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良乡位于
大余县西南边陲,东邻
吉村镇,南接
河洞乡,西连
仁化县长江镇,北毗
崇义县聂都乡。乡内最高峰
天华山海拔1383.83米,是大余县的最高峰,也是
五岭之一
大庾岭的主峰。内良乡总面积114.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67亩,人口7200余人,下辖7个行政村,其中李洞村为大余县三个少数民族村之一。2018年,内良乡共有29家工业企业,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家。
经济发展
2007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20万元,比上年增加10.6%;财政收入实现78万元,比上年增加6.3%;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比上年增长11%。
1、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我乡始终坚持农业生产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导向,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针对山区乡镇实际,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了以内良村为主的食用菌基地,以五洞、李洞、白井、尧扶为主的笋竹两用林基地,以白井村为主的竹腔施肥技术示范基地,以南洲、石溪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以内良、南洲为主的生猪养殖基地,不断转变农民传统种养观念,促进效益提高;二是不断加大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与运用,与县阳光工程培训学校联合,举办了
孟宗竹低产林改造、竹木深挖垦复、竹腔施肥、生猪养殖、
脐橙管理等12期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了农民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1万元修建了内良青草陂、南洲渡头等一批水利设施,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防涝抗旱能力。
2、个私经济蓬勃发展。一年来,我乡坚持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山区经济原则,通过招商,争取上级政策,引进外资外商,办厂开店,促进了个私经济发展,截止2007年底,共发展个私经营户103户,嘉和连锁店4家,在原有通达、桂良等竹制品
加工厂的基础上,引进康尔公司在我乡建厂,推动了我乡经济上新台阶。
3、财税工作稳步推进。为做好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力保障,我乡坚持了拓财税保征管,保持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大力压缩“人、车、会、话”等经费开支,保障了内良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在巩固扩大原有新农村建设点成果基础上,2007年、2008年分别以南洲小水、内良三横里及南洲渡头、内良红湾、围足下为示范点,大力引导农民依山就势,按照“美观、整齐、实用”的原则,结合山区实际,以“三清三改”、村庄整治和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努力扩大群众受益面。截止目前,列入2008年度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内良红湾、围足下及南洲渡头,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三个建设点共拆除空心房8间,猪牛栏鸡舍58间,断墙残壁210米,清路障123处,硬化余坪阶檐620平方米,浆砌水沟132米,粉刷墙壁265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木280余株,硬化路面980米,改厕59户,建设点农民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山泉引用水,各建设点工作进展顺利,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民素质得到提高,在2008年度全县第一次考评中,我乡荣获山区乡镇第一名。
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是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按照保持生态环境的要求,根据山区特色,对全乡22个20户以上村庄,科学缜密地编制了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分步实施;二是加大了农村及圩镇环境整治力度。采取了有力措施净化村容村貌,革除农村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向上的生活方式。在圩镇成立环境卫生队,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植树60株,安装路灯36盏,实施绿化、亮化工程;三是大力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在保持各建设点原有产业特色基础上,大力培植
孟宗竹、食用菌、生猪、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以毛竹林高产技术、竹腔施肥技术、果业生产技术等为重点,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培育新农民。
我乡着力在网络建设,提高计生专干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决策科学化、宣传服务系统化、管理工作制度化,全面推进计生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大了宣传力度,倡导婚育新风;二是坚持以村为主,抓好了各项基础工作和集中服务活动;三是为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和完善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对社会
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和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四是加大了村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各村
计划生育专干和组服务员配备注重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并确保其待遇和正常工作开展。在乡财政极端困难情况下,挤出资金确保计生工作正常开展,各项奖抚政策落实到位。目前,全乡完成四术任务82例,环孕检率达95%,计生率达88.3 %,流动人口办证率达96%,合格村达标率达80%,全乡征收社会抚养费达23万元。
地理位置
内良乡距县城49.2公里,水泥路面可直达县城。全乡面积114.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67亩,人口7200余人,总户数1600余户,分布在全乡7个行政村(其中李洞村属
大余县三个少数民族村之一)的83个村民小组。乡内以竹木、小水电、石材资源最为丰富,有山林面积13.8万多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0万余亩,占山林总面积的72.5%,属一个地广人稀的山区乡。地形以低山为主,山势陡峻,沟坳纵横,最高海拔(全县最高峰
天华山)1383.83米。
平均海拔在400—700米,年平均温度14.6℃,最高气温37℃,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年日照时数4336小时,属于
亚热带山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最适宜
孟宗竹的生长和小水电开发。
行政区划
内良乡辖内良、尧扶、李洞族、五洞、白井、南洲、石溪等7个村委会。
资源优势
1、毛竹资源:通过实施毛竹林改造和加强林政管理,内良乡的竹木蓄积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已建成笋竹两用高效毛竹林7万余亩,年可产毛竹300万根,
冬笋500余吨,
春笋干150余吨,为内良乡毛竹产业走产业化经营、系列化开发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水资源:独特的地理及气候条件,为内良乡丰富的水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内良乡地处山区,山势陡峻,沟坳纵横,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雨量充沛,水头高,落差大,最适宜发展小水电。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乡水利资源的普查,已确定了一大批小水电开发项目,小水电开发前景十分看好。内良乡已开发成功的
小水电站有15座,装机容量达5000个千瓦。
3、石材资源:内良乡石材资源丰富,已建成投资1300万元的
大余县现代石材有限公司,年产值达600余万元。
钨砂的储量也极其丰富。
4、旅游资源:地处李洞村的
天华山海拔1383.83米,是大余县内的最高峰,整个山体呈现出竹林、灌木、岩石、草原等多种气候景观,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圣地。乡内遍布的竹海、错落有致的梯田和天然温泉吸引着众多游客。
土特产品
1、竹制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资老板创办竹制品加工企业,生产的竹地板、竹窗帘、竹筷子、竹工艺品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2、
竹荪:竹又名仙人笠、竹参,是一种名贵珍稀、高档的食用菌,由于其含有19种氨基酸,美味可口,有很好食疗作用,并含有抑制癌细胞发展的物质,是上等的滋补保健佳品,被誉为“山珍之王”、“菌中皇后”。
3、黄溪苦茶:黄溪苦茶产自于海拔600米左右,溪流纵横的深山老林当中,由于气候湿润,温差大,形成了其味苦且甘的独特风味,因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是降暑保健的上等佳品。
4、笋制品:由于
孟宗竹资源丰富,
冬笋、
春笋干的产量十分可观,由此还推动了竹笋罐头产业的发展。由于笋制品清脆爽口,颇具山珍风味,深受
广东省、江浙等地消费者的欢迎。
5、香菇、食用菌:由于地处山区,气候湿润,温差大,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因此香菇、食用菌的口味好,产量大,内良乡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食用菌生产流通集散地。
民俗风情
订婚:俗称“下聘”或“下茶”。男女合八字后,由男方择定日期,用五色扛盒送三牲和饼蛋等聘礼到女家,是日女家要请亲戚前来吃下聘酒,并按亲疏分享聘礼。待结婚时,亲戚则加倍送女方陪嫁礼品。订婚后不能更改,遇红白大事可互相往来行家礼。嫁娶:即结婚,俗称“过门”。事前男家须拣日卜吉期,写好大红书帖,备礼通知女家,称“担日子”,若女方无异议,婚期就算定了。“过门”之日,男方家要在前一天下“五牲礼”送到女家,女家亲友在成亲日上午备好礼品合齐到女家贺喜。中午,男家要出轿(旧时或马,现为小车)去接新娘随同嫁,新娘在伴娘簇拥下上轿(马或车)出嫁。接亲时由一个男子两根扎在一起的竹梢上系着大红布的翠竹,伴随着打鼓、吹喇叭、放爆竹,拥至男家,男方主婚人在门前迎亲,进门后举行婚礼,拜天地,入洞房,宴请宾客。
乡镇发展
内良乡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狠抓新农村建设,紧扣“抓项目、办实事、看结果”工作主线,以抓项目带动经济发展,以办实事推进社会和谐,着力解决群众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抓好了一批项目,办好了一批实事,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突出抓好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村道建设方面,已完成五洞、尧扶、李洞、石溪等村道及内良圩至中学道路,2007年通车里程达到12公里,计划2007年7月开工建设内良圩—九牛塘公路。在组道建设方面,谢屋、三横里、小水、张屋场等均已完工。在水利设施方面,以内良、南洲、白井等村为重点实施水渠建设,着力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对境内各
小水电站实施除险加固和坝面整治工程;在产业发展方面,内良乡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即
孟宗竹生产和加工产业、小水发电站建设产业和石材加工产业,内良乡已发展7万亩毛竹林面积,兴办了4个毛竹深加工企业,兴建了15座小水电站,2个石材
加工厂,通过“山上办基地、山下办工厂”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内良乡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乡工农业产值超亿元,人均纯收入3125元。
二是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内良九年制学校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敬老院大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协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南洲、五洞、尧扶设立移动基站一个,内良、石溪、九牛塘移动基站扩建已竣工投入使用,争取2008年再设基站,实现村村通手机,使通讯快捷便利。
三是切实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内良乡加快了“一乡一院、一村一所”建设步伐,改善内良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医治条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有1593户5973人参合,参合率达91%;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疾病预防知识宣传与普及,全面落实了儿童疫苗接种。
四是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坚持新增财务向困难群众、贫困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倾斜,妥善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农村五保户供养配套。2007年底,内良乡共有53户88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65户19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敬老院供养21人,分散供养38人。添锦潭水库小水移民点计有24户94人,每年每人享受600元补助。
事业发展
近年来,内良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全乡现有13个党支部,党员209人;乡机关干部职工29人,村干部28人;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有九年义务制学校1所,村初小8所,教职工112人,在校学生1065人;医疗机构布置合理,有中心医院一所,村医疗所8所,个体诊所4所;交通网络渐趋完善,吉村至内良21.5公里公路全面水泥硬化,7个行政村已通公路;广播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村村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用户达1100余户,村村开通程控电话,电话用户达800余户,GMS移动通讯信号履盖全乡;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河两岸“目”字形新格局,小城镇建设面积由原来的0.2平方公里达到现在的0.5平方公里,圩镇人口达到1100人,新增商住两用房216套;农产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建成高山蔬菜和香菇两大农产品专业市场,农村民间流通协会3个;劳务输出人数发展较快,全乡现有外出务工人员9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