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青云寺,始建于大明年间,鼎盛于清
康熙,原名青云观,坐落于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脉,海拔880米,是世界独存的
死火山群落。因其山石竖长,极为稀有,古往今来,乃被称为七星落地之奇观,而大孤山青云寺地处七星之首,它和
小孤山、东尖山、西尖山、
马鞍山市、莫里青山、二龙山被称为七星落地,因五座山排列如
北斗七星之状,故而得名。
清代,长年战乱,右逢大旱,而青云寺又地处山之顶峰,饮水相当困难,而独寺东有一小石坑,冒出沽沽清泉,饮之不竭,百姓叹为稀有,故此后每年香火旺盛,文革大革命中寺被拆毁灭迹,诚令广大信众痛心疾首,所幸国运昌隆,今逢盛世,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具体落实,于2002年由
吉林市民营企业家张宝安出资重建,怎奈占地面积300于平米,而该寺又地处顶峰,无水无电,无有食宿条件,很难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2006年6月,慈法师应县宗教局邀请,住持青云寺。从此晨钟暮鼓,又荣绕于山间,随着寺众和信徒数量的增加,现存条件已不能适应宗教生活的开展,所以修复念佛堂、斋堂、房已成必然。
慈慜法师悲心宏愿,发菩提道心,住锡青云寺后,克服没有水、电、信徒无法上山,寺僧无法安住,无有食宿条件等重重困难,带领广大信众,决定恢复原有三圣殿,东西寮房和斋堂,按照丛林格局企建,为
清代硬山式结构。
重建后的青云寺,在住持慈慜法师和四众弟子的艰苦努力下,面貌一新,广开慈悲济世之名,沿阶而上,来至寺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上方由中国著名高僧‘上圆下山’长老题写的【青云寺】镏金匾额,两边楹联为慈慜法师亲作,上联为;“青山重重华藏界”下联为‘云天荡荡不二门'进入山门,是天王殿,该殿匾额为高僧‘上宽下演’法师题写,出天王殿,便是
大雄宝殿,殿门上方的大雄宝殿匾额由
辽宁省佛教协会会长‘上照
下元节’大和尚亲题,进入大殿内,刚刚塑制的大漆脱胎的镏金
释迦牟尼已经升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