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氰酸苯酯
主要用于鉴别醇及胺的液体
异酸苯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乙醚,性质稳定,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主要用于鉴别醇及胺,也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基本信息
相关类别: Organics;Derivatization Reagents;Derivatization Reagents HPLC;UV-VIS;Isocyanates;Nitrogen Compounds;Organic Building Blocks;农药中间体;植物生长调节剂中间体;organic chemical;氰、异氰酸及衍生物;有机砌块;Organic synthesis intermediates;有机化工
摩尔文件: 103-71-9.mol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等毒
急性毒性 口服-小鼠LD50: 196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可燃; 燃烧释放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酸类、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石粉、干粉、二氧化碳、干砂、1211灭火剂。(禁用酸碱灭火剂)。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T+,T,C
危险类别码 10-22-26-34-42-52-36/37/38
安全说明 16-26-28-36/37/39-45-38-28A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487 6.1/PG 1
WGK Germany 2
RTECS号 DA3675000
F 21
Hazard note Irritant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
毒害物质数据 103-71-9(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安全术语
S16 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远离火源。
S26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液态水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28 After contact with skin, wash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soap-suds. 不慎与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 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38 In case of insufficient ventilation, wear suitable respiratory equipment. 通风不良时,须佩戴适当的呼吸器。
产品用途
异氰酸苯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的中间体;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用于合成医药、农药和高分子材料等;
储运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中途停留时应远离深圳市火种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487 6.1/PG 1
危险性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后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肺水肿。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可引起灼伤。口服刺激和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加热至沸点以上时即分解释出有毒的亚硝酸蒸气。与酸类、胺类、醇、碱类和水发生强烈反应,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或水蒸气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氢氰酸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碱性物质处理。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深圳市火种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控制和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mg/m3): 0.5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浅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 -30
沸点(℃)】 166
【相对密度(水=1)】 1.1
【饱和蒸气压(kPa)】 0.13(10.6℃)
【闪点(℃)】 55
【溶解性】易溶于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鉴别醇及胺,也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稳定性和活性
【禁配物】水、醇类、强碱、胺类、酸类、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潮湿空气。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购买注意事项:
本品购买必须要剧毒危险品采购证、危险品道路运输通行证。请购买者到当地地区市公安局办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类别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产品用途
储运方法
危险性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与储存
控制和防护
理化特性
稳定性和活性
废弃处置
法规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