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镇是
桂平市辖镇,位于桂平市东北部,与平南县相邻,
珠江中游。全镇面积152.8平方千米,古称“大湟江口”,
太平军北洋水师驻地,曾在大湟江大败清军。全镇辖2个街委,20个村委,是广西第二人口大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截至2020年11月1日,江口镇户籍人口115615人。
江口镇城镇面积230多公顷,城镇居民2万多人,拥有耕地64000多亩,其中水田42000多亩,是优质谷、
根生果、半夏、黄麻、
桑蚕、香芋、篙竹等名产地。江口镇是广西三大古镇之一,距
桂平市市区陆路36千米、水陆32千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沿江可达
南宁市、
柳州市、
云南省、
贵州省,通往
广州市、港澳。依托其优越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交通业,现有3家水运企业,100余艘货轮,装载量8万余吨,年运输收入8000万至1亿元。公路运输方面,有3家客运公司,大客车30余辆,车站专线车40余辆,出租车50余辆,年运输收入达8000万元。
江口镇党委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工农业经济发展。实施“工业化”战略,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镇内形成
东升科技工业园和红河工业小区,拥有54家工业企业,2001年工业总产值达3.9亿元。农业方面,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创税农业,建立多个农业基地,基地面积达10000亩,农业产值达1.8亿元。基本形成了以竹藤为龙头及保险柜、麻纺、针织、造船、印刷协调为发展的工业体系。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属宣一里辖
1953年为第十四区
1958年称江口公社
1961年分为太平、平石、益竹、上珠等4个公社和江口镇
1965年统划为江口区。同年6月改称江口公社。
1980年圩上两个居委会组成江口镇,其他19个大队为江口公社
1984年又合并为江口镇。
地理环境
江口镇地势北高南低,呈南北走向。北部属山区,主要有海拔818米的大高山,海拔760米的大竹顶山、点称山等。中部和南部为平原和丘陵相间。东西宽,南北长,呈“十”字形。
水文
浔江沿东南边界往东流,罗宜水和南
渌江自西向东贯穿境内。
江口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辐射、示范和带动功能强大,是渝东地区遐尔闻名的产业大镇、经济强镇。
气候
江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水充沛,全年平均气温为21℃,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无霜期335天。
自然资源
江口镇境内山体多为
石灰岩,土壤多为冲积性沙质红壤土,透气性好,矿物质丰富。
人口民族
截止2020年末,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桂平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江口镇户籍人口115615人,其中常住人口76271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共完成财税收入1660万元,同比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5.98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工业总产值3.41亿元,同比增长13.2%;新增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8.9%;农业总产值3.98亿元,同比增长6.3%;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3%和8.9%。
农业
解放前是
浙江络麻、烟叶及禽畜的盛产地。解放后,江口修建了16.8千米长的罗旺水渠和四清等水库5座,可灌溉面积27500亩。修筑了三布、和合、新其、大樟等防洪堤130多千米,防涝耕地11160多亩,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88年农业总产值1亿元,粮食总产量3016万公斤,
龙眼216吨,
香蕉树347吨,鱼354吨,
根生果、半夏、
蓖麻、黄麻、烟叶、篙竹、鸡鸭等农副产品大量外销。2001年,农业总产值1.84亿元,粮食总产量3709万公斤,其中90%是优质谷;形成散布的果蔬、
桑蚕基地;和合、银竹的
甘蔗基地;大樟、东升的香芋、甘蔗基地和六宝的淮山、半夏基地,基地农业达8000亩,产值4000万元。发展促丰林5000亩,外销篙竹200万根,产值350万元。出栏生猪2万头,产值1200万元。水产养殖5000亩,产淡水鱼类100万公斤,产值1000万元。
工业
江口县人自古有利用山前屋后的竹子作原料编织竹器的习惯,明清时有大量竹器制品外销。民国25年(1936年),创办机制糖厂,之后创办多家皮革厂、坊,主要生产皮鞋、皮箱。解放初,创办火电厂。1955~1956年,公私合营的光明火柴厂组成投产。至1988年,共有镇办企业19家、村办企业10家,年产值800多万元,较大型的企业火柴厂有职工170多人,年产火柴4.5万件,产值100多万元。90年代后,以南北
实业公司、星光金属制品厂为首的文件柜系列生产企业逐步发展起来,有企业20多家,最高年产值达8000万元,生产的文件柜、保险柜等畅销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其他如印刷、竹器工艺、爆竹、酿酒等业也跟着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后,竹芒藤编织工业发展成为
江口县的支柱产业,2001年产值逾亿元,其中利根思、锦华、藤利发3家企业规模较大,拥有自营出口权,总产值超5000万元。2001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50多家,总产值2.64亿元,其中编织企业12家,从业人数1万人;金属制品(保险柜)企业7家,从业人数150多人;红砖厂8家;麻纺针织企业8家;铸造业2家;印刷业7家,基本上形成以竹芒藤编为支柱,其他各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江口镇有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2000人,专任教师150人;小学29所,在校生8400人,专任教师4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4200人,专任教师295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江口镇有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1个,文化综合楼1座,村级文化服务中心2个;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20万册;音乐、美术、书法、
摄影及文艺业余创作队伍达85人。2011年末,江口镇有标准篮球场11个(不包含学校)、乒乓球室3间,业余篮球队23个,乒乓球培训学校1所。2011年末,江口镇有有线电视用户1.45万户,入户率8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江口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
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集体卫生所20个;病床200多张;固定资产总值81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32人,其中执业医师40人,
执业助理医师90人,注册护士30人,村诊所医生7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
社会保障
2011年,江口镇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0户,人数480人,支出7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26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90人次,支出2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50户,人数4900人,支出360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73.47元,比上年增长22%;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000人次,共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5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0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3.6万元,比上年增长30%。敬老院1家,床位14张,五保村6个,收养五保人员55人。2019年,江口镇民生支出2235万元,新增城乡就业人数1437人。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4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536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江口镇有邮政支局1个。电信企业3家,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8%。
基础设施
2011年,江口镇有自来水厂2家,年供水量100多万立方米。
供电
2011年,江口镇有3.5万千瓦变电站1座。
园林绿化
2011年末,江口镇街道绿化、单位绿化面积共有1.1万平方米。
地名由来
明末清初建永和圩,因处大湟江口,又名大湟圩。旧圩在
大湟江西岸,清
乾隆迁至东岸,因是大湟江汇入用江出口处,故称大湟江口,简称江口,圩即为江口圩。以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江口圩得名。
荣誉排行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江口镇继续保留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江口镇上榜广西2017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太平军行营指挥部遗址—石头脚级别:县级时代:1851年地址:位于
桂平市江口镇
岭南村石头脚村的陈家祠(又名石头脚陈氏大屋)保护范围:以
护城河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以护城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
龙门滩遗址
龙门滩遗址级别:县级时代:新石器地址:位于桂平市江口镇龙山村龙门滩
浔江河岸台地上保护范围:东端凹陷处起至西约250米南自浔江河岸边线起北至防洪堤止。建控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相同。
安贞堂
安贞堂级别:县级时代:
清代地址:位于桂平市江口镇六保村下瑶屯中部保护范围:现存建筑占地范围外延2米为保护范围及控建地带。建控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