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立言,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傅斯年图书馆主任。
柳立言(Nap-yin Lau )
学 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 经历:
“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後副研究员(1986.08-1987.07),副研究员(1987.08-1994.03),研究员(1994.03-)
“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主任(1995.03-1997.04)、(1999.01-1999.07)、(2002.05-2003.12)
学位论文
1、《李鸿章之早期外交研究 (1871-1881)》(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1981)。
2、“The Absolutist Reign of Sung Hsiao-tsung (r.1163-1189)” (PhD dis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6).
专书
《宋代的家庭和法律》(
上海市: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8)。
论文
1〈
南宋政治初探──
赵构阴影下的
赵昚〉,《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7.3 (1986):553-584。
2〈族谱与社会科学研究〉,《汉学研究》6.2 (1988):237-273。
3〈论族谱选录人物的标准〉,《第四届亚洲族谱学术研讨会会议纪录》(
台北市:国际宋史研讨会秘书处,1988),页195-229。
4〈从官箴看宋代的地方官〉,收入国际宋史研讨会秘书处编辑,《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
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史学系,1988),页393-416。
5〈「
杯酒释兵权」新说质疑〉,《大陆杂志》80.6 (1990):25-33。
6〈宋辽澶渊之盟新探〉,《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1.3 (1990):693-760。
7〈浅谈宋代妇女的守节与再嫁〉,《
新史学》2.4 (1991):37-76。
8〈从
赵鼎《家训笔录》看
南宋浙东的一个士大夫家族〉,《第二届国际华学研究会议论文集》(
台北市:
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1991),页495-550。
9〈宋初一个武将家族的兴起──真定曹氏〉,《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史论文集》(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页39-88。
10“Why did the Liao invade in 1004?,” proceedings of the 35th Permanent International Altaistic Conference (Taipei: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Materials, 1993), pp 261-300.
11〈宋代同居制度下的所谓「共财」〉,《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5.2 (1994):253-305。
12〈
北宋吴越钱家婚宦论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5.4 (1994):903-955。
13〈以阉为将:宋初君主与士大夫对宦官角色的认定〉,《大陆杂志》91.3 (1995):1-20。
14〈从御驾亲征看
赵匡胤的创业与转型〉,《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
石家庄市:
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1997),页151-160。
15〈宋代的家庭纠纷与仲裁:争财篇〉,《中国近世家族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页1-48。
16〈从法律纠纷看宋代的父权家长制:父母舅姑与子女媳婿相争〉,《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9.3 (1998):483-556。〈养儿防老:宋代的法律、家庭与社会〉,收入
汉学研究中心编,《中国家庭及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9),页85-117。
17“Waging War for Peace? The Peace Accord between the Song and the Liao in AD 1005,” in Warfare in Chinese History, ed. Han
Van de Ven (Leiden: brill, 2000), pp 180-221.
18〈子女可否告母?──传统「不因人而异其法」的观念在宋代的局部实现〉,《台湾大学法学论丛》30.6 (2001):29-93。
19〈一条律文各自解读:宋代「争鹑案」的争议〉,《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3.1 (2002):119-164。
20〈宋代女儿的法律权利和责任〉,收入
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
北京市:三联出版社,2004),页155-205。
21“enlighte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lightened Judgments',” T'oung Pao 89.1-3 (2003): 162-177〈宋代分产法「在室女得男之半」新探(上)〉,《法制史研究》5 (2004):61-121。
22〈宋代分产法「在室女得男之半」新探(下)〉,《法制史研究》6 (2004):42-98。
23〈宋代的社会流动与法律文化:中产之家的法律?〉,《唐研究》11 (2005):117-158。
24〈何谓“唐宋变革”?〉,《
中华文史论丛》2006.1:125-171。
25
智利大学足球俱乐部 Nap-yin(著), Claude Chevaleyre(译), “Droit et famille en Chine à l'époque des Song (960-1279)(宋代的法律与家庭),” Annales: Histoire, Sciences Sociales 61.6 (2006): 1377-1443.
26〈蘇轼乳母
任采莲墓志铭所反映的历史变化〉,《中国史研究》2007.1:105-118。
27“Mutual Concealment,” Encyclopedia of Legal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8〈色戒──宋僧与奸罪〉,《法制史研究》12 (2007.12):41-80。〈导言〉,收入氏编,《中国史新论‧法律史分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形成与转变》(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8.10),页1-22。
29〈青天窗外无青天:胡颖与宋季司法〉,收入氏编,《中国史新论‧法律史分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形成与转变》(台北:中央研究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8.10),页235-282。
30〈红尘浪里难修行──宋僧犯罪原因的初探〉,《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9.4 (2008.12):575-635。
31〈士人家族与地方主义〉,《历史研究》2009.6 (2009.12):10-18。
32〈宋代
明州士人家族的形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81.2 (2010.6):289-364。
书评
1柳立言、
黄宽重,〈评Richard L. Davis,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汉学研究》5.1 (1987):295-303。
2〈评Winston W. L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ivil Service of Sung China - With Emphasis on Its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清华学报》18.2 (1988):467-474。
3〈评Gertrude Himmelfarb, The New History and the Old〉,《
新史学》1.1 (1990):125-130。
4〈评Jennifer W.
周杰伦, A Change in Dynasties: Loyalism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清华学报》23.4 (1993):449-451。
5〈评李春棠:《坊墻倒塌以後──宋代城市生活长卷》〉,《新史学》4.3 (1993):137-141。
6〈评James T. C. Liu, 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tual-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新史学》4.4 (1994):177-184。
7〈评Hoyt Cleveland Tillman and Stephen H. West eds.,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Essays on Chi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新史学》7.2 (1996):233-242。
8〈评
王曾瑜《
宋朝阶级结构》〉,《新史学》8.2 (1997):227-234。
9“Review of Hoyt Cleveland Tillman and Stephen H. West eds.,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Essays on Chi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33.2 (1998): 288-293.
10〈研究赌博的重要问题:从
郭双林、萧梅花《中华赌博史》谈起〉,《
广西大学学报》20.4 (1998):49-54。
11〈Review of Beverly J. Bossler, Powerful Relations and Relations of Power〉,《台大历史学报》24 (2000):433-443。
12〈评Brian E. McKnight and James T. C. Liu trans., The Enlightened Judgements, Ch'ing-ming Chi: The Sung Dynasty Collection〉,《法制史研究》2 (2001):271-296。
13“Review of Yanagida Setsuko sensei KOKI kinen-Chugoku dento no shakai to kazoku (柳田节子先生古稀纪念──中国传统の社会と家族),” Nan Nü: Men,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 3.2 (2001): 257-264.
14“评Bettine Birge, Women, Property, and Confucian Reaction in Sung and Yuan China (960-1368),” T'oung Pao 92.1-3 (2006): 234-241. 〈序〉(代书评),收入氏编,《传统中国法律的理念与实践》(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8),页v-xiv。
15〈对法律文化的研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形成与转变》谈起〉,《法制史研究》13 (2008.6):265-287。
16“评 Christian De Pee, The Writing of Weddings in Middle-Period China,” T'oung Pao 94.4-5 (2008): 390-396.
翻译
1柳立言译,Marius B. Jansen著,《日本及其世界:二百年的转变 (Japan and Its World: Two Centuries of Change)》(
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7;
台北市:
商务印书馆,1990)。
2柳立言译,〈长谷川诚夫著,战後日本研究宋史之动向〉,《食货月刊》17.3/4 (1988):38-48。
3柳立言译,Bettine Birge著, “Levirate Marriage and the revival of Widow chastity in Yuan China,” Asia Major ser. 3, 8.2 (1995): 107-146. 後收入柳立言编译,《宋元时代的法律、思想和社会》(
台北市:“国立”编译馆,2001),页387-428。
其他
1〈夹在皇帝和宰辅之间的宋代言官〉,《历史月刊》3 (1988):97-101。
2〈宋代的「法制」与「法治」〉,《历史月刊》11 (1988):136-139。
3〈
赵昚与三教合一〉,《大陆杂志》78.4 (1989):35。
4〈读点校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札记〉,《大陆杂志》80.3 (1990):21。
5〈读宋史札记──宋初改元均不逾年〉,《大陆杂志》81.1 (1990):7。
6〈和平的代价──宋辽
澶渊之盟〉,《历史月刊》56 (1992):23-26。
7〈宋代的宦官〉,《历史月刊》65 (1993):53-61。
8〈篡夺与禅让:
陈桥兵变与父尧子舜〉,《历史月刊》79 (1994):60-67。
9〈
刘子健先生的治学与教学〉,《宋史座谈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
台北市:
中国文化大学,1994),页3-16。
10〈宋代的族群融和〉,《历史月刊》94 (1995):42-50。修订发表於《族群融和三千年》(台北:历史智库出版社,1996),页87-102。
11〈敬答
徐规先生《再论「杯酒释兵权」》〉,《宋史研究通讯》28 (1996):28-29。
12〈从上古到隋唐的家族〉,收入柳立言、
黄宽重编著,《
中国社会史》(台北:
台湾空中大学,1996),页1-38。
13〈从宋到清的家族〉,收入柳立言、黄宽重编著,《中国社会史》(
台北市:台湾空中大学,1996),页38-82。
14〈读书、考试与出仕〉,收入柳立言、黄宽重编著,《中国社会史》(台北:台湾空中大学,1996),页83-124。
15〈赌博:娱乐与求财〉,收入柳立言、黄宽重编著,《中国社会史》(台北:台湾空中大学,1996),页209-258。
16〈宗教与民间信仰〉,收入柳立言、
黄宽重编著,《
中国社会史》(台北:
台湾空中大学,1996),页259-315。
17〈宋代公主的一生〉,《历史月刊》117 (1997):40-47。
18〈史语所与
刘子健先生〉,收入
杜正胜、
王泛森主编,《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下册,页1039-1041。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