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吉文,男,1934年3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籍贯河北省黄骅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院士。
1934年,滕吉文出生在
哈尔滨万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
九一八事变后,他随父亲辗转
江西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漂泊。1952年,还没读完高二的滕吉文参加高考,进入当时的东北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1956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8年,滕吉文考上了
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研究生,1962年,滕吉文获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他曾经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滕吉文长期从事
岩石圈物理学研究。60年代,滕吉文进行了绕射波场
动力学难题的研究,并进行了物理模拟。70年代,滕吉文率先在青藏高原开展深部地震探测和综合
地球物理场研究。80年代,滕吉文在中法合作中深入研究了
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深层过程,从而首次得出青藏高原壳--幔介质的层块速度结构。80年代到90年代,滕吉文首先在川滇及攀西裂谷带进行了深部
地球物理学深测,发现并提出“被动活化”的古裂谷理论。90年代后,滕吉文对华南的壳、幔结构与动力学,
渤海湾特异的深层过程与
地幔热柱,郯庐深大断裂的纵向与横向延伸,
西北造山带与挤压盆地,青藏高原的东、西分区,南北向大型张性构造带属性,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地球物理边界场响应和其东构造结的介质属性与异常展布特征,油、气盆地与结晶基底的“镜像模型”和东亚
岩石圈与大陆
动力学等进行了剖析。进入21世纪后,滕吉文基于多年的基础研究,提出了第二深度空间探查大型与超大型金属矿产资源(500-2000m)和油、气能源(5000-10000m)的新理念,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部介质属性、结构和构造的深部环境和深化研究与探索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其运动轨迹等新论点。
滕吉文多年的研究为
中原地区地球物理学与大陆动力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他的代表作有《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和动力学过程》和《岩石圈物理学》等。1985年获
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一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一等奖。1987年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4年,滕吉文出生在
哈尔滨万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
九一八事变后,他父亲不甘心当亡国奴,带着一家四口来到江西南昌。在这里,不到6岁的他步入了小学。由于父亲在铁路上工作,他曾跟随父亲在
江西省、
湖南省等多地辗转漂泊,后来由于广西柳州修铁路,他便再一次跟随父亲南下,辗转
来宾市、
凤凰县等地。全家人只能依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薪度日,难以糊口,后来父亲被侵略者抓走,为了活下去,他和大妹妹进了坐落在广西桂林的一所孤儿院。1945年
日本投降,滕吉文才跟随父亲前往
金城江区谋生。
滕吉文高中是在
衡阳市铁一中学就读的。1952年,滕吉文还没读完高二的滕吉文参加高考,本想报考
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制造和桥梁涵洞专业的他,最终选择了“服从祖国建设需要”,进入当时的东北地质学院应用
地球物理系学习。滕吉文在校期间年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1956年大学毕业填报志愿时,滕吉文再次写下“服从组织分配,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最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8年,仅学习了3个月俄文的滕吉文考上了
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研究生。1962年,他回到了
中原地区。
滕吉文一回国就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他运用自己学习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在中国首次用地震反射波场探测柴达木东盆地的
地壳与上地幔
精细结构,并进行了反演计算和深入的研究,发现地壳为成层结构,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和高速体,沉积建造厚度最大可 达19km,而且在下地壳中还存在着地震波速为7.6——7.8km/s的壳、幔
混合物,这是滕吉文与导师
曾融生和同事们在中国大陆提出的第一篇地壳详细分层速度结构模型,为认识中国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揭开了深部研究的内幕。
1965年,国家三线建设正在进行着,滕吉文被派往西南工作,并担任课题负责人和深部地壳探测队副队长,此间还进行了红格、
西昌市地震活动地区的人工源深部地震反射测探,以研究结晶基底和地震断裂产状及分布。1966年
邢台市地震发生后,滕吉文前往邢台地震区进行了由河北元氏到山东济南的深部反射地震探测,这是
中原地区乃至世界上第一次在地震强烈活动区(红格和邢台)以地震反射波场进行深部
地壳与上地幔
精细结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认识和发展,后来中国人将其视为一条标准的地壳探测剖面。
1974年,滕吉文领导了一支人工源地壳与上地幔
地震波场深部探测队伍转战全国各地(华北、西南、青藏高原、华南和
西北等),取得了大量的
地球深部结构与
动力学响应的新数据。1975年,为了
中国科学院首次青藏高原
地球物理学考察和适应在中国复杂地理环境下进行巨厚地壳地区的深部地震探测,在滕吉文倡导、主持下,由赖明惠等人负责一起实施研制了中国第一代DZSS型模拟
盒式录音磁带地震记录仪。
唐山地震发生后,滕吉文被派往
河北省宝坻进行地震监测、征兆分析和综合地震预测的研究。同时他还进行着
中原地区东部地区
岩石圈结构与地震“孕育”、发生及发展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与探索。1978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招收了1500多名第一批研究生,其中
地球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生共计130人。研究生院在第二学期开始设置了关于地球科学学科课程,滕吉文参与了编写教学大纲,领导并主持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地球物理学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
1983年滕吉文团队研制出第二代12位带浮点放大的数字地震仪。1985年,在滕吉文的筹划与主持下在成都召开了《大陆裂谷与深层过程》国际学术讨论会。他系统地从理论、结构和深部动力过程方面论述了青藏高原和攀西构造带的介质属性、结构和构造格局及其物质运动与轨迹的行为和
动力学机理,首次发现、并提出这是一个“被活动化的古裂谷”的论点与论据,阐明了其与金属矿产资源和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背景,补充了世界裂谷系的分类。同年,滕吉文开始了他在研究生院的教学工作。
1997年到2000年间滕吉文团队研制出第三代DS-24型24位数字地震仪,这三代地震观测仪器在精度上、动态范围上和整体性能上均达到了当时世界上同类型仪器的性能和水平。1999年10月,滕吉文当选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院士。
5·12汶川地震后,
中国科学院受命开展有关地震的科普报告,这一任务落在了滕吉文身上,最终将报告题目定为《动荡的地球》,第一次讲解这个报告是在人民大会堂。2011年秋,滕吉文退出研究生院的教学工作。2017年,滕吉文担任
中原地区第二次青藏科考活动科技部对该项目进行最后审查的专家之一。2019年4月15至,滕吉文院士到
山东省“
地球物理学院士专家大讲堂”院士工作站单位指导工作。2020年9月12日,滕吉文参加了北京一零一中学金鹏生命科学社团三十周年会。2020年10月19日,滕吉文作为颁奖嘉宾出席了2020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奖。
2023年12月29日,滕吉文参加了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发展大会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会上他作主题为《金属矿化石能源战略需求与挑战》的报告。
1、滕吉文与导师一道创建了
中原地区地壳和上
地幔地震探测队伍与观测体系,培养了中国在该领域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研究人才。提出中国
岩石圈结构与属性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的基本模型。
2、滕吉文的研究开辟了中国东部(华北与华南)、西部(
西北与青藏高原),中部(南北地震带)大量的、高精度的探测和数据采集,刻划了其不同低于与类型的壳、幔精细结构,厘定了其
地球物理学边界场响应。
3、滕吉文率先对青藏高原进行壳、幔结构探测与大陆
动力学研究,发现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两陆-陆板块独特的碰撞、挤压过渡带与高原短缩,增厚及隆升响应和模型;提出攀西构造带是一条大陆内部被动活化的古裂谷带。
4、滕吉文首次发现并提出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50-2000m)和油、气能源(5000-10000m)探查与发现大型、超大型矿产资源,提出双相沉积(陆相与海相)、双层基底(中、
新生代和古老结晶基底)与双机(有机与无机)混合成因;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与深部介质物理属性和结构环境的新理念。
滕吉文院士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岩石圈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的第一线,为地球物理学这一边缘和前缘学科的发展积极努力。多年来的刻苦研究与深化、积累与建设、发现与创新使其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曾主持了青藏高原、攀西构造带、华北及陆缘、华南地区、西北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等多项国家和院(部)级重大与重点研究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并均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和得到中国国内外专家们的高度评价。(科普中国评)
滕吉文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
岩石圈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的第一线,他与同仁们携手合作为我国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开辟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吉林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