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镇地处好溪沿岸,为“中国香菇之乡”磐安香菇的重要产区和主要集散地。东界
仁川镇,南邻
缙云县,西毗
永康市,北缘
新渥街道。镇人民政府驻地
冷水村,距县城22公里。
省道磐公路穿境而过,县道乡道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镇名以人民政府所在地冷水村命名。该村旁有3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曾在此收集到石?、石斧等新石器和
西周中晚期人类活动遗物。古址旁有清泉一眼,从不枯竭,炎夏饮之寒冷透骨,故名冷川,俗称冷水。古属
东阳郡永康县。唐
万岁登封元年(696),划入
缙云县。宋元明清时期为缙云县美化乡石龙里二十七都。民国年间(1912~1949),为龙门乡。1949年,属缙云县潘潭乡。1953年9月,潘潭乡划入
磐安县管辖。1954年3月,由潘潭乡划出冷水、泗岩、里、西英、岩潭、小章、杨山、水坑弄、山干、弹上等村,翠峰乡划出西湖、外田口、后陈等村,建立冷水乡,驻地冷水,属大皿区(黄余田)。1956年3月,潘潭乡和雅塘乡的白岩、朱山、
河南省、大溪等村并入冷水乡,又将西湖、
杨山、外田口、后陈、山干、弹上等村划给翠峰乡。1958年,为卫星公社(新渥)冷水管理区(大队)。不久,磐安县并入
东阳市,卫星公社并入安文公社,故称东阳县安文公社冷水管理区(大队)。1961年,原公社改为区建置,原管理区(大队)改称公社,故为安文区冷水公社。198
3年11月,
磐安县复县后,为磐安县安文区冷水乡。1992年撤区,为县直属乡。1997年9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为县直属镇。
【全国最大的鲜香菇集散地——冷水香菇市场】1986年,
冷水村部分农户培植香菇获利丰厚,引起全乡农民的广泛注意,到1988年香菇生产成为全乡的主要种植产业。1990年始,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为重点基地扶植,县设香菇生产专业办公室加以领导,省农科院等单位委托县食用菌公司在此设点常年收购,各地有关公司和菇商也纷纷到此收购,因此桥头马路香菇市场自发形成。1991年,因势利导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香菇专业市场,成交量2300吨,成交额6000多万元。1992年7月,市场扩建为9635平方米(其中干菇市场106个摊位,占地4400平方米;鲜菇市场有102间交易房,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高峰容纳量为万余人。投售货源除
磐安县外,有
福建省、
丽水市、
庆元县、
仙居县、
缙云县、
东阳市、
永康市等省市县的菇农菇商进入市场。
上海市、
江苏省、福建、
广东省等省市常驻冷水采购者有500余家。磐安县也有从事贩运的菇商30余家。至1996年,打通了
亚洲,
欧洲,北美以及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的销售渠道,销售量为2.9万吨,销售额为2.2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鲜香菇集散地。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良种良法的试验推广,2007年以来来,冷水镇注重效益农业新品种的试种推广工作,根据本地区气候、土质等特点,淘汰易感病、品质差的品种,因地制宜选择一些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做好引进试种工作,以逐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去年该镇先后引进了春玉米鲜食品种泰国甜玉米(KTT10)、巴西陆稻(旱种)、日本秋萝卜、
日本南瓜、百合等新品种,试种结果较为理想。但也有一些新品种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效益不佳,如去年该镇试种的30余亩日本南瓜由于季节问题和试种时间过早,未能取得较好收益。镇农技站对试种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技术上不成熟是其中的关键,并准备将日本南瓜的种植季节由春季改为秋季,同时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来解决栽培中的问题,力争今后取得明显效益。1988年,冷水镇在胡山、庄头、潘潭、水坑弄等村落实了鲜食
玉蜀黍试种面积170多亩,试种情况表明,这种甜玉米生长期短、生长良好、经济效益明显。平均亩产920.3公斤,以每公斤0.8元的收购价计算,亩产值达736.24元,比同等常规春玉米亩产值增395元。优良的品种,良好的效益,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一些农户主动要求引种甜玉米。今年冷水镇共落实了甜玉米栽培面积270多亩,比去年足足多了1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