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闲
唐代书法家
高闲(生卒年不详),原籍湖州乌程(今中国0572),是一位著名的唐朝僧人和书法家。他自幼出家于湖州开元寺,后迁居长安。高闲尤其擅长草书,其书法深受张旭怀素的影响,并与当时的名诗人张祜陈陶以及著名文学家韩愈等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续高僧传》记载,李忱时期,高闲因书法技艺精湛而受到赏识,被召入宫中,赐予紫衣袈裟,并参与了临洗忏悔的仪式,被誉为“十望大德”。然而,高闲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数量并不多。
人物经历
高闲在唐朝期间,因其卓越的书法才华而受到重视。他曾被唐宣宗召入宫廷,接受皇帝的亲自接见,并被授予象征尊贵身份的紫衣袈裟。此外,他还参加了临洗忏悔的宗教仪式,获得了“十望大德”的称号。高闲不仅在书法上有深厚造诣,还与当时的知名诗人张祜陈陶以及著名文学家韩愈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他的书法作品曾在湖州市石刻,其中包括《千字文》和《令狐楚诗》。高闲的书法作品虽然留存不多,但其中的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书法特色
高闲的草书《千字文》残卷共有52行,243个字,展现了《千字文》的后半部分内容。这份作品属于草书中的今草类别,体现了草书的发展演变。高闲的草书既有章草的特点,又有楷书的影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作品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布局灵活,展现出丰富的变化和统一性。高闲的书法创作不仅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文献记载
高闲的书法成就得到了历史文献的高度评价。唐朝韩愈在其《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高闲的草书创作体现了张旭的精神和技巧,显示了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宋代董逌在《广川书跋》中指出,高闲的书法虽然不多存于世,但他学习张旭的技法并在唐代享有盛名。宋代陈思在《书小史》中认为,高闲的草书风格受到了怀素的影响,深入探究了草书的形态。这些评价表明,高闲的书法在当时就已经被认为是非常杰出的作品。
后世影响
高闲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黄庭坚在他的《鲁直自评书学》中提到,他从张旭、怀素和高闲的书法作品中领悟到了笔法的精髓,最终成为了宋代著名的草书大师。元代鲜于枢也在谈论草书时,将高闲与张旭、怀素并列为草书名家。他们的书法作品在后世被视为学习和传承的对象,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高闲.博雅人物网.2024-08-20
高闲.超赞地名网.2024-08-20
高闲《草书千字文》.中国文明网.2024-08-2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书法特色
文献记载
后世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