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太攀蛇(学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别名内陆太攀蛇,是
眼镜蛇科太攀蛇属的一种蛇类。其主要分布在
昆士兰州西南部和南
澳大利亚州东北部的海峡地区,多栖息在半干旱地区的土壤裂缝、洞穴中,在有稀疏植被覆盖的平原、沙丘或岩石中也有发现。其主要以中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主要是
啮齿动物(老鼠)。
细鳞太攀蛇平均体长2m,体重1~2kg,头部长方形,眼大,毒牙长7~13mm,体被鳞,身体颜色随季节性变化。细鳞太攀蛇繁殖期在冬季末期,
雄性交配前会发生竞争行为,
雌性在洞穴或土壤裂缝中一次产卵平均数量为11~20个,孵化周期约9~11周,平均寿命10~15年,最多可达到20年。
细鳞太攀蛇是公认陆地上毒性较强的蛇之一,其一次排出的毒液可以毒死20吨的猎物,其毒液用于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虚脱和瘫痪,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横横肌溶解等症状,肾功能等也会发生损害。
命名与分类
历史上,生活在南
澳大利亚州东北部的土著人起初将细鳞太攀蛇称为“Dandarabilla”。1879年,
爱尔兰古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麦考伊(Frederick McCoy)则是首次科学地描述了该种动物,将其命名为“Diemenia microlepidota”。而后在1882年,澳大利亚
动物学威廉·约翰·麦克利(William John Mackley)再次描述了该物种,并更新其学名更订为“Diemenia ferox”。
随着学术界对细鳞太攀蛇分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通过将其与
太攀蛇(Oxyuranus scutellatus)的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发现,此两个物种存在一个共同祖先,由于在几千年前进化发生分歧最终进化为两个物种。这一发现引发对细鳞太攀蛇的属级分类再次修订,有观点曾将其划为海岸太攀蛇的
亚种,并命名为“Oxyuranus scutellatus microlepidotus”。
而截至2024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细鳞太攀蛇的学名被认定为“Oxyuranus microlepidotus”,是
眼镜蛇科太攀蛇
属下的一种蛇类。“Oxyuranus”一词源自于希腊语“Oxus”,代表着“尖的”;种加词“microlepidotus”可以溯源至拉丁文“microlepidoa”,意为“带格子的衣服”,可以看作对细鳞太攀蛇体表“小格子状”被鳞的形容。
形态特征
细鳞太攀蛇为中大型爬行蛇类,头部为长方形,眼大,毒牙长7~13mm。身体被附鳞片,中体鳞片23行,许多背鳞边缘黑色,沿身体呈现“人”字形分裂图案。腹侧鳞片211~250行,腹部淡黄色有
橙色斑点,斑点一直延伸至身体最下方横向鳞片,肛门鳞片单片,尾下鳞片分开。
头颈部颜色深,体背部颜色从淡黄色,黄褐色到深棕色不等,且身体颜色随季节性变化,夏季颜色浅冬季颜色深。体色在较冷季节变深有助于帮助提高体温,在较热季节体色变浅有助于散热。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细鳞太攀蛇主要分布在
昆士兰州西南部和南
澳大利亚州东北部的海峡国家。1879年在
维多利亚州西北部的
墨累河和
达令河交汇处和1882年在
新南威尔士州伯克河也曾发现过该物种生活的痕迹,但是从那之后在上述两个地点都未再次发现该物种。1985年,澳大利亚动物学家彼得·米尔钦(Peter Mirtschin)和理查德·戴维斯(Richard Davis)曾在昆士兰州迪阿曼蒂纳河和库珀河的河道中发现该物种。
栖息环境
细鳞太攀蛇主要栖息在半干旱地区的土壤裂缝、洞穴中。也有少数个体生活在有稀疏植被覆盖的平原、沙丘或岩石中。
生活习性
摄食行为
野外生活的细鳞太攀蛇以中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主要是
啮齿动物(老鼠)。细鳞太攀蛇先追赶老鼠到洞穴或土地裂缝中,并迅速连续几次咬住猎物,从牙齿释放毒液将猎物捕获,其体表形态随猎物数量变化,当猎物
种群多时,其体表光滑体重大,反之亦然。另外,在人工圈养条件下,除了以老鼠为食之外,细鳞太攀蛇也会摄食刚刚出生的
小鸡。
行为方式
细鳞太攀蛇大多数在白天外出摄食和晒阳光,少数在凉爽的下午也会外出活动,其余时间均在洞穴或土壤裂缝中生活。
防御行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业内就将细鳞太攀蛇看作是这一种较为凶猛的蛇。其毒性强,攻击力也强,但不会产生主动攻击行为,当其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身体会抬离地面,向对方威胁,发出警告,如果警告无效则将会攻击敌方。
生长繁殖
繁殖交配
野外细鳞太攀蛇的繁殖期在8~12月份,在与
雌性交配之前,两条
雄性细鳞太攀蛇会发生竞争行为。两条雄性细鳞太攀蛇将身体互相缠绕,相互搏斗,直到一方将另一方头部压倒在地,整个竞争行为会持续数小时,直到最强壮的雄性胜利得到与雌性细鳞太攀蛇交配权。当雌性接受雄性的交配请求后,雄性会用身体摩擦雌性下巴,然后将雄性身体扭到雌性下方,整个交配过程可能持续数小时。雄性有两个生殖器但每次只有一个用于交配,在繁殖季节,雌性可能与多只雄性进行交配。
产卵孵化
野外环境下交配约两个月,
雌性开始产卵,雌性在洞穴或土壤裂缝中一次产卵数量为11~20个,平均16个卵,卵的长径一般为6cm、短径3.5cm,雌性在27~30℃的环境中孵化卵需要9~11周,新孵化出的幼蛇长度约为47cm。在人工圈养条件下,雌性细鳞太攀蛇可以在一个有效的繁殖季节内产两窝卵。
生长发育
细鳞太攀蛇幼体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生长较为迅速且个体之间的体型差异不大,
雄性性成熟相对比雌性快,大约需要16个月而雌性需要28个月左右。人工圈养的细鳞太攀蛇寿命一般10~15年,澳大利亚动物园(Australia Zoo)曾发现过寿命达到20年的个体。
物种保护
物种数量
1985年,大量的细鳞太攀蛇生活在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而后一段时间内,其在澳大利亚地区的
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到2017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资料显示,由于其分布范围较广,因此该物种总体的种群数量并未存在种群减少的趋势。
致危因素
细鳞太攀蛇可能会受到
啮齿动物食物来源损失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被非本地
捕食者(猫和
狐属)捕食。此外,大规模使用水道灌溉周围地区可能会影响这一物种偏好的土壤结构及其啮齿动物猎物种群数量。同时,其在原产地的
栖息地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保护级别
2017年,细鳞太攀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危害
毒性
细鳞太攀蛇是公认陆地上较毒的蛇,其毒液毒性比
响尾蛇强300倍,比
眼镜王蛇强50倍以上,有“陆地第一毒蛇”称号。
细鳞太攀蛇体内包含多种毒素,如突触
神经毒素(Oxylepitoxin-1),其可能具有强效的突触前磷脂酶A2活性,抑制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
乙酰胆碱,导致突触小泡数量减少、小泡融合和细胞内
细胞器(如
线粒体)损伤,神经末梢中的游离钙水平增加,最终导致瘫痪。
毒液中另一种化学成分
透明质酸酶,会加快毒素对猎物的渗透作用,用于
捕食或防御敌害。该物种平均毒液量为44mg,其一次排出的毒液可以毒死20吨的猎物。
症状
世界上只有少数的人被其咬伤,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虚脱和瘫痪,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横横肌溶解等,对肾功能也会产生损害。
案例
世界上被细鳞太攀蛇咬伤的多为
澳大利亚和
昆士兰州的
爬行纲学家,一名爬行动物学家在被咬伤后花了4周的时间才恢复过来,由于其误认了被咬蛇的种类,使用了错误的抗毒血清,导致病情延误。
南澳大利亚州一名40岁的男性爬行动物学家之前曾被他捕获的细鳞太攀蛇咬伤了手,他立即用止血带包扎伤口,但很快发生了抽搐,最终因拒绝使用抗毒血清导致病情严重恶化。随后他在医院接受治疗12天,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
血小板减少症和轻度横纹肌溶解。
主要价值
细鳞太攀蛇的毒液用于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和实验室研究。特别是神经毒素已被证明在神经肌肉传递研究中有价值,而促凝血剂已被用于血浆中凝血酶原水平的测定和其他关于血液凝固的研究。
物种差异
细鳞太攀蛇(Oxyuranus microlepidotus)与贝尔彻海蛇(Hydrophis belcheri)都是世界上公认的毒蛇,其主要差别如下:
参考资料
细鳞太攀蛇.animalia.bio.2024-08-18
最强的动物毒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