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坡村是
兰州市皋兰县黑石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皋兰县正北,北接
白银市景泰县喜泉、中泉两乡镇;西距永登秦王川、
兰州新区40余里。这里
平均海拔156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产出的“和尚头”面营养丰富,为陇上一绝,是馈赠亲友的佳品;这里乡邻和睦,民风淳朴,所属语系为兰银官话。该村由白坡、黄哈喇两个自然村落组成,地广人稀,村道为单向
水泥路,年久失修多处损毁。引大黑武干渠和尚沟干斗
水利工程,于2005年11月2日的开闸通水,清冽甘甜的大通河水汩汩流进了干涸已久的农田。
这里民国时原属
皋兰县(民国时为
甘肃省首县)和皋兰县红水分县所辖,后红水分县与
靖远县部分乡镇合并设景泰县,故以该村大河沟为界南属皋兰县,北属景泰县,故名剥破(bopo),后几经更迭,最终南北皆属皋兰县管辖。后改称白坡。
白坡村史上经历过的大事件,当属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经由景泰至白坡于
马保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据老一辈讲当时战事惨烈,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村里还有当年红军过路时留下的老红军。
白坡村地广人稀,盛产小麦、
大麦、胡麻、大豆等农作物,但由于山大沟深春种秋收,运输灌溉特别困难。其中小麦中生长在旱沙地中的“
和尚头”以其极高得营养价值和丰富的蛋白含量,享誉陇上,被视为食用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皋兰县白坡村是“禾尚头”小麦原产地,独特的地域造就了其口感香醇、味美、嚼起来筋道、韧性的品质,享有“面粉之王”的桂冠。
皋兰禾尚头小麦的种植历史,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兰州市志·农业志》记载:“兰州地区距今5000年前已种植小麦,汉代小麦生产仅次于粟稷”。皋兰干旱少雨,“十年九旱”。据解放以来气象观测记载,年平均降水量266毫米,年蒸发量1807毫米,是降水量的7倍。皋兰禾尚头小麦正是在500年的栽培历史中,经
自然选择选育的小麦精品。皋兰禾尚头小麦具备极强的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性能和苗硬、透砂土力强、不窝芽和口紧,不掉籽粒等特点。一直是干旱地区粮食作物的主栽品种,主要长在当地大片砂田中,单产极低。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的发展已面向市场经济,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皋兰禾尚头小麦以其质量高、效益高、低成本、无污染等品质优势,成为质效
种植业的首选品种。
皋兰禾尚头小麦耐旱、抗涝,由于种植中基本不施化肥、农药,所以无污染,是地地道道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内含人体所需的
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
面筋高、口感好。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这是在强光照、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植物
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的结果。据测定,千粒重达35.0克左右,面粉白度74.81%,偏黄度15.9%。粗蛋白含量16.02%,与其它品种小麦相比,粗蛋白高出2~4个百分点,
赖氨酸高出0.1~0.2个百分点,面筋含量高出4~5个百分点。皋兰禾尚头小麦属
硬粒小麦,咬断麦粒,茬口呈玻璃质状,硬度达14.9,也高于其他小麦。皋兰禾尚头小麦粉质较细、砂,含纤维少,容易消化吸收,口感好,是做
拉条子、馒头的最佳原料。据传,明清时期作为贡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
西北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滑润爽口、味感纯正、
烧烤面筋强、食用方便、下锅不烂、吃起来味香耐嚼等特点。民间用皋兰禾尚头小麦面粉做“长寿面”,烧制的“烧锅子”是
兰州市地区人民喜爱的食品。20世纪70年代,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陪同
柬埔寨宾努亲王到兰州郊区访问,村民用
皋兰县禾尚头面制做的浆水长面招待,受到郭沫若、宾努的高度赞誉。
白坡村每年农历
春节,都有闹社火,打太平鼓,舞狮子的习俗。一到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阵阵,
锣鼓声声,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景象。
清明节前后,村里和在外的各姓氏宗亲族人回乡祭奠祖先,寄托哀思。
端午节,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小孩挂各式精美样式的荷包,有各种动物、花卉造型。其中男孩子多挂虎头造型。
中秋节,赏月、祭月、吃
月饼。祭月,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
苹果、红枣、李子、
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俗话说贫困山村状元多,白坡村每年高考升学率都相当不错,考上重点院校的学子也不少,比如西安交大、
陕西师范大学、兰大、第四军医大等,二本、专科的当然更多了。
2005年11月2日,寒气袭人的
皋兰县黑石镇白坡村却像过节一样热闹:随着引大黑武干渠和尚沟干斗工程的开闸通水,清冽甘甜的大通河水汩汩流进了干涸已久的农田,也在全村乡亲们心里涌过阵阵暖流。
白坡村歇地沟渠系配套工程,工程总投资20万元,将歇地沟300亩旱地变为水浇地;白坡村范家沟渠系配套工程,工程总投资5万元,完成渠系配套1.1公里,发展水浇地200多亩,有力保障了基本农田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