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Hamilton, 1822)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最大体长:100cm。主要栖息于水质较混浊的沿岸礁区,亦常被发现于汽水域,幼鱼则经常出现于砂泥底之河口域、沼泽区或
舄湖。
体侧扁,口大。鱼体黄棕色,散布赤褐色小圆斑及数条深色宽横带,
尾鳍圆形。与马拉巴石斑鱼(
玛拉巴石斑鱼)相似,但後者身上的小圆斑为黑色,且较瞳孔略小。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9-3.7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微突。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犭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3列。鳃耙数8-10+14-17,随着成长而逐渐化。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
栉鳞;侧线鳞孔数58-65;纵列鳞数100-118。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4-16;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
胸鳍圆形,中央之
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
尾鳍圆形。头部及体背侧黄褐色,腹侧淡白;头部、体侧及奇鳍散布许多橘褐色或红褐色小点;体侧另具5条不显着、不规则、斜的及腹侧分叉的暗横带,第一条在背鳍硬棘前缘,最后一条在尾柄上。
生活于1~100米海域,栖息于泥沙底质海域或河口及
红树林区,对淡水略具忍受力。性凶猛。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具性转变,为先雌後雄。
主要栖息于水质较混浊的沿岸礁区,亦常被发现于汽水域,幼鱼则经常出现于砂泥底之河口域、沼泽区或
潟湖。以鱼类及
甲壳亚门为食。
(1)根据卵黄囊、鳍棘、鳞片的变化,点带石斑鱼的胚后发育可分为
仔鱼期、
稚鱼期和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可分为卵黄囊仔鱼和后期仔鱼。
(2)点带石斑鱼胚后发育经历了4次重要的生长变化,分别是:8d前全长缓慢增加,体重负增长;仔鱼期第15~18d快速生长;仔鱼后期至稚鱼前期的第25~34d高速生长,幼鱼期平稳生长。
点带石斑鱼营养丰富,其含肉率为74.1%,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9.14%、1.41%、0.99%和76.63%;18种氨基酸总量为21.85%(占鲜样),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为8.87%,占氨基酸总量的40.59%,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8.53%。其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标准。
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103。DHA和EPA含量丰富,占
脂肪酸总量的21.88%。
点带石斑鱼属石斑鱼
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
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
维生素。此外,
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
胶原蛋白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