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塔
广东省古塔名
文塔是广州市荔湾区的一座古塔,也称为文笔塔或文昌塔。它位于龙津西路逢源涌畔,是一座六角形金字尖顶瓦木建筑。广东省省内共有三座文塔,分别位于黄埔区、荔湾区和容桂。
荔湾区文塔
位于广州市龙津西路泮溪酒家对面"云津苑"内,为明清建筑风 格。文塔高13米,为六角形金字尖顶砖木结构,塔底每面宽2.5米,塔高二层,塔门向北,门首有"南轴"石匾,二楼窗顶上方嵌有"云津阁"石匾。塔基座为石砌,塔身为东莞市大青砖所砌,塔尖顶部有陶瓷葫芦,高达2米。在文塔周围,本是河涌遍布,荔枝树丛生,花艇游弋,如今变成十里通的花街,文塔静立其间。文塔建于何年待考,不过附近的老居民都说建于明末清初,据说与仁威庙同样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塔不高,建筑也算不得精美,比起仁威庙的华丽雕刻,实在不起眼,可是却让人越看越觉得古味盎然,简朴中透露着灵气……
根据民间传说,文塔是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文曲星手执一笔,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所以,文塔的建筑外观酷似一支笔尖向上的形状。在旧时代,一个人要成就功名伟业,有两种较为理想的途径,即"文人走笔安天下,武士上马定乾坤"。因此佑助"文人走笔"的文塔也极似"功名塔",是荣誉和梦想的象征,是书香门第和深阁雅斋执卷拈笔之人的福贵塔。
文塔,见证着荔湾区的历史,荔湾确实不断诞生文人雅士。泮塘也成为岭南文化风俗的发源地,成为游客领略西关风情的闻名旅游点。文塔旁边就是西关上支涌畔。以往,每逢端午节时,远道赶来或近守家门的"老广州"们,还可在文塔附近观赏到泮塘乡民在生龙活虎、激烈亢奋中精彩演绎的龙舟竞渡……
黄埔区文塔
人文昌盛和希冀出人才的地方,往往建有文塔。据文史专家称,广州市地区曾有十多座文塔。在现今黄埔区长洲街道深井社区———以前的深井村,就曾有过三座文塔。
如今在深井仍可看到其中的两座:一座位于村南的文塔岗,此塔曾于1958年被拆,今原址重建;一座位于村中的文塔公园,为原址原塔,已经进行过重修,是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
文塔岗的文塔因系五十多年后重建,没有旧的影像资料参考,只能依公园文塔的葫芦画瓢,模样大小与公园文塔几乎完全一样。
所不同的是:公园文塔坐东向西,而岗上文塔坐南向北;公园文塔匾额题字是“振采高飞”和“山明水秀”,岗上文塔匾额题字是“冠冕南极洲”和“高步青云”;第三层一个圆形窗户,公园文塔在正门左侧,岗上文塔在正门右侧。(图)
容桂文塔
位于广东佛山顺德容桂镇天佑城旁,“桂洲文塔”一名是县(现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志“建置”篇里的名称,但对其建筑资料、年代均没记载。在实地考察中,按建筑结构、用料、法式来看,属清代建筑。
塔正面朝东,塔身六角形,每角墙宽4.1米,计共七层,总高约42米。正向每层均有石帽刻字,第一层刻“飞出上青霄气”第二层“秀甲狮阳”(按:塔在桂洲狮山之南)第三层“聚奎阁”,第四层“题名处”,第五层“涵高下”,第六层“凤鸣”,第七层“灵照”,没款识。据额书休包括楷、草、篆、隶,行五类,据传为胡俊手笔,考胡俊为桂洲人,清代乾隆圭子(1792)年间,考获副贡生。如此说可信,则可为建塔年代的佐证。
塔为阁楼式砖木结构,塔砖砌法有一特点,每五行变一款式,开始是一横一顺,接着是两顺一横,到三顺一横、四顺一横、五顺一横。为我县(现佛山市顺德区)现存古塔砖砌法中的孤例。
桂洲(现桂洲和容奇镇于2003年合并为顺德区容桂街道)文塔于1989年修缮,由于严格按照古建修缮原则施工,恢复了该塔古朴雅淡,色彩鲜明的特点。为了对古塔的有效保护,在古塔周围征用了土地,辟为小公园(文塔公园),外围砖墙环绕,内设亭台水橱,正门建四柱通天式牌坊一座,蔚为壮观。一九九一年五月、该塔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唯一不理想之处是塔外面加上了电榄和灯光设施。
2007年后,文塔周围已成为一个全开放的公园,拆、迁原围墙和周围店铺,并增加了网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等健身设施,加上文塔的历史吸引力,文塔公园成为容桂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荔湾区文塔
黄埔区文塔
容桂文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