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革命题材剧情电影,由
谢铁骊执导,于洋、高保成等主演,于1961年上映。该片根据周立波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讲述了1946年,肖祥奉命率一支农村土改工作队到
东北地区某解放区元茂屯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的故事。
《暴风骤雨》成功再现了东北地区土改中经历的尖锐复杂斗争,生动展示了党所领导的以贫下中农为主力、团结了广大中农组成的浩浩荡荡农民大军,在中国辽阔土地上掀起一场推动历史前进革命巨澜的壮丽图景。
1946年,萧祥奉命率一支农村土改工作队到东北某解放区元茂屯进行土地改革。由于群众对党的土改政策还缺乏了解,再加上恶霸地主韩老六指使窃据农会主任职务的狗腿子张富英暗中捣乱破坏,所以土改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工作队一面深入发动群众,一面揭露韩老六的阴谋,并撤销了张富英的职务,改组农会。苦大仇深的赵玉林深信工作队是为穷苦 农民谋利益的,便串联了郭全海、白玉山等贫雇农中的积极分子,配合工作队开展工作,使土改得以顺利进行。韩老六不甘心失败,他不但到处造谣破坏,还用假分地的手段收买人心。当他毒打给工作队送信的小猪时,萧队长和已经发动起来的群众将他抓起关押。逃到大青山里的青山报信给韩老七,率
中国国民党残余武装袭击元茂屯,组织起来的农民自卫队英勇战斗,保卫家乡,在县大队骑兵的增援下,消灭了残匪,击毙了韩老七,但赵玉林却不幸壮烈牺牲。韩老六被人民政府依法惩办。元茂屯的翻身农民积极生产,踊跃报名参军,有力地支援了
解放战争。
为了进一步巩固解放战争的基础,最大限度发挥广大民众的力量。中共方面派出由萧祥(于洋 饰)率领的农村土改工作队进驻位于
东北地区某解放区的元茂屯。然而土改工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小的阻碍,千百年来唯唯诺诺的农民们根本还没有当家作主的意识,他们习惯了当地主家的佃户,对于这项前所未闻的政策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尝试。除此之外,自觉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的恶霸地主韩老六(
刘季云 饰)则和农会主任张富英(
安震江 饰)沆一气,到处散播谣言,意图破坏土地改革的进程。
萧祥和同志们审时度势,对症下药,揭穿瓦解了地主的阴谋。而在此过程中,赵玉林(
高保成 饰)等贫苦农民等也勇敢站了起来,积极争取当家做主人的合法权益……
小说《暴风骤雨》第一部以“五四指示”下达后开展土改运动为中心,描写肖祥带工作队到元茂屯进行土改,第二部以《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为中心,描写肖祥再率工作队进驻元茂屯,整顿坏分子把持的农会,掀起更广泛的群众运动,分田地、挖浮财,砍除封建根子,动员农民
参军支前。相比之下,第二部因为反映内容繁多,显得松散拖沓。编剧
况浩文在改编时,按照电影容量及艺术特点,为促使影片结构严谨、情节集中、人物突出,以小说第一部为基础,揉入第二部元素,将工作队两度进出元茂屯合并,以贫雇农与恶霸地主的斗争为主线,把坏子分把持农会前置于工作队进屯之初;删去与主线关系不大的抓匪特、扫堂子,保留、归并挖浮财、分果实、参军等情节;将小说第一部的高潮枪毙韩老六,改在电影的高潮——赵玉林牺牲之后,使之成为群众对赵的爱戴和对韩的仇恨的结果。
导演
谢铁骊曾亲身参加过土改运动,受命担任《暴风骤雨》的导演后,他反复研究原著,感到由文学形象转化为银幕形象的关键在于必须达到反映土改运动的规模、过程和气势,揭示各阶级、各阶层不同类型人物在运动发展中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塑造鲜明典型的人物。为此,他通过分镜头对剧本进行再加工,在胶片选择上亦用了心思,没有沿袭当时名著改编一般用彩色片拍摄的做法,而是从该片特定题材出发,使用黑白片拍摄,以呈现贫困破落的乡村面貌和农民的苦难生活。
1960年春天,该片正式开机,在北京北郊和香山拍夏秋季的戏。秋天,转至牡丹江横道河子外景地拍摄冬季外景。在东北拍完外景后,
谢铁骊却意外遇到换导演重拍的变故。原来,样片送至北京审查,受到北京市委分管文教的书记陈克寒的肯定,
北京电影制片厂领导认为该片有可能成为重点影片,决定加强力量,改由资深导演
崔嵬、
陈怀皑执导(谢铁骊在《暴风骤雨》之前只独立执导过一部电影),而崔嵬提出拍彩色故事片。这意味着之前拍的内容必须全部重拍。谢铁骊决定给陈克寒写信说明相关情况。后来,由于陈克寒表态,谢铁骊得以继续执导该片。
把一部篇章庞大、人物众多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该片的创作者们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把电影拍得紧凑、动人、有特色。通过人物在银幕上的活动,使观众更真切地看到了当年轰轰烈烈的斗争。看这样的影片,会给观众很多教益。(《前线》评)
作为一部有着强烈革命意识和真实时代历史背景的农村电影,该片聚焦农村土地改革的进程,展现了工作队如何一步步克服重重困难,争取广大群众,并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过程,形象化地展现了中国农村所经历的社会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化还原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土地改革运动。(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系教授
金丹元评)
与第一部作品《
无名岛》相比,导演
谢铁骊在《暴风骤雨》中电影手法运用明显地灵活而丰富了。该片中塑造的赵玉林形象比小说更鲜明、更丰满、更完整,导演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构思精巧、手法简洁。不过,一分二地看,影片成功的使人物更丰富、更鲜明,但没有适可而止,编导有些勉强地“拔高”人物了。就全片而言,该片是真实而质朴的,但赵玉林之死的最后一段则受到“艺术高于现实”的影响,画蛇添足了。尽管导演努力刻画赵玉林的形象,而该片的重点无疑是在于充分表现集体的斗争、集体的命运。在三次大型群众集会中,“群众”被作为一个集体形象,影片真实地描写了“群众”心理发展的过程。集体形象的成功,使影片具有雄浑的气势,称得起“暴风骤雨” 。(《电影创作》原主编马德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