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是在1978年成立的渝州大学化学、生物两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2年渝州大学与
重庆工商大学合并,组建了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现设有环境工程系、
化学化工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化学与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建有化学技术
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
催化与功能
有机化合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平台。
学院简介
本科生教育:环境工程系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化学化工系设有
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制药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生物与食品工程系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学2个本科专业。
研究生教育:设有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点(化工环境领域)。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催化与功能
有机化合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催化理论与应用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实验室面积4100多平方米,拥有X射线衍射仪、物理
吸附仪、原子吸收
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离子色谱、热重/差热分析系统、TOC测定仪等价值2000多万元的大中型仪器设备。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科技部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横向科研项目300多项,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0多篇,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30多项;获得
重庆市技术发明
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
三等奖4项。
学院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应用化学和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化工原理》和《化学与社会》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化工原理》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化工原理教学团队为重庆市教学团队,《重庆味道》、《生命闪烁》课程为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
应用化学、
环境工程2个本科专业入选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获得重庆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多项,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60多篇,获得重庆市和校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生学风好,学业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实践、实训活动,综合素质高,近五年来,有200多名同学在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各种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中获奖,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大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领导和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形势好,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超过98%,优质就业率高,多次获得
重庆工商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等奖等荣誉。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经常聘请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学术讲座,与
英国、
美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等地的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学院以“团结协作,求是创新,质量立院,科研强院”为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学院持续健康地发展。
历史沿革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是在原渝州大学师范部
化学、生物两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78年成立渝州大学,招收化学、生物两个师范本科专业;
1984年撤销师范部改为化学生物系;
1987年撤销化学生物系,分别成立化学系、生物系;
1997年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科);
1998年分别改为化学及
化学工程系和包装与食品工程系;
2002年
化学及化学工程系和包装与食品工程系的部分专业合并成立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2003年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点授予权;
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0年获得工程硕士点(环境工程);
机构设置
学院机构设置
师资力量
董帆教授、范子红博士、杜若愚博士、孔淑贞博士、
傅敏教授、张会均副教授、
王小平博士、
李晓丹博士、郭威威博士、韦晓兰教授、周桂林教授、常海军副教授、
蒋彦可副教授、孙斌教授、刘阁副教授、方玲博士、
蒋和雁副研究员、宋应华副教授、陈刚副研究员、
罗茜博士、郭莉霞副教授、卓琳讲师、龙良俊博士、申渝 副研究员、丁社光讲师、常青副教授、
汪程远副教授、高雪副研究员、杨海林讲师、
谭雪梅博士、
卢鹏硕士、
谢红梅助理研究员、单振秀讲师、
叶梅博士、
王星敏副教授、王瑞琪副教授、
朱建飞副教授、冯永成教授、
钟成华教授、
孟诗云教授、主讲教师-许惠、任建敏教授、
古昌红副教授、吴四维副教授、幸宏伟副教授、
周文斌副教授、宁丰收副教授、陈盛明
高级工程师、常青副教授、李鑫副教授、李宏副教授、张渝文副教授、
游霞副教授、江澜高级实验师、文莉副教授、
余纯丽教授、唐春红教授、邵承斌研究员、李宁教授
本科专业
专业基本情况: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医药产业的需要,我校在
化学工程与工艺市级特色专业基础上于2011年开办该专业。现有
重庆市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药物制剂、天然药物、
化学药物合成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化学、
药学和工程学的科学基础、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及其他化学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在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和制药及相关企业从事创业、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专业要求 毕业生应掌握药品制造技术与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流程与设备设计方法;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应用英语和
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具有一定人文知识。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
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化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应用光谱解析、专业实验、化工原理、工程图学、
制药工程与工艺、药厂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电工学等。
专业基本情况:为了适应和满足国家战略新型产业发展的需要,我校在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市级市级特色专业基础上于2011年开办该专业,专业历史可追溯到1983年。现有
重庆市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绿色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天然产物改性及综合利用、高分子合成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在材料研究、应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及相关企业从事创业、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研究、管理、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专业要求:毕业生应掌握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科学基本理论、技术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获得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具有对材料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应用英语和
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具有一定人文知识。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图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工艺学、电工电子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
材料工程技术经济、
计算机软件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材料制备技术、专业综合实验等。
生物工程
专业简介:生物工程专业是一门由
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
化学工程和
计算机科学等相互交叉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复合学科。它被视为人类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它包括
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制品等领域,其核心是以
脱氧核糖核酸重组工程为中心的基因工程,是当今世界和现代高新工程领域最富有活力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生物工程产业包括:医疗保健药品、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绿色食品、美容化妆品、精细化工品、
生物芯片、生物电子元器件、各种工业用酶等等,已形成了产业群,在全球范围内呈 现出不可逆转的日益蓬勃发展的趋势,并在许多行业领域(如医药领域),开始逐步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规模化的新兴产品和支柱产业。
生物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最令人鼓舞的科学前沿,几十年来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培育、招揽生物技术人才。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21世纪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尚未形成产业化格局。在生物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和产业队伍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人才,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生物技术人才有较大需求。
我院
生物工程学专业创建于2002年,具有工学
学士授予权。该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生物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法与技术,受到
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能在医药、轻化工、环境、食品、农业及园林等行业的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生产技术、产品开发、品质控制、质量检测、商品流通以及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专业课程: 工程制图、电工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
基因工程、
生物工程学设备、生物工程测试技术、生物资源学以及生物制药方向课程(制药工艺学、药剂学、
药理学、新药设计与开发等)和生化工程方向课程(生化工程、生化工艺、生化工程设备等)。
主要就业部门:毕业生可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轻工、食品、能源、环保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
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环保、商检、药检、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是在传统的化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的专业之一。应用
化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而且具备不同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化学思维方法、化学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当今,传统
化学科学与时俱进,不断与其它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和互融,形成了许多
应用化学的新领域,化学科学面貌为之一新。在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应用化学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全国高校中,
应用化学毕业生人数占化学类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近50%,并将继续保持这种迅猛的增长势头。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创建于1983年,2008年批准为
重庆市特色专业,具有
学士授予权。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团结协作精神强。该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化学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积极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完成了系列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
化学与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备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学、化工、材料、制药、轻工、食品、环保、冶金、能源、质检、表面处理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招生时按“
应用化学”一个专业招生,学生入学后执行学分制教学计划。本专业学生经过公共基础及学科基础课学习后,根据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在大学二年级实施中期分流培养模式,由学生自行选择具体专业方向。
主要专业课程: 工程制图、
工程力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生物化学、精细合成化学、计算机应用与CAD、化工设计与经济、环境保护概论和高聚物合成工艺、聚合物成型加工工艺、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与功能材料、表面处理等。
主要就业部门: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可以广泛地工作于工农业生产活动中,而且完全可以胜任当前热门的科技领域,如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保护科学、
生物学等研究工作。
应用化学毕业生 可在商检、外贸、公安、消防、卫生、轻工、仪器、环保、医药、化工、冶金等企事业、行政部门从事现代实验室的管理、维护工作,进行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应用研究、产品开发、材料研究与开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专业简介:环境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新兴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未来数十年内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我院
环境工程专业是我校首批重点学科之一,具有硕士、
学士授予权。该学科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环境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积极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完成了系列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
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受到
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治理、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
排水管工程、污染物治理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
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为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招生时按“
环境工程”一个专业招生,学生入学后执行学分制教学计划。本专业学生经过公共基础及学科基础课学习后,根据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在大学二年级实施中期分流培养模式,由学生自行选择具体专业方向。本专业设有污染治理方向和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
主要专业课程: 工程制图、
工程力学、测量学、
流体力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生物化学、环境工程CAD、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检测与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管理等。
污染治理方向课程:
排水管工程、噪声污染治理工程、管网与泵站设计、环境系统工程、环保设备、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造价管理、环境工程设计、
土木工程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课程: 环境经济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资源信息系统、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生态安全与恢复、区域环境规划原理、生态学等。
主要就业部门: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设计研究院所、环境工程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
环保产品开发以及教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还可报考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环境管理、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等专业研究生。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以
化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为基础,研究现代
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交叉学科。我国的传统食品加工技术方面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民对于生活品质改善的愿望日益强烈,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对于食品开发与生产中应用现代加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现代加工理论与技术的融入,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概念已大为扩展,因而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可广泛适应以各种
生物材料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及相关行政、事业、科研、流通等部门。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97年,具有工学
学士授予权。该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积极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完成了系列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
生物学和现代食品工程学的理论基础,受到食品科学和工程相关实验技能、工程设计、生产实践和流通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生物产品加工、军事后勤保障、制药、食品卫生检验、食品质量监督、食品国际国内流通领域的企业或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市场销售和项目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分析检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保鲜原理与技术、食品物流学、食品生物技术等。
主要就业部门:毕业生可在海关、商检、标准计量、卫生防疫、环境保护、
知识产权、产品检验等有关食品分析,检测与质量管理部门;各类食品加工与制造、食品原料与配料,食品物流与营销等企业为对象的经济管理,公共卫生,技术监督,商品检验和贸易等部门工作。
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研究过程技术的基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建立和解决与研究、设计和生产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工程技术专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专业之一。本专业主要研究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设计与放大以及原料的合理充分和深度加工等,它包括化学工程、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催化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等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近年来,化工和材料在理论、实践两方面不断革新与发展,特别是
计算机和现代仪器的运用,使其不断开拓出新的领域。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
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建于1989年,2010年批准为
重庆市特色专业,具有工学
学士授予权。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该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注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积极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完成了系列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
化学工程与工艺和
制药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工艺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工、制药、精细化学品、涂料、轻工、食品、炼油、能源、冶金、材料、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为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招生时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一个专业招生,学生入学后执行学分制教学计划。本专业学生经过公共基础及学科基础课学习后,根据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在大学二年级实施中期分流培养模式,由学生自行选择具体专业方向。
主要专业课程:
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工业
催化、化工系统工程、专业实验、化工设计与CAD、工程概算与经济分析、科技与专业英语、文献检索与利用。
主要就业部门:专业毕业生既能在高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又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硕士专业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介绍
本专业硕士点设在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代码085229)
本专业硕士点现有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生态技术与工程、环境监测与国土工程、环保设备与材料、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6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开设的主要课程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对
环境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现代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和实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改造、开发、设计与
工程管理的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流体力学、高等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科学技术前沿、生态工程学、环境
催化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过滤与分离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环保装备等。
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介绍
本专业硕士点设在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代码083001)
本专业硕士点现有环境化学、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
生物技术、环境
遥感与信息系统5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开设的主要课程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
环境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从事环境及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具备独立解决生产中环境问题的能力,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写作和交流的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环境生物技术、高等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环境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污染控制技术、现代环境分析理论与方法、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科学前沿、地理信息系统与
遥感、环境
催化、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与评价等课程。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介绍
本专业硕士点设在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代码083002)
本专业硕士点现有环保关键技术与设备、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催化技术等5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开设的主要课程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
环境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环境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进行
环境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流体力学、高等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新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前沿、生态工程学、环境催化、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过滤与分离、工业废油处理与设备等。
参考资料
师资队伍.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14-12-19
应用化学.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14-12-19
环境工程.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