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又名渌水。渌江河,属
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江西杨歧山千拉岭南麓,西流经过
醴陵市,
渌口区,在
渌口镇汇入湘江。它的流域面积5675平方公里,干流长度168公里。和发源于湘赣边界的
浏阳河,
洣水,
耒水,习惯上称作
湘东区“小四水。其主要支流有铁水(渌江最大支流)、
澄潭江。
渌江发源于
江西省杨歧山,全长168km,流经了
株洲市、陵市的主城区,流域面积广,极大地造福了两岸人民。
渌江历史悠久,这里正是1906年
萍浏醴起义爆发的时候,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统李香阁率领数千农军打醴陵攻城的誓师地和出发地。
干流情况
渌江是
醴陵市境内的主要河流,是
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江西杨歧山,在
渌口区渌口镇汇入湘江,全程168.8公里。渌口镇在1959年前属于醴陵管辖,除江西境内的部分,渌江在醴陵境内的实际流程约为一百五十公里,故号称“三百里渌江”。
水文特征
渌江干流发源于
江西省萍乡市市赤自挤白家源,它违背江水东流的自然规律,拐过九道十八湾流经萍乡、醴陵、渌口区、在渌口区渌口向西流入湘江,是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渌江全长160.8km,在渌口区境内长63.73km。渌江为接纳沿线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纳污水体。近五年来,全市渌水平均流量为99.2m3/s,最小流量为84.5m3/s;年平均径流量31.30亿m3,年最小流量26.72亿m3。
主要支流
渫水
渫水是渌江最大的支流,俗称
铁水河。发源于县观音岭,流经南乡诸乡镇,在转步乡铁河口汇入渌江。泗汾是铁河流域的中心,铁河故又称为泗汾河。泗汾的得名源于铁河在泗汾附近相继有清水江、大障河、朋水等三条主要支流加入,整个河道像是被一分为四,所以称为四分。后来又加上三点水的偏旁,就成了泗汾。
泗汾镇距离县城17公里,是
醴陵市南乡的经济中心。
渫水河源至所街为上游。上游奇峰叠出,层峦叠翠,绝壑深涧,万山如鳞,为邑北名胜区,明清时添平所就在其南岸。山岭高度均在800~2000米间。今张家渡以上至河源龙门洞出口,河宽不及百米,峡谷幽深,途中很少丘陵地,山顶尖削,岩壁陡峻,坡度一般70~80度。
所街至袁公渡为中游。中游群山起伏,溪谷纵横,盆地相间。栋青树至磨岗隘有10余公里峡谷,河宽仅150米。磨岗隘以下地势渐低,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
袁公渡至喻家河口为下游。下游袁公渡至
皂市镇20余公里的河道有3段长约3~5公里的峡谷,河宽150米左右,两岸相对山高500~800米,山岭波浪起伏,顶端圆形,峡谷多为
石灰岩地貌,河流曲折多滩险,滩潭相连,人称“十里
长滩”,亦有人称“十里长潭”。皂市以下则趋于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内,沿途田园似锦,夹岸的橘林
垂柳,醉人的山村秀色,不断地把诗情画意送到你们的眼前。
渫水河道上、下游弯曲较小,中游自泥沙至夜响庙一段迂回曲折,漫溢地段一为磨岗隘附近的三角洲,一为樟树阁的洄窝。大洪水时,漫溢宽达1公里左右。
由于渫水贯穿于高山峡谷,河道弯曲,坡降极陡,礁石纵横,滩多流急,沿途有青石滩、狮儿滩、头杯酒、二杯酒、三杯酒等险滩130余处。
渫水河河长175千米,流域面积320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2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1401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5万千瓦。
渫水属常年性河流,年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1.9亿立方米。渫水从西北高山向东南丘平地奔腾而下,落差巨大,
水力资源相当丰富。正实现渫水水电梯级开发。现全流域建有
小水电站24座,装机容量2441.4千瓦;中型水电站(
三江口水电站)1座;提灌站和
筒车泵站56处,灌田31000多亩。
湖南省渫水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南省常德市
石门县皂市镇境内的
洞庭湖水系水流域一级支流渫水下游,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和
航运等综合利用。水库坝顶高程148米,最大坝高88米;总库容14.4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7.8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20兆瓦,规划灌溉农田面积5.4万亩。
201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石门张家渡水电有限公司的湖南省石门县
渫水第三级水电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该项目的国外合作方为气候保护合作有限公司和瑞士金质碳资产管理公司,预计年减排量为42,653吨
二氧化碳当量。
2013年1月25日,白沙渡电站获省发改委湘发改能源[2013]110号文件批复。电站选址在渫水下游
皂市镇白沙渡村,是渫水干流的最末端一个梯级电站。电站设计为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电站枢纽,安装3台5万千瓦灯泡贯流式机组,总装机15MW,正常蓄水位为74.5米,总库容为1627万立方米,年设计发电量4550万度,工程投资达1.58亿元。
2013年,
石门县渫水重要河段治理工程项目已正式进入
湖南省四水干支流治理项目,该项目涉及到石门县皂市镇和
壶瓶山镇的7个村(居)、18个村民小组共5个项目区,护岸总长5.875km,需拆迁10户42人。工程施工总工期为8个月,静态总投资2517.46万元。
南川河
南川河,是湖南浏阳市南区的一条河流。在浏阳与
江西省万载县交界处的群山之中,有一个风光旖旎的湖泊,这就是金钟湖。金钟湖清澈的湖水经由改江流入我市境内,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一路不断吸收支流,汇成南川河。南川河是浏阳市三大河流之一,它流经浏阳市
文家市镇、中和、
澄潭江镇、大瑶、
金刚镇五个乡镇,然后进入
醴陵市境内,注入渌江。
南川河全长75公里,在浏阳市境内长61.4公里,流域面积6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量5.3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0.88万千瓦,占全市的6%。
流域概况
地质地貌
渌江流淌在我国广大的东部第三级阶梯上。位于
湖南省的东部,流域东接
江西省。西流位于
渌口区境内,
罗霄山脉西麓,南岭山脉至
江汉平原的倾斜地段上,大部为山地和低矮的丘陵,部分为平原;东流位于醴陵市区,流入江汉平原,海拔低,多在100m以下,为开阔平原地带。
流域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风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正南风,无霜期在286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C至18°C,适于进行淡水养殖,是名副其实的膏腴之地。
旅游开发
状元洲是
湖南省醴陵市市的一处风景名胜,历来为醴陵八景之一,称为“状元芳洲”。坐落在渌江之中,洲呈纺锤状,长约500米,宽约100米,明时为菜园,
清代时辟为桑园。公元1925年
渌江桥建成,造引桥与洲相连。据说醴陵有古谶云“洲过县门前,醴陵出状元”,故取名“状元洲”,惜醴陵一直未出过状元。明
唐寅有诗咏状元洲:“笔峰斜峙渌江中,两道文光湛碧空。汀草烟含宫锦绿,岸花光映杏园红。争夸灵杰光年盛,共拟昌期此日逢。古谶久虚终必应,迅雷何日起鱼龙。”州上原有楹联云:“状元洲边有舟,舟行洲不行;文笔峰上生枫,枫动峰不动。”(
卢洲、
文笔峰、渌江桥均为
醴陵市名胜)。上世纪80年代在洲尾造状元阁。
渌江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醴陵市城南,始建于
南宋年间,原为木墩木梁结构。1924年经醴陵富绅
陈盛芳倡议建
石拱桥。1925年竣工,全桥用
麻石建成,康有为桥题写“渌江桥”三字,
傅熊湘撰写渌江桥碑文,刻嵌于下首桥侧。同时造引桥与洲相连桥,该洲名曰“状元洲”
南宋宝佑年间始建石墩木梁桥长200米高17米,宽5.3米,桥成至清,曾7 次毁于火,14次毁于水,1918年军阀
纵火将桥烧毁,1924年重修,全长190米,宽8米,高12米,最大跨径16米,基深14米,并于桥中建支桥接通状元洲,支桥长45米,6孔。
三大特色:
一,桥的跨度大,是2018年为止
湖南省境内保存最好、跨度最大的
石拱桥。二,有保存完整的名人所题桥名桥碑。三,文字史料详实,从明代至民国的《渌江桥记》就有十一种之多。
渌江桥是
醴陵市的第一大民桥,也是1949年前,全国少数几座县级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渌江桥建桥至2018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自古为交通要津。据《
民国醴陵县志》记载:渌江桥不可一日无,也非一州一道之关系。江楚途往来商旅轮蹄络绎莫不向渡于此。渌江桥仍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历为吴楚要冲,且
连通南北。
南宋前,交通常阻于渌水。南宋
绍兴六七年间(1136-1137),
湖南省安抚使
赵善俊奏停渌水渡钱,说明当时有渡无桥。乾道九年(1143)正月三十日,诗人
范成大(后任参知政事)经
萍乡市到醴陵,作《题醴陵驿》五律,有“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之句。在所著《鸾录》中称:“比年新作桥”。桥名“渌水”,可见桥建于
乾道早中期。此后的800年间,毁于水14次,毁于火5次,毁于兵4次;宋修2次,元修1次,明修7次,清修13次,民国时修1次。
桥梁涵洞
株洲
S211株洲渌水大桥
渌江大桥
醴陵
石亭大桥
醴泉路江源大桥
江源路-瓷城大道西山大桥
青云北路-青云南路醴陵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