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允文
金允文
金允文,应用化学专家,铁路应用化学工作的开拓者。长期从事铁路蒸汽机车锅炉用煤、水质处理、机车车辆润滑和金属防腐等方面的研究,成绩显著。是铁科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主要创建者,主持科研和学术活动,为铁路应用化学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经历
金允文,开展铁路化学工作的创始人,铁路领域应用化学技术的专家,铁道技术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长期从事铁路蒸汽机车锅炉用煤、水质处理及润滑和金属防腐蚀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等工作。
20世纪30到40年代,开展了铁路用煤、水、油、蓄电池等原料的检验和改质工作;发明了硫化桐油加菜籽油调制汽缸油、车轴油,解决了抗日战争时期机油不能进口的问题;做了大量桥梁油漆对比试验,首次提出了我国铁路用油漆按气候分类选用的方案,得到了铁道部的支持并予以广泛应用,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他长期主持金化所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20多年来为金化所出成果、出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金允文教授热爱祖国、学风严谨、潜心钻研、献身铁路的精神,令人钦佩。
1904年至1927年
金允文,男,汉族,1904年3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县(今义乌市)北门荷花心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酷爱学习,广学博览《四书》、《资治通鉴》等,初步领悟了祖国文明史,也养成了自学读书的习惯。1917年至1923年,就读于金华第七中学。期间“五四”运动爆发,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始把自己与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深感农家子弟求学不易,奋发苦读,不仅初步掌握了英语,而且接受了新思想、新知识。
1923年至1927年,在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化学系读书。毕业后留校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助教五年,并参与订购实验设备、药品,筹建化验室等基础工作。
1932年至1945年
1932年至1945年,先后曾在津浦、粤汉铁路局机务处、香港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南华铁工厂,广西全州机厂等单位,主持或创建化验室。分析检验铁路用材料(煤、水、油、金属)及合金钢型材主要性能、成分,并进行热处理和金相组织检查。当时,针对石油资源短缺,水质恶劣,还为蒸汽火车试制成功乳化汽缸油;用硫化桐油加菜籽油的办法调制出不同粘度的汽缸油和车轴油,分别在粤汉、湘桂、黔桂铁路上试用。
1945年至1946年7月
1945年至1946年7月。赴美国纽约中央铁路局考察访问。对美国铁路机车运用技术及其锅炉软水设备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还用较多时间访问了美国标准局。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一份涉及化学分析、金属检验、汽车试验和公路试验等5个方面的仪器设备订购清单,总价值为10万美元。回国后交给交通部技监并着手购进了这批设备。
1946年8月至1947年2月
1946年8月至1947年2月,任南京铁路总机厂正工程师。1947年2月至1949年5月,任交通部材料试验研究所副所长兼化学组组长。其间,曾试制出蒸汽机车用硬质润滑脂并得以应用;在中国国民党撤离前夕,他采用各种方法完好地保存下材料试验所的仪器设备(包括从美国购置的研究所筹备处的一部分)和档案资料,并负责上交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
1949年9月至1950年2月
1949年9月至1950年2月,参与筹备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的工作,并兼任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1950年2月28日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成立,金允文任副所长兼化学组(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前身)组长。1956年铁道科学研究院成立,被任命为金属及化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直至1975年离休。
建国后
建国初期,铁路应用研究基础薄弱,尤其是直接影响机车车辆运行安全的材料科学应用化学的研究几乎为空白。为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金允文教授率先开展了铁路应用化学的研究,并将此列为铁道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内容。承接各种铁路材料(包括煤焦、润滑、油脂、油漆、木材防腐剂,橡胶塑料、电池电镀、机车给水等)的化学分析、检定、验收、以及全路系统的调研、试验。这为以后金属及化学研究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允文既是铁路化学工作的开拓者,又是铁路领域应用化学技术专家。他深入现场、潜心钻研、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50年代初期,他亲自到丰台、商邱机务段解决蒸汽机车锅炉用水问题;60年代,他率领青年同志分别到上海凇江大桥、北京卢沟桥、永定门桥等,进行全天候桥梁油漆的研究试验,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就此综合分析,首先提出了全国铁路桥梁油漆按气候区划分,选定品种的方案,得到了铁道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在路内推广。再如,粘油罐车清洗(包括粘油罐车)及其防腐蚀是60年代中期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老急现场之所急,在铁道部领导的关注下,不畏艰难,亲自走访用户、查阅文献,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显著成绩。
作为一名老科技专家,密切关注专业技术发展动向促进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这已成为金老的职业习惯。不论在职还是离休,他一如既往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使这位百岁老人永葆青春。
1972年美国试制成功铁谱仪,用于监测铁路内燃机车润滑油衰变及柴油机故障预测的报告面世。他思维敏锐,意识到在国内应用的前景广阔,就及时在北京铁路局介绍。并由该局科研所很快试制出样机,迅速在全国范围推广。后来重庆仪器厂也跟踪赶上并要求金老参加庆功会,被他婉言谢绝。
近10多年,金老已步入人生之年,他仍坚持查阅文献,将有关铁路科技发展信息、资料无偿交给在职人员,或在专业报刊发表。如1997-2000年,就在《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物资科学管理》等专业期刊上发表科技文章4篇。
科研成就
铁路应用化学工作的开拓者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而机车、车辆、线路则是铁路运输的主体。为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省动力,与所匹配使用的燃料(包括煤、柴油)、水、润滑油(或脂)、油漆等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开展上述诸类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分析与应用,对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允文有机会帮助铁路现场购置了部分材料试验设备,参加筹建交通部材料试验研究所,为我国铁路开展应用化学工作提供了部分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参加筹建铁道技术研究所,下设土木、化学、金属、电工4个研究组,金允文任副所长兼化学研究组组长,率先开展了铁路应用化学的研究、分析工作。
承办各种铁路材料(包括煤焦、油漆、木材防腐剂润滑剂、橡胶塑料、电池电镀、机煤给水等)的化学分析、检定、验收以及全路系统的调查试验。他先后主持了轨道连线熔接剂的研究、去离子净化装置试制、铁路桥梁用漆、粘油罐车清洗、脱漆剂配方等课题。1958年1月,金属、化学两研究组合并为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他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至1975年离休的近20年,他一方面致力于全所科研管理、关心和注重对科技人员的培养,积极组织科研和铁道材料检测工作,为铁道部有关业务局提供技术咨询、解决技术难题、培训技术干部;另一方面,在金属防腐蚀、水处理、油润、塑料、化学分析等专业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力,从而使应用化学为铁路运输事业日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铁路科技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老科学技术专家,密切关注铁路应用化学学科专业发展动向,促进铁路发展,这已成为金老的职业习惯。无论在职还是离休,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使这位年近百岁的世纪老人永葆青春。1972年,美国试制成功铁谱仪应用于监测铁路内燃机车润滑油衰变及柴油机故障预测的报告首次公开发表。金老详细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后认为,该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广泛。正值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邀请他做学术报告,他就将铁谱仪的构造、应用及最新发展动态作了专题介绍,并强调铁路系统应尽快研制、应用,再逐步向部队等行业推广。北京铁路局科研所获得铁谱仪信息后,立即组织力量研制。并在较短时间内试制成功第一台铁谱仪,迅速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他仍坚持阅读书刊,关注国内外科技发展信息,将检索查阅的文献资料经常送到在职研究人员手中,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希望对铁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有所帮助。1997至2000年,他在《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物资科学管理》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关于表面改性技术、铁谱仪最新发展以及内燃机车柴油机润滑油等方面文章4篇。这些专业技术资料和他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促进了铁路科技发展,也为科技人员树立了光辉榜样。
论文著作
1 乳化汽缸油试验报告。交通半月刊,1934年
2 西南三线的煤水油。交通半月刊,1943年
3 美国蒸汽机车的锅炉水处理。现代铁路考证,1947年
4 铁路润滑与涂料。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54年
5 钢表面粗糙度与漆膜粘结。材料保护,1985年
6 铁谱述闻。铁道机车车辆,1997年
7 浅谈内燃机车柴油机润滑油品质。铁道机车车辆,1998年
8 浅谈表面改性技术。铁道机车车辆,2000年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科研成就
论文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