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锡柔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潘锡柔(1935-),崇明区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1948年 就读于崇明宏大初中
1949年 考入上海市少年文化村美术组,当年十月合并到上海行知艺术学校
1953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1958年 毕业留校任教至退休。其间任教研组长,系副主任,主任等职并兼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1989年 赴法国英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考察
1999年 赴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考察雕塑以及绘画
雕塑作品:
1958年 创作《播种》
1959年 创作《小憩》
创作《少女头像》,石膏
1975年 创作《欢呼胜利》,石膏着色,放置于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创作《三领袖》(与程允贤合作),玻璃钢着色,放置于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1978年 创作《军民鱼水情》,石质浮雕南昌起义纪念碑
1982年 创作《苏东坡》,花岗石,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成立之初为杭州市启动城市雕塑所作。放置于杭州苏堤杭州苏东坡纪念馆
1983年 创作《黄宾虹》,玻璃钢,为第一届全国城市雕塑展而作,作品在《美术》、《美术集》发表,后受邀参加海峡两岸雕塑展。石质放置于中国美术学院,铜质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第二件收藏于浙江省金华市黄宾虹纪念馆
1984年 创作《西湖春晓》,木雕,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以及评论文章发表于《美术》,现为浙江美术馆收藏。放大稿被第三届刘开渠国际雕塑邀请展收藏并放置于芜湖淮南公园,获特别荣誉奖。
1989年 创作《江南无闲事》,铜质,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上海艺术世界》发表。
创作《方志敏》,玻璃钢着色,(与沈文强合作)
1991年 创作《鲁迅立像》,青铜,参加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展,作品在《美术》发表。放置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路
创作《蓝图》,玻璃钢着色,为庆祝建党六十周年所作,作品在《美术》发表,铜质像放置于广东省深圳市广州雕塑公园
1993年 创作《黎明前夕》,花岗石,放置于杭州市革命烈士公园
1994年 创作《雷婆头峰》,玻璃钢着色
创作《溪水清清》,玻璃钢着色,刘开渠纪念馆收藏
1996年 创作《春》,不锈钢锻造,放置于崇明区县长征农场
1997年 创作《潘天寿》,铜质,获全国第三届城市雕塑展优秀奖。放置于杭州市孤山西冷印社旁
1998年 创作《母与子》(小稿),玻璃钢着色,铜质放大稿置于江西省上饶市和安徽省黄山市
创作《陈经伦》(胸像),石质,放置于杭州市少体校
1999年 创作《鸦片烽烟》,大理石,放置于中国人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000年 作品《播种》(放大稿),铜质,参加首届西湖区国际雕塑邀请展,置于杭州市太子湾公园
2001年 创作《天伦之乐》参加中国西部风全国巡回展,其铜质放置于淄博市
2001年 创作《杭州解放纪念碑》,水泥着色,放置于杭州市钱塘江畔
创作《投劳师》,青铜,置于浙江省绍兴市鉴湖
2002年 创作《八仙过海》,铜质,置于江苏省姜堰区
2003年 创作《总理与移民》,铜质,置于浙江省新安江水库纪念广场
2005年 创作《金仲华》,石质,置于浙江省桐乡市金仲华纪念馆
2006年 创作《习仲勋》,铜质,置于陕西省习仲勋纪念馆
创作《竺可》,铜质,置于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
2007年 创作《猎获归来》,铜质,置于浙江省美术馆西大门
创作《丰子恺》,铜质,置于杭州师范大学
创作《鲁迅坐像》(小稿),玻璃钢着色,放大稿置于浙江省委党校
2008年 创作《渡江纪念碑》(小稿),玻璃钢着色
创作《弘一法师》,铜质
2009年 创作《百色起义》(刘杰勇、孟庆祝、钱云可、李星、陈知良参与放大),铜质,作品获全国城雕年度大奖
创作《舜帝》,铜质,置于浙江省上虞市舜庙大殿
2012年 作品《播种》,铜质,国家博物馆和浙江省美术馆收藏
早年经历
1935年11月4日出生于风光秀丽的崇明岛港东乡一个农民家庭。1942年,潘锡柔就读于城桥镇第二中心小学。少年时代的潘锡柔顽皮好动,头脑灵活聪慧。1945年,潘锡柔顺利升入崇明宏达初中就读,这个时期的潘锡柔开始接触美术,逐渐喜欢上绘画艺术。1949年初,14岁的潘锡柔考入上海少年文化美术组,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美术生涯。在校学习期间,潘锡柔十分刻苦,常常是学习绘画到深夜。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1949年月日上海市获得解放,1949年10月,潘锡柔转读于上海行知艺术美术组。在这段时间里潘锡柔系统的学习了美术绘画技艺和理论。
工作经历
1958年潘锡柔毕业并在雕塑系任教,开始了为之奉献一生的教育生涯。在毕业之初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多同代人一样,经历了那个特殊的灰暗时代。革命的浪潮,躁动的社会以及三年的困难时期,但他并没有停止过创作的脚步。当时的中国雕塑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创作指南,具有和平时期特有的革命化和大众化特征。无论是政治性的群众运动还是群众性的政治运动都使的雕塑这种艺术形式脱不开“运动”的干系。上世纪50-60年代,提倡意识形态化的“深入生活”并响应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服务于工农兵”的精神。这个时期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小憩》(1959)、《山民》(1963)、《少女头像》(1963)、《心中的歌》(1965)等。观察潘锡柔在这一时期的作品,扎实的写实基本功,带有浓浓的时代烙印,在题材上表达的是地处江南一带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从《少女头像》和《心中的歌》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雕塑的点、线、面以及对于光影的利用悉数出现,这也是他早期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到了70年代中期,潘锡柔正处年轻力壮,满怀壮志的投入了国家的建设。身处西湖的他是同一代人中为数不多受邀参与国家重大题材创作的雕塑家。那一时期的雕塑具有明确主题思想,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歌颂领袖等主旋律的创作题材。《欢呼胜利》是文革时期潘锡柔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并创作的小稿,1975年在北京进行了放大。这组群雕运用了典型的纪念碑式构图,柱形螺旋式的上升,巧妙的把人物按在各个不同的位置,满足了多角度的观赏并给人一种精神和视觉上积极向上的感受。紧接着同样为军事博物馆创作了大型浮雕《鸦片烽烟》。1977年潘锡柔参与并完成了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负责北门外西座的《社会主义革命》,时任此组群雕创作工作组长,创作团队给予了他很大的信任。1977年与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合作完成了《三领袖》,作品为经典的三人排开站立构图,和以往领袖像那种高高在上,挥手前进不同,人物动势质朴,给人一种领袖走入百姓身边的亲切感。包括在1978年完成的《周恩来胸像》,总理双手抱胸,表情和蔼可亲,对于人物精神气质上做到了“神性兼备”。1979带领学生完成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三组大型浮雕中其中的一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好转,中国雕塑迎来了“黄金时代”。全国性的城市雕塑会议频频举办,全国性的城市雕塑展和佳作评选活动也顺利展开。1988年和1998年潘锡柔先后两度出访欧洲,积淀和孕育了多年的创作激情随之爆发,他进入了一个创作高潮阶段,陆续创作了三十多件作品,与此同时在接受社会委托的命题性城市雕塑和非命题城市雕塑,总共大小八十余件。从祖国最西边的边疆克拉玛依市到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再到东北三省以及宝岛台湾,都有潘锡柔先生的作品。扎根在西湖的他以包容、敞开的胸怀面向全国,也将自己独特的江南气质根植在神州大地上。
主要成就
入展与教学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画家也迎来了自己的艺术第二春。随后,潘锡柔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作品,其作品主要有《播种》、《西湖春晓》、《江南无闲时》、《蓝图》等,其中一些雕塑作品曾在省展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潘锡柔本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
1988年10月至1989年4月期间,潘锡柔曾两次飞赴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地进行考察。潘锡柔积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于一身,长期从事素描、泥塑、雕塑创作等课程以及研究生的教学,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雕塑家,成为该领域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推动我国的雕塑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潘锡柔现已退休,安度自己幸福的晚年。
创作、发表与特点
潘锡柔犹其擅长肖像创作和热衷于农村题材的创作。在他的作品中,除得心应手地塑造江南淳朴的农民形象外,他还对室外大型不锈钢现代雕塑颇有研究。潘锡柔还曾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过群雕。他的美术作品大部在《美术》等刊物上介绍发表,并被收集于《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一书中,许多作品还被收藏在中国奥委会和台湾民间。
评论
以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方式,创作出了独具江南韵味的人物形象。在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潘锡柔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视角和艺术表现力,在艺术个性被概念化淹没的年代,坚持了个性,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创作了具有鲜明的特征和典型意义的雕塑作品。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潘锡柔开始从以往宏大的、主题性的、带有浓郁政治和革命的主旋律创作模式中摆脱出来,在内容、题材、塑造方式以及材料运用中进行了探索。在创作选材上仍以表现江南地域文化、人物气质、文人之风为主,更注重人物的内在精神表现和时代气息。其中,创作于这一时期的《西湖春晓》《黄宾虹像》最具代表性,在人物形象上有极强的选择性并在选择性中融入了自己的个性。他用自己的语言重塑一个质朴、浑厚、亲切的“新江南”气息。后期(二十一世纪至今)潘锡柔的作品显的更为炉火纯青,创作方式追求的不再是客观的准确,而是自己内心的触摸。如作品《弘一法师》显得如此“安静”、含蓄、单纯、重传神、重想象。泥在他手上赋予了流动的“生命”如同江南的水,瑞泽了这片土地。的潘锡柔在风格转变中显得如此“安静”,含蓄、单纯、重传神、重想象的精神自觉的形成。
潘锡柔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旺盛的创作活力和多方面的艺术才情。在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公共艺术作品中,他结合自己的情感,尊重自然、注重交流、研习当地风俗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投醪劳师》和《八仙过海》秉承了潘锡柔集象征、抒情为一体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在名人肖像为题材的公共雕塑上潘锡柔从最初架上雕塑的表现形式中在塑造上反复推敲、严谨刻画,注重人物性格特征和气质表现,运用写实并结合装饰等风格进行创作,在有限的载体上尽可能的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在大型纪念碑雕塑创作上,广泛吸收现代构成风格的形式因素,将造型观念、构图样式以及作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要素结合在一起,在表现形式上呈现一种递进发展的趋势。这一系列的作品体现了潘锡柔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多样性的艺术面貌,并注入了时代精神和现代艺术理念。
通过对潘锡柔雕塑作品的选材角度,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始终坚持以写实风格为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和在创作中多元化的艺术追求。作为一位江南地域极具代表性的雕塑家,潘锡柔在其半个世纪的雕塑创作中,塑造着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串联起了一个个鲜活生命,促进了城市的文化格调,这独特的地域文化烙印成就了潘锡柔特别的艺术气质。他谦逊、朴实、严谨、真诚的创作态度和历史责任感,为当代中国著名雕塑家中独树一帜。潘锡柔的艺术成就对于中国当代雕塑艺术风格的创新、探索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艺术研究价值。
作品赏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入展与教学
评论
作品赏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