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澄
三朝宰相张廷玉的儿子
张若澄(1721-1770),字镜壑,号默耕,桐城市张姓清代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庆市桐城)人,是清代名臣张英之孙、张廷玉次子。张若霭之弟。乾隆十年(1745)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入直南书房。三充乡、会试同考官,一主湖南省乡试,矢公矢慎,士论然。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卒于官。国史附传。著有《潇碧轩诗》四卷。
人物简介
张若澄自幼便才华横溢,书画技艺皆达到精湛之境。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风华正茂的他以卓越之才,在乙丑殿试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甲第十六名进士的殊荣。次年,更是受命踏入南书房,成为爱新觉罗·弘历身旁的近臣,备受恩宠与信赖。
然而,命运弄人,乾隆十一年间,其兄长张若霭,一位同样才华横溢、年仅三十四岁便已官至内阁学士的英才,不幸在随侍乾隆西巡的途中染病辞世,这对张若澄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悲痛欲绝。张若霭的早逝,不仅让家族失去了栋梁之才,也让张若澄的心灵承受了巨大的打击。
为了平复内心的伤痛,张若澄奉命在懋勤殿勤勉工作,同时,乾隆皇帝深知其在绘画上的造诣,特命他临摹古人图画。这一契机,让他得以遍览内廷珍藏的历代名家书画,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在日复一日的潜心临摹与创作中,张若澄不仅逐渐走出了失去兄长的阴影,其绘画技艺更是突飞猛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张若澄的画风以工整细致著称,笔墨间流露出丰润之感,构图和谐而平和,观其作品,仿佛能令人置身于春风和煦之中,心境也随之变得宁静而平和。此外,他的画作设色富丽堂皇,充满了皇家独有的雍容华贵之气,因此深受皇室成员的喜爱与推崇。
爱新觉罗·弘历对张若澄的绘画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一次为其画作题咏时,更是写下了“炼雪斋中弟继兄”的佳句,既表达了对张若霭逝世的惋惜,又肯定了张若澄在绘画艺术上的继承与发展。至此,张若澄的声名鹊起,成为了乾隆时期与董邦达、钱维诚等并驾齐驱的著名宫廷画家。
张若澄的传世佳作众多,其中《兴安岭图轴》更是被选入《石渠宝笈》,成为宫廷藏画的瑰宝;而《阿弥陀经》等作品,也被载入《熙朝名画续集》,流传千古,为后世学画者提供了宝贵的临摹范本。
艺术特色
张若澄,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巨匠,不仅擅长描绘墨花之韵,更工于山水之境的营造,尤善以笔墨勾勒梅花之傲骨,兼长翎毛之细腻,其艺术造诣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其传世佳作《塞花二十四种图册》,以墨笔绘就塞外花卉之百态,二十四幅画卷中,细枝柔叶,各具异姿,展现了塞外风光的独特韵味,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成为后世研究塞外花卉与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
另一幅《山水图》轴,则以墨笔勾勒御制“僧敲月下门”之诗意,构图精妙,意境深远。画中,月光皎洁,惊起栖息之鸟,山僧归途,轻叩邻家之门,一派幽静祥和之景。左上题识,不仅记录了画作之由来,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人情怀,现藏于桐城市县博物馆,为当地文化瑰宝。
而《丹凤朝阳》立轴,更是张若澄匠心独运之作。此画以工笔墨绘丹凤之姿,气宇轩昂,雄视一方,仿佛即将振翅高飞,直冲云霄。笔法线条分明,刚劲有力,展现了画家深厚的功底与对丹凤形象的深刻理解。左上题识,寓意深远,表达了画家希望得到爱新觉罗·弘历赏识,委以重任的期望与抱负。然而,此画如今已流落民间,成为众多藏家竞相追逐的稀世珍宝。
此外,张若澄还著有《绣碧轩集》,其诗文与画作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与文学修养。同时,《香树斋文集》、《熙朝名画录》、《读画辑略》等典籍中,亦收录有其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的相关记载,为后人研究其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影响与评价
张若澄能写墨花,工山水,善画梅。兼长翎毛。他的画风工整细致,笔墨丰润,构图平和,观其画,其画设色富丽,颇有皇家气息,因而极受皇室喜爱。爱新觉罗·弘历大加赞赏,在一次给张若澄的画作题咏中,写有“炼雪斋中弟继兄”之句,肯定了张若澄的绘画成就,张若澄也就逐渐成为乾隆时期与董邦达、钱维诚等齐名的宫廷画家。——昌吉回族自治州美术馆评
张若澄所绘的《燕山八景图册》,该画册中建筑的刻画不用界尺,但对建筑的特征却描绘得生动准确,表现手法活泼而不失稳重,是画家对景写实的佳作。——故宫博物院
《桐旧集》称其:“工绘事,尝奉敕画《秋林叠嶂》。又临文徵明《溪山深雪图》,皆蒙御题诗句。……家无长物,儒素依然,于拈韵分题之外,惟耽绘事。其胸次恬澹,有令人于春风待坐时矜平而躁释。”
参考资料
桐城张氏:五代十一翰林.中安在线.2023-11-17
张若澄:燕山八景.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7
【张若澄燕山八景图册】.故宫博物院.2024-06-27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艺术特色
影响与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