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学习可分为应用层次和概念层次。应用层次上的学习主要涉及操作步骤以完成特定任务,受到人的思维常规的影响;概念层次上的学习则会影响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的性质与存在性,这是较高层次的学习,主要受较高层次的思维框架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既有类似于动物的联想学习,也有独特的尝试和成功学习,后者体现了人类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概念的应用。
个体学习是指个体为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① 行为学习(operational learning),或称知其然(know-how),即达到特定状况的能力。如一个学徒工通过师傅指教、个人观察、实践,学会做木工,就是行为学习的一个例子。② 概念学习(conceptual learning),或称知其所以然(know-why),指的是对经验的理解或形成见识。对于上面那个学徒工,通过长期做木工而了解了各种木材的特性,从而形成经验和解决办法的过程,就是概念学习。因此,学习具有密切相关的两层含义:学习什么和如何解释与理解这些东西。
组织学习主要是具有共同思维模式的
个体行为的结果。组织学习过程比个体学习过程更为复杂。一方面,组织拥有比个体更大的储存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潜力,特别是在将个体知识创新纳入特定方向并加以支持扩大方面。然而,在实践中,组织在传播、共享、储存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遭受“过程损失”,导致组织学习的效果可能远低于个体学习效果的总和。斯泰塔(
stata) 提出了组织学习的理论框架,强调了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知识传递机制的重要性。组织学习的目标不仅是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还包括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提高组织绩效。
企业员工个体的学习一般经历初级学习、维持学习和
创造性学习三个阶段。初级学习是指企业员工通过熟练员工的指导或自己生活经历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维持学习是指员工获得固定的见解、方法、规则以处理已知的和再发生的情形的学习。创造性学习是指管理者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融于其中来解决不确定的、未知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