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廊桥
浙南廊桥
浙南廊桥:浙南6县市,行程900公里,沿途经泰顺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文成县平阳县等地,发现浙南绝大部分山区存在古廊桥,估计不下200座,数量惊人。这些廊桥是宋代最为流行的虹桥的变异。
介绍
苍南县起程,先到了浙南西部泰顺县,境内山峦起伏,上百条溪流纵横交错,该县有“古桥之乡”、“浙南古桥博物馆”的美称。该县文物馆有资料记载,宋、明、清时期留下的古桥有80多座。相传,这里最早的桥建于唐朝贞观年间(627年—649年),3条巨木跨越溪流,人称“三条桥”。
廊桥分类
这些廊桥是宋代最为流行的虹桥的变异。其中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八字桥”,最具代表性的是泰顺泗溪镇溪东桥,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后曾重修,全长43米,宽6米,离水面9.5米,廊屋高10米,净跨31米,桥两边依山而建,像一位巨人跨溪的双腿。有位摄影家从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找到了浙南廊桥的原型,这种曾被考古界认为已经失传的“八字桥”桥型,仅在泰顺县就多达15座。
第二类是刘宅的“仙洞虹桥”,建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代表着廊桥的另一种风格。此桥与四合院式的民居相连,桥身分两层,下层是桥,供人通行,上层是刘氏祠堂,摆设着神。每年刘宅村集市开张前夕,都要来此举行祭祀活动,热闹非凡。
第三类是伸臂梁廊桥,代表作是泰顺战州的永庆廊桥。它的桥墩犹如一艘战舰,逆溪水而踞,将溪水一分为二;从桥墩向两岸各有数根梁木承托桥身;桥上建有廊屋24间,两侧装挡风板,冬暖夏凉,供行人小憩。
何以有廊桥
在浙南大山中时时遇到历史名人的宅院,令人惊喜。这些府邸周围,一般都有保存完好的廊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籍在文成县南田(原属青田县),刘基人称“五百年名世,三不朽伟人”,刘基庙两侧仍肃立着“王佐”、“帝师”的牌亭。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章坑村,有一座清代贡生宅院,院后山林青翠,院前清溪常流,“接龙廊桥”、“归返廊桥”两座廊桥,增添了它的气派、神秘。在文成县梧溪村有一座北宋宰相富弼(与王安石同时)归隐山林后的宅院,现改为聂氏宗祠,香火至今不断。在它右侧的乡间小道近100米处,是清光绪年间贡生富福的宅院,现在由他的后人分四房分别居住。平阳县青街乡,保存着非常完整的“睦源廊桥”,至今仍是该乡的交通要道和休闲娱乐之所。
廊桥历史
廊桥是木质的,经历几百年风风雨雨,颜色、框架等多有败坏。我们听到一些令人痛心的消息。1990年8月20日,泰顺南浦潘洋村的福庆廊桥在山洪暴发中被冲毁。这座桥建于清光绪元年,全长44.1米,宽4.8米,廊屋15间,中间为三层楼阁的重檐,极其雄伟壮观。
武义县的标志景观“熟溪廊桥”是世界上最长的廊桥,在今年6月23日被汹涌的洪水冲塌。它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后多经重修,有廊屋51间,岸边有一庵作镇护。这座桥长140米,宽4.8米,基础非常讲究。桥屋是飞檐重叠式结构,楼阁高耸,浮雕精美;桥两头有精美的桥门和引桥,各列石狮一对。这座桥梁史上难得的珍品塌了,叫人揪心地痛。
国家文物管理局杨道明教授曾专题考察了廊桥,他认为浙南廊桥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古桥瑰宝,是“古建文物”、“民族精粹”。
同济大学研究乡土建筑的刘杰先生说:“泰顺廊桥完全有可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能联合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申报,效果会更好。在这个地区,完整的廊桥有200多座,而且都很古老,这在世界范围内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年来,由于发展经济,乡村的生活和环境变化较大,廊桥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好在当地政府部门已着手治理整顿,要还廊桥一个原汁原味的风貌,并有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1, http://www.langqiao.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8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介绍
廊桥分类
何以有廊桥
廊桥历史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