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衰老(cell aging)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细胞的生命历程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生长、成熟、衰老和死亡几个阶段。衰老死亡的细胞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同时新生的细胞也不断从相应的组织器官生成,以弥补衰老死亡的细胞。细胞衰老死亡与新生细胞生长的动态平衡时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基础简介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衰老基本单位。
细胞衰老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结构的退行性变,如在
细胞核,
核膜凹陷,最终导致核膜崩解,
染色质结构变化,超二倍体和异常多倍体的细胞数目增加;细胞膜脆性增加选择性通透能力下降,膜受体种类、数目和对
配体的敏感性等发生变化;脂褐素在细胞内堆积,多种
细胞器和细胞内结构发生退行性变。细胞衰老在生理学上的表现为功能衰退与代谢低下,如
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复制能力丧失,对促有丝分裂刺激的反应性减弱,对促凋亡因素的反应性改变;细胞内酶活性中心被氧化,酶活性降低,
蛋白质合成下降等。
具体机制
氧自由基学说认为
细胞衰老是机体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对细胞损伤的积累。端粒学说提出细胞
染色体端粒缩短的衰老生物钟理论,认为细胞染色体末端特殊结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衰老学说认为细胞衰老是DNA损伤的积累。基因衰老学说认为细胞衰老受衰老相关基因的调控。分子交联学说则认为生物大分子之间形成交联导致细胞衰老,也有学者认为,脂褐素蓄积、糖基化反应以及细胞在蛋白质合成中难免发生的误差等因素导致细胞衰老。
细胞衰老和机体衰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有密切关系。机体衰老的基础是构成机体的
细胞在整体、系统或器官水平的衰老,但不等于构成机体的所有细胞都发生了衰老。正常生命活动中细胞衰老死亡与新生细胞生长更替是
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也避免了组织结构退化和衰老细胞的堆积,使机体延缓了整体衰老。不同种类的细胞其寿命和更新时间有很大的差别,如成熟粒细胞的寿命仅为10余小时,红细胞寿命约为4个月,胃肠道的上皮细胞每周需要更新1次,
胰腺上皮细胞的更新约需要50天,而皮肤表皮细胞的更新则大约需要1~2个月。由此可见
细胞的寿命总是比人的寿命短很多。发育生物学理论认为,
哺乳纲自然寿命约为其生长发育期的5~7倍。由此推论,人类完成生长发育约在20~22周岁,自然寿命应是100~150岁,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很难达到这个理论寿命。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和死亡的基础。虽然,自然衰老不是疾病,但它与许多老年性疾病关系紧密。随着年龄增长,衰老机体在应激和损伤状态下,保持和恢复体内
稳态的能力下降,因此罹患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和
阿尔兹海默症等几率增大。人们往往把老年性疾病认为是衰老的必然结果,这是不够准确的,应该强调生理学衰老与病理性衰老有本质区别。生理性衰老是一个缓慢过程,生理性衰老者基本上能够老而无疾,老而不衰,甚至老当益壮。病理性衰老是指常年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疾病促使机体加速老化。然而,当前人们对衰老生物学机制的认识尚浅,无论是生理性衰老,还是病理性衰老都是以机体
细胞总体水平的衰老为基础,要阐明机体衰老的机制必须从研究细胞衰老的机制开始。尽管衰老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延缓衰老,尤其是努力避免病理性衰老却是可以做到的。据报道,2050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0亿,大约为总人口的20~30%。面临人口老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寿命普遍提高的趋势,保障老年人享有良好的健康和较高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开展衰老生物学和延缓衰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具体特征
研究表明,衰老
细胞的
细胞核、
细胞质和细胞膜等均有明显的变化:
②细胞内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
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
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核膜内折,
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
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
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形态变化
总体来说老化细胞的各种结构呈退行性变化。衰老细胞的形态变化表现有:
1、核:增大、染色深、核内有包含物
2、染色质:凝聚、固缩、碎裂、溶解
3、质膜:粘度增加、流动性降低
5、线粒体: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7、尼氏体:消失
分子水平
1、
脱氧核糖核酸:从总体上DNA复制与
转录在细胞衰老时均受抑制,但也有个别基因会异常激活,端粒DNA丢失,
线粒体DNA特异性缺失,DNA氧化、断裂、缺失和交联,甲基化程度降低。
3、
蛋白质:含成下降,细胞内蛋白质发生糖基化、氨甲化、脱
氨基等修饰反应,导致蛋白质稳定性、抗原性,可消化性下降,
自由基使蛋白质肽断裂,交联而变性。氨基酸由左旋变为右旋。
4、酶分子:活性中心被氧化,金属离子
ca(clo)2+、Zn2+、Mg2+、Fe2+等丢失,酶分子的二级结构,
溶解度,等电点发生改变,总的效应是酶失活。
5、
脂类:不
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引起膜脂之间或与
脂蛋白之间交联,膜的流动性降低。
遗传学派
认为衰老是遗传决定的自然演进过程,一切
细胞均有内在的预定程序决定其寿命,而细胞寿命又决定种属寿命的差异,而外部因素只能使细胞寿命在限定范围内变动。
有以下三种学说
第一种
细胞有限分裂学说
L.Hayflick (1961)报道,人的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增殖次数是有限的。后来许多实验证明,正常的动物细胞无论是在体内生长还是在体外培养,其分裂次数总存在一个“极
极值”。此值被称为“Hayflick”极限,亦称最大分裂次数。如人胚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只能增殖60~70代。
Harley等1991发现体细胞
染色体的端粒DNA会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缩短。DNA复制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段,当缩短到一定程度至Hayflick点时,
细胞停止复制,而走向衰亡。资料表明人的成纤维细胞端粒每年缩短14~18bp,可见染色体的端粒有细胞分裂计数器的功能,能记忆细胞分裂的次数。
端粒的长度还与端聚酶的活性有关,端聚酶是一种
反转录酶,能以自身的
核糖核酸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在精原细胞和肿瘤细胞(如Hela细胞)中有较高的端聚酶活性,而正常体细胞中端聚酶的活性很低,呈抑制状态。
第二种
重复基因失活学说
真核生物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重复序列不仅增加基因信息量,而且也是使基因信息免遭机遇性分子损害的一种方式。主要基因的选择性重复是基因组的保护性机制,也可能是决定
细胞衰老速度的一个因素,重复基因的一个拷贝受损或选择关闭后,其它拷贝被激活,直到最后一份拷贝用完,细胞因缺少某种重要产物而衰亡。实验证明
小鼠肝细胞重复基因的
转录灵敏度随年龄而逐渐降低。
哺乳纲rRNA基因数随年龄而减少。
第三种
衰老基因学说
统计学资料表明,子女的寿命与双亲的寿命有关,各种动物都有相当恒定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成人早衰症病人平均39岁时出现衰老,47岁生命结束,婴幼儿早衰症的小孩在1岁时出现明显的衰老,12~18岁即过早夭折。由此来看物种的寿命主要取决于遗传物质,
脱氧核糖核酸链上可能存在一些“长寿基因”或“衰老基因”来决定个体的寿限。
研究表明当细胞衰老时,一些衰老相关基因(SAG)表达特别活跃,其表达水平大大高于年轻细胞,已在人1 号染色体、4号染色体及Ⅹ染色体上发现SAG。
用
线虫的研究表明,基因确可影响衰老及寿限,Caenrhabditis elegans的平均寿命仅3.5天,该虫
age1 单基因突变,可提高平均寿命65%,提高最大寿命110%,age-1突变型有较强的抗氧化酶活性,对
过氧化氢、农药、
紫外线和高温的耐受性均高于野生型。
对早衰老综合症的研究发现体内
解旋酶存在突变,该酶基因位于8号
染色体短臂,称为WRN基因,对AD的研究发现,至少与4个基因的突变有关。其中淀粉样蛋白
前体基因(APP)的突变,导致基因产物β淀粉蛋白易于在脑组织中沉积,引起基因突变。
差错学派
细胞衰老是各种细胞成分在受到内外环境的损伤作用后,因缺乏完善的修复,使“差错”积累,导致细胞衰老。根据对导致“差错”的主要因子和主导因子的认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学说,这些学说各有实验证据。
有以下七种学说
第一种
代谢废物积累学说
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至一定量后会危害细胞,引起衰老,
哺乳纲脂褐质的沉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脂褐质是一些长寿命的
蛋白质和
脱氧核糖核酸、
脂类共价缩合形成的巨交联物,次级溶酶体是形成脂褐质的场所,由于脂褐质结构致密,不能被彻底
水解,又不能排出细胞,结果在细胞内沉积增多,阻碍细胞的物质交流和信号传递。最后导致细胞衰老。研究还发现
阿尔兹海默症(AD)脑内的脂褐质、脑血管
沉积物中有β-淀粉样蛋白,因此β-AP可做为AD的鉴定指标。
第二种
大分子交联学说
过量的大分子交联是衰老的一个主要因素,如DNA交联和胶原胶联均可损害其功能,引起衰老。在临床方面胶原交联和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
第三种
自由基是一类瞬时形成的含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功能基团,普遍存在于生物系统。其种类多、数量大,是活性极高的过渡态中间产物。如O2ˉ··、OH·和各类活性氧中间产物(reactive oxygen metabolite ROM),正常细胞内存在清除自由基的防御系统,包括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前者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非酶系统有
维生素e,类物质等电子受体。
机体通过生物氧化反应为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活性
自由基。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活泼,可攻击生物体内的
脱氧核糖核酸、
蛋白质和
脂类等大分子物质,造成损伤,如DNA的断裂、交联、
碱基羟基化。蛋白质的变性而失活,膜脂中不
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而流动性降低。实验表明DNA中OH8dG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OH8dG完全失去碱基配对特异性,不仅OH8dG被错读,与之相邻的
胞嘧啶也被错误复制。
大量实验证明实,
超氧化物岐化酶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升高能延缓机体的衰老。Sohal等人(1994、1995),将超氧化物岐化酶与过氧化氢酶基因导入
果蝇,使转基因株比野生型这两种酶基因多一个拷贝,结果转基因株中酶活性显着升高,平均年龄和最高寿限有所延长。
第四种
体细胞突变学说
认为诱发和自发突变积累和功能基因的丧失,减少了功能性蛋白的合成,导致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如辐射可以导致年轻的
哺乳纲出现衰老的症状,和个体正常衰老非常相似。
第五种
外源的
物理化学因子,内源的自由基本均可导致DNA的损伤。正常机体内存在DNA的修复机制,可使损伤的DNA得到修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修复能力下降,导致DNA的错误累积,最终细胞衰老死亡。DNA的修复并不均一,
转录活跃基因被优先修复,而在同一基因中转录区被优先修复,而彻底的修复仅发生在细胞分裂的DNA复制时期,这就是
干细胞能永保青春的原因。
第六种
端粒学说
染色体两端有端粒,细胞分裂次数多,端粒向内延伸,正常
脱氧核糖核酸受损。
第七种
该学说在论证生物体衰老的分子机制时指出:生物体是一个不稳定的
化学体系,属于耗散结构。体系中各种生物分子具有大量的活泼基团,它们必然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分子缓慢交联以趋向化学活性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交联程度不断增加,生物分子的活泼基团不断消耗减少,原有的分子结构逐渐改变,这些变化的积累会使生物组织逐渐出现衰老现象。生物分子或基因的这些变化一方面会表现出不同活性甚至作用彻底改变的基因产物,另一方面还会干扰
核糖核酸聚合酶的识别结合,从而影响
转录活性,表现出基因的转录活性有次序地逐渐丧失,促使
细胞、组织发生进行性和规律性的表型变化乃至衰老死亡。
生物分子自然交联说论证生物衰老的分子机制的基本论点可归纳如下:其一,各种生物分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按一定自然模式发生进行性自然交联。其二,进行性自然交联使生物分子缓慢联结,分子间键能不断增加,逐渐高分子化,
溶解度和膨润能力逐渐降低和丧失,其表型特征是细胞和组织出现老态。其三,进行性自然交联导致基因的有序失活,使细胞按特定模式生长分化,使生物体表现出程序化和模式化生长、发育、衰老以至死亡的动态变化历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