,白灰勾缝,敌楼为料石砌基,楼身为回廊式砖石拱券结构,1门12箭窗,上下层之间设通道,橹楼四周砌垛口墙,橹楼之间饰花牙形檐,橹楼上通道处置砖木结构小屋。战台、马面、烽火台皆用毛石砌边,内用碎石和土夯实。
乌龙沟长城以东1千米处的乌龙沟城堡,一面靠山,三面环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城墙和城门均用料石砌筑,西、南两面设门,外建瓮城环护。北墙外用毛石圈一演练兵马的场地。南瓮城门上匾额为“荆门”,西瓮城门上匾额为“镇朔门”。
2001年6月25日,乌龙沟长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交通
社会
教育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文化
历史文化
特产美食
旅游
风景名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