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路街道位于区境北部,东临嵩山路、顺昌路,西至淡水路,南沿合肥路,北靠金陵中路、金陵西路。面积0.44平方公里。1993年有居民18625户,49872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3345人。有居民委员会33个,办事处设太仓路119弄39号。
地块于清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年1月)和民国3年(1914年)相继划入法租界。沦陷期间一度属第八区、第一区。民国34年12月属第五区(即
泰山区、嵩山区)。解放初分属嵩山区二、五、六、八办事处。1956年3月分属
卢湾区马当路、
淡水路、
合肥路3办事处,1958年12月合肥路、淡水路办事处合并。1960年4月改名嵩山合肥街道,同年6月更今名。
地块内原河道纵横,有北长浜、南长浜、打铁浜、晏公庙浜等。光绪二十五年起,法租界当局在界内及越界辟筑了
巨鹿路(今金陵中路、金陵西路)、狼山路(今马当路)、西江路(今淮海中路)、
雅砻河路(今自忠路)、嵩山路、桂林山路(今
顺昌路北段)、
龙江路(今太仓路)、望志路(今兴业路)、法华路(今
复兴中路)、天文台路(今
合肥路)等。随着道路辟筑和人口日增,法租界公董局和中外商贾、教会、银行竞相购地建房,经营房地产业。至解放前夕,已有石库门里弄91条,主要有尚贤坊、宝康里、孝和里等。形成以商人、职员为主要居民的居住区。
由于法租界的特殊环境,地块内革命史迹集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望志路106号(今
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议旧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顺昌路389号(今太仓路127号)中共一大代表宿舍和西门路西成里173号(今
自忠路361号)
上海市总工会秘密开会地,余有
黄陂南路(今黄陂南路)148号中共党员李白和邓国军主持的秘密电台、贝勒路562号中共
江苏省委印刷厂旧址、望志路永吉里(今
兴业路205弄)34号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旧址等。随着法租界的扩展与经济中心西移,民国25年10月,法租界公董局迁至
霞飞路375号。该公董局大楼于抗战胜利后,曾设有
中国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等机构,在社会局门前曾发生十数次群众请愿示威。民国37年舞潮案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事件。
民国8年后,地区内韩侨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今马当路、兴业路、
黄陂南路、金陵西路。韩侨于此开展抗日独立运动,普安里(今马当路306弄)4号,曾为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
金九居处,也是临时政府所设时间最长的旧址,现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成立管理处负责保护、管理,接待参观来访。
1993年,有市区属企业273家,其中市属20家,区属253家。主要有上海凹凸彩印厂,是包装印刷业骨干企业。商业网点集中于淮海中路、金陵中路。
顺昌路太平桥副食品总汇,前身为法租界辟设的菜场,菜市路因此得名。
自忠路顺昌路口的太平桥小吃街,有风味小吃上百种,日夜服务,受到市民欢迎。街道经济实体53家,从业人员916人,年产值4633.1万元,利润264.5万元,上缴利税151.1万元。90年代初,地铁一号线
上海地铁黄陂南路站工程和淮海中路全面改造,带动了地区建设步伐。共动迁居民1840户,香港广场、瑞安广场、经纬公寓、医药大楼、变电站等项目相继启动。
复兴中路44街坊旧式石库门住宅改造,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探索了一条旧式住宅改造的新路,获市有关方面嘉奖。
地区内文化教育事业较发达,有中共区委党校和区业余大学,有中学2所,小学8所,幼儿园6所,托儿所1所,电影院、书场、娱乐总汇各1所,有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文化中心,敬老院、老人护理院等。
1981年被评为市市容交通先进集体,1987年被评为市卫生街道,1989~1993年连续5年被评为市
计划生育先进集体,1990年为市环境卫生整洁街道。街道老龄委为1990年市老年体育先进集体。街道图书馆于1988年、1990年被评为市三八红旗集体。全街道被评为市先进个人有2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