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镇是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下辖镇,位于凤庆县中部,县城所在地,为凤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也是临沧地区文化历史较为悠久的古城之一;东与小湾、洛党两镇相连,南与三岔河镇相连,西至佑镇,北与大寺乡毗邻;处北纬24°14′~25°03′,东经99°54′~100°13′,国土总面积218.31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28646亩,距
昆明市300千米。截至2023年末,凤山镇共有6个社区,18个行政村。
凤山镇在古代为百部落所居;
西汉,属
益州郡地,
东汉、
蜀汉、晋以后均属永昌郡;唐、宋属姚州永昌节度地;
元朝泰定四年(1327年),置顺宁土府,属大理军民总管府;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土归流,在此设
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
顺宁县,县署址在今县城横街,1913年,废府;自设土府至撤府历时586年。该镇属低纬高原(山地)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显著;最高海拔2863米,最低海拔1472米;属于
云南省大地构造单元的滇西褶皱带中南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要河流为
迎春花河。
凤山镇以儒文化为主,各民族文化共融
和谐发展;境内有20多个民族居住,是巍凤高速公路的终点;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胜古迹多处,包括保存完好的
孔子庙建筑群和文明坊、红龟山塔等;有被誉为“
滇红第一村”的
安石村以及国家A级旅游景区
凤山公园,其中,安石村以茶闻名,于2022年10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要产业有茶叶、核桃、蚕桑、畜牧等,建有临沧地区最大的精制茶厂,著名的“滇红”茶在此创建成功批量生产。
乡镇概况
凤山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8个自然村,362个村民小组,居住有汉、回、彝、白、
佤族等20多种民族。镇属企业4个(红砖厂、
白凤乌鸡养殖场、街道医院、大黑龙潭箐茶园),村办企业41个,2006年末总人口71836人,其中农业人口5193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2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凤山镇辖区内共有13条公路,总里程120千米。主要产业为茶产业、核桃产业、畜牧业、服务业。传承优秀的茶文化,凤山镇做强做大茶产业,建设了东山万亩茶海以及中国
滇红第一村安石。
农村经济
2006年末,凤山镇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650.3万元,财政收入达58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53元,人均比上年增收1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500元,粮食总产量1454.9万公斤。核桃产业是继茶叶产业之后的又一项朝阳产业、利民产业。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
泡核桃产业的建设机遇,围绕县委、政府提出把
凤庆县建设成为泡核桃大县的目标,至2006年止凤山镇共发展核桃56400亩,投产面积6514亩,2007年计划发展泡核桃面积2.5万亩。
凤山镇是著名滇红茶的发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茶文化氛围。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高优生态茶园作为凤山镇的重点工作来抓,茶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过连续几年的建设,茶叶成为促进凤山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凤山镇人民在茶叶的带领下走向的富足。。在东山村建设了万亩茶海,优化茶园管理,全面打造了中国
滇红第一村安石。
人口卫生
凤山镇辖区内共有1个县医院,1个县级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中医院,1个
计划生育服务站。截止2007年9月30日止,凤山镇的年初人口为71808人,年末人口为72049人,出生人数496人,出生率为6.90‰,其中一孩371人,一孩率为74.80%;二孩122人,二孩率为24.60%。计划内三孩3人。在出生人数496人中计划内出生494人,计划生育率为99.60%。自增人数195人,自增率为2.71‰。凤山镇有已婚育龄妇女14151人,已采取措施的有12668人,综合节育率为89.52%,其中男女扎2577人,绝育率为18.21%,放环9769人,放环率为68.70%,三术合计12299人,三术率为96.93%,服药、打针、用套369人。凤山镇农业人口办理独生子女证人户1678户,办证率为59.89%。
凤山镇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凤山镇参合人数达16120户47931人,参合率达95%。上半年总付门诊费4782人次86027元,兑付住院补偿费719人1099664元。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凤山镇常住人口为88862人。
文化教育
教育硬件:现有学校42所(含县直中学),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25所,初小13所。有在校学生8981人,其中:初中3469人,小学5512人,在读幼儿园1289人,学校占地1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7.14万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面积5.4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1.4平方米。凤山镇现已有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2所,模式二7所,模式一9所。
软件建设:凤山镇现有教职工623人(含代课教师1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小学100%,初中98%。
入学率:凤山镇现共有总人口71836人,其中:7—12周岁5514人,已入学5512人,小学入学率99.96%,13—15周岁2743人,已入学2742人,初中入学率99.96%,4—6岁2148人,已入学1289人,幼儿入园率60%。
历史文化
凤山镇以儒文化为主,各民族文化共融
和谐发展。1950年2月,凤山开始征收1949年公粮,1950年5月初,成立了征粮剿匪委员会,1951年4月26日,成立抗美援朝会。主要文物和景点有:
1、凤庆文庙凤庆文庙始建于明万历34年(1606年),属
云南省八大文庙之一,整个建设布局合理,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历史研究价值,曾先后被列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凤山公园凤山,素有“凤山凝烟”之美称。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天高云低,烟雾迷漫,是过去顺宁十景中的“凤凝烟”景观。
3、
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凤山中,陵园内筑有
烈士墓17冢,增修了花园,培植了花木,修缮了石板广场,新建了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示了当年烈士的丰功伟绩。
4、
莲净庵莲净庵又称新寺,位于
凤庆县城南先生邑,清
康熙修建,1983年县人民政府批准莲净庵为全县佛教开放寺院,并在此建立了佛教协会,是凤城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
5、东山宫又名万祥寺、东山寺,位于县城东。1985年凤庆
道教协会在此成立,寺院得到了扩大和修缮,现为凤庆道教活动的中心场所。
6、红龟山文笔塔红龟山文笔塔建于清光绪12—14年(1886—1888年),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
龚传文将军墓龚传文将军墓位于凤山镇大有村境内。
7、中国
滇红第一村安石村位于县城西北部,安石村主要景观是6500多亩连片生态茶园,品种多样的经济林果和林荫群中的特色民居,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5%,建成沼气池556口。深入其中,颇有
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风貌,是
凤庆县、
临沧市、
云南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8、
青龙桥是云南省境内
澜沧江上三座
古桥之一,它是古代滇西南连接内地的重要通道,中原的先进文化从这里传入凤庆,凤庆的特色产品和民族风情从这里走向中原,走向世界。
9云山崖子坐落于县城西面5千米落星村境内,有一巨石如鱼,瀑布飞流而下,四面青山环绕,绿树成荫,1988年被县人民政府定为自然保护游览区。
10盘陀石在城西2.5千米的后山办事处境内。清嘉庆十四年(1809)僧照慧建。
民风民俗
凤山镇现有汉、彝、苗、白、回、傣、满、佤、藏、壮、
布依族、
布朗族、纳西、
哈尼族、
景颇族、
阿昌族、僳、黎、蒙古、
满族等20种民族,现有民族11327人。正月初二开始,直至
元宵节为止,凤山都要进行龙灯表演。三月十五日,龙华胜会,信徒们多到新寺、东山寺、三清观、太阳宫参加庙会;正月十五日,佛教徒
上元会;二月十九日,观音会。在节庆活动上,信徒或游客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不拘老少贫富,参加完祭拜仪式后,共同就餐,人与人之间形成祥和友善的良好关系。凤山具有浓郁动人的
彝族风情,等上、金平、安石以及大部分村寨农户都会烤制清香四溢的“百抖茶”,会唱淳朴热烈的彝族山歌,习惯以奔放激昂的打歌来休闲娱乐。凤山最具特色的产品是名扬海内外的滇红茶,最具特色的美味小吃是
粑粑卷。凤山镇民间乐器繁多,大多为宗教乐器,最具特色的是佛教洞经会乐器,如今
凤庆县的洞经音乐已逐步走向全省、全国,成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而最具特色的歌曲为民间小调打歌调、《送郎调》、《祝英台》、《孟姜女》等,所唱的词相近,但曲调各异。凤山传统文化以儒文化为主,现存的凤庆文庙,其建筑风格,以及高及三尺的孔子铜像,都在极具代表性地继承和发扬着底蕴深厚的儒文化。
基础设施
凤山镇现有水库5座(平村小江边水库、安石大浪坝水库、上寨黑龙塘水库、东山一棵珠水库、
老君山水库),小水窖105个,排水沟渠402条,凤山镇22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视、通电话。凤山镇共建成沼气池5928口,有14个沼气村。共有4个社区,有1个综合休闲娱乐场地世纪广场,群众打歌跳舞的主要场地街心花园以及二号路群众健身广场,四个社区设有4个群众文艺活动室。凤山镇共有22个村(社区)卫生室,各项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