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LV-1病毒
1980年首次发现的病毒
HTLV-1病毒,又称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1980年,由美国的Gallo和日本的Hinu-ma分别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eukemia;ATL)病人外周血培养的T细胞中分离出。
HTLV-I属逆转录病毒肿瘤病毒亚科哺乳类C型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其前病毒基因包括9032个核苷酸碱基对,HTLV-I的感染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葡萄膜炎(眼色素层炎),慢性炎症性关节炎,感染性皮炎。
HTLV病毒是一种可导致恶性肿瘤的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预防HTLV感染的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避免与患者的体液尤其是血液或精液等接触等。
背景
1980年,美国的Gallo和日本的Hinu-ma分别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eukemia;ATL)病人外周血培养的T细胞中分离出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uman cell leukemia病毒I;HTLV-I),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并分离的逆转录病毒。1982年,Kalyanaraman又从一名变异的多毛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分离出HTLV-II。
HTLV-I主要在加勒比海地区、南美东北部、日本西南部以及非洲的某些地区呈地方性流行,HTLV-II在美国黑人、美洲原住民欧洲等静脉吸毒者中流行,中国是一个HTLV的低流行地区,在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的流行率会高于其他地区。
生物学特征
HTLV-I属逆转录病毒科肿瘤病毒亚科哺乳类C型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大约110~140nm。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由外膜包裹一个80~100nm 的球形核心构成,内部的核糖核酸 分子以共价键相连,且含有多个聚合酶分子,如反转录酶Caspase-3、RNA 酶 H(RNaseH)、整合酶。
分子结构
HTLV-1的前病毒基因包括9032个核苷酸碱基对,具有逆转录病毒的典型结构,从5’端的开放阅读框架(ORFs)到3’端依次为5’LTR,Gag(编码核心蛋白)、Pol(编码逆转录酶)、Env(编码外膜蛋白)、PX、3'LTR。长末端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LTR)区对于维持病毒的结构稳定和转录复制起重要作用,过氧化物酶(Peraxidase;PX)区为人类逆转录病毒所共有,包括X-I、X-Ⅱ、X-Ⅲ、X-Ⅳ、Tax为X-Ⅳ所编码,Rex为XⅢ所编码,它在调节病毒基因的表达以及 HTLV-I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危害
绝大部分的HTLV感染者是长期无症状的,仅有约5%的HTLV-I感染者会发展成为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癌。约0.25%-4%的感染者会导致热带强直性下肢轻/HTLV-I相关性脊髓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紊乱。此外,HTLV-I感染还与其他多种疾病有关,如葡萄膜炎(眼色素层炎),慢性炎症性关节炎,感染性皮炎,Sjogren综合征,多发性肌炎,支气管肺病,口腔病变(阿菲他口炎、口唇庖疹和非尖锐湿疣)等。HTLV-1病毒还会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
传播途径
HTLV病毒是一种可导致恶性肿瘤的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
1.血液传播,如输血、静脉注射、共用针头等。
2.性传播,男性的精液和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含有HTLV。
3.母婴传播,HTLV-1阳性的母亲其乳汁中单核细胞的HTLV-I阳性率高达30%,也可能存在经胎盘传播等。
临床表现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复制并长期潜伏,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各种临床表现。该病毒感染可导致多种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瘙痒症、水肿等非特异性症状,以及周围神经病变、脊髓压迫症等特定症状。
判定条件
采集的血样,经进行HTLV抗体检测,若初次检测为阳性,再进行两次重复检测,若均为阴性,则判定为阴性;若至少一次为阳性,则进一步进行确认实验,确认实验包括两个方面:
1.检测白细胞中是否含有HTLV的核酸
2.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血浆中的HTLV抗体,这两种方法有一种为阳性的,即为HTLV确认阳性。
防治原则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采取化疗,但对HTLV-Ⅰ的抵抗效果不佳;AZT和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对抗细胞培养中的HTLV-Ⅰ。预防HTLV感染的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避免与患者的体液尤其是血液或精液等接触,对供血者可行HTLV抗体检测,保证血源的安全性。在美国,1988年起已开始对血库的血源作HTLV-Ⅰ和HTLV-Ⅱ的测定;强化对HTLV感染的监测,及时了解流行状况,采取应对措施;严格国境检疫,防止传入。
相关人物
曾毅,广东揭西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兼职教授,曾获国家杰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及陈嘉庚医药科学奖。2006年获英国Barry-Martin基金会艾滋病防治贡献奖,2008年获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2009年获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201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公共卫生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1952年,曾毅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56~1960年,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性疫苗免疫,肠病毒属麻疹病毒的研究,1960年起从事肿瘤病毒研究,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获得卫生部的试剂生产证,1984年,开始开展艾滋病(HIV)和艾滋病的研究,并且证明1982年HIV随血液制品从美国传入中国,1983年感染中国公民,1987年分离到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进行HIV-1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建立了HIV的快速诊断方法,快速诊断试剂盒获卫生部批准。
最新成果
2024年2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Cell softness renders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nd T leukemic cells resistant to perforin-mediated killing”(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和T白血病细胞利用其柔软度逃逸穿孔素杀伤)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揭示了T细胞和T细胞白血病细胞通过调节其细胞柔软性来抵抗穿孔素介导的杀伤,这一发现不仅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T细胞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目录
概述
背景
生物学特征
分子结构
相关危害
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
判定条件
防治原则
相关人物
最新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