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1958年创建于
沅江市,2001年整体搬迁
长沙市,是中国从事麻类作物研究的国家级综合性专业研究所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单位。
麻类研究所确立了以南方经济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麻类作物为重点,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总体定位。
2022年6月14日,
澳优乳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历史沿革
建所初期
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建所。
1958年至1966年,研究所在60余亩划拨土地上建起了4500余平方米的科研、办公、实验、住宿等用房,添置了一批常规仪器。在此基础上,实施麻类研究课题43项,取得主要科研成果10项。
1963年,中国黄
红麻产区遭受毁灭性的
炭疽病危害,曾使北方黄红麻生产一度中止。研究所科技人员连续三年奋战在麻区,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控制了炭病的蔓延,恢复了黄红麻生产。
“文革”期间,研究所科研以及其它工作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
改革开放
1978年,研究所先后兴建了科研、宿舍等用房13100平方米。
1983年,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4年,研究所向中央建议开发
造纸原料红麻研究,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开辟了红麻造纸研究新领域。
199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新技术推广中心成立。
至1997年,研究所争取麻类研究课题138项,取得科研成果76项,获奖成果48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省部级奖16项。
进入21世纪,研究所被列入转企单位,并于2001年搬迁至
长沙市,建成了新办公区、新试验区和新生活区,摆脱了水窝的困扰。
据200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对全国1216所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结果显示,研究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科技条件建设分别排名第16位、第25位和第33位。
2006年底,研究所在北京承担并组织召开全国麻业峰会,凝聚了麻业领域中农工科贸各部门的权威专家与学者150多人,对全国麻类发展进行宏观规划,主导全国麻业发展方向。
2007年,由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正式启动,作为50种农产品之一的麻类,被列入其内。同年4月,农业部指定麻类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负责和组织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调研与框架设计工作,组织开展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状况的调研及框架设计。同年4月下旬,研究所主持召开了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研讨会,形成了“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案”。
201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正式挂牌。
2022年6月14日,
澳优乳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特殊食品新原料项目签署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澳优特殊食品新原料产业化的需求,结合中麻所在食药用菌、益生菌、麻类特色资源等方面的研发成果,在特殊食品新原料研发、功能活性物质提取、生产加工技术应用等方面精诚协作。
发展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面向”“两个一流”的总要求,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麻类作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农业材料为重点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机构设置
设有所办公室、党办人事处、科技管理处、成果转化处、财务处和条件保障处等6个职能部门,种质资源研究室、生物加工研究室、遗传改良研究室、饲草作物与利用研究室、功能纤维材料研究室、农田环境与工程研究室、植物功能成分研究室、特色果蔬研究室、
天然高分子研究室等9个科研部门以及江试验站、湖南锦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办企业)2个支撑部门。
学科体系
强化学科建设顶层设计,聚焦“四个面向”,围绕新型农业
生物材料创制、绿色高效生产与利用技术体系建设以及特色农产品优质安全与营养健康等重点方向,凝练出麻类科学、材料科学、绿色低碳、营养健康4大学科领域,组建麻类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特色果蔬资源与遗传育种、一年生麻类作物遗传育种、多年生麻类作物遗传育种、水土修复材料开发与利用、可降解材料开发与利用、功能纤维材料开发与利用、功能
蛋白质材料开发与利用、农产品生物炼制与转化、植物源功能因子评价与生物合成等10个创新团队。以创新团队作为学科体系实施单元,通过人、财、物的优化配置,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进,应用基础研究与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成果培育、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并重的创新布局。
人才队伍
截至2022年2月,全所在编职工总数为17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23人,占比73.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职工90人,科技人员具备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超过75%,高级职称人员72人,占比59%。现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2人,院级创新工程团队首席科学家8人,其他省部级人才15人。培养农科英才5名,其中领军人才C类2人,“青年英才计划”培育工程院级入选者3人;
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入选第二层次人选2人、第三层次人选2人,湖湘人才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
科技创新
建所60多年来,麻类所始终不忘国家队的使命和担当。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等各级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麻类所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为中国麻类产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国家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所以来,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700多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0多项,其中,获国家奖11项。育成作物新品种180多个,全国覆盖度最高达60%,实现了麻类作物从单一纤维生产向优质纤维、生物医药、健康油脂、耕地修复等多功能用途的拓展升级。
协同创新
强化产学研协同,服务农业农村主战场。构建高效成果转化体系。积极贯彻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要求,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高效产出和转化应用。先后与全国100家以上规模企业或上市公司及13个县级地方政府开展科技合作,累计签订各类科技合作协议200多项,合同总金额达1.2亿元。2019年,研究所
知识产权转让收入身全院第3位。2020年,3项成果获得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奖励。全力支撑脱贫攻坚。先后在14个国家级贫困县及20个省级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派出12名技术骨干作为挂职干部或“三区”科技人才支援边远贫困地区建设。与贫困地区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协议49份,累计开展相关培训230多场次,向贫困户发放了技术资料17500余份,为贫困地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2000万元,推动贫困地区农业增收1亿元以上。积极助推乡村振兴。每年有30多批次、1000多人次走进农业主产区和生产第一线,支撑解决优良品种、高质栽培技术、收获装备、环保脱胶技术等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助力农民和企业增收致富。
科研条件
共有土地面积60.28公顷,房屋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按照创新、支撑和服务功能,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平台体系。建有国家麻类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麻类作物育种中心、国家种质麻类资源圃等国家级平台3个,省部级平台7个,院级平台4个。依托国家麻类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种质麻类资源圃等国家级库圃平台,保存各类农业生物种质资源2.2万份,其中来自67个国家的麻类种质资源1.6万份,是全球保存资源数量最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和基础研究最深入的麻类资源研发中心。
国际交流合作
截至2021年,与
美国、
日本、
俄罗斯、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希腊、
澳大利亚、
波兰、孟加拉、
马来西亚、
韩国等37个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天然纤维组织(INFO)等6个国际组织建立广泛合作。近10年来,与15个科研机构或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17份,承担国际合作项目34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
欧盟第七框架项目2项,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1项,948项目4项。2019年,国际天然纤维组织(INFO)中国办事处正式落户麻类所,并达成总部迁移
长沙市意向。与
加拿大、
意大利、
韩国、
马来西亚、
波兰等国共建中加植物病原菌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等国际科技平台7个。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所徽
研究所所徽采用植物叶、种子形式加以灵活变形处理,象征团结奋进的麻类所人昂首站立,彰显麻类所创造的累累硕果。绿色的运用,体现环保理念与创新活力,同时使所徽更稳健与生动。
IBFC为所名英文缩写。
所徽设计大气、简洁、形象而富有内涵,体现出麻类所特有文化精神与和谐氛围。
精神文化
• 所训:“求真求新,至理至上”
求真:真实地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真实地提示事物的发展过程。
求新:培养职工的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至理:研究探寻事物发生发展的缘由。
至上: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以达到创造一流的境界。
意为追求真理,找出规律,实现理想:通过创新,不断完善,实现一流,体现出了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气势。
• 所歌
你是文明的种子,扎根在龙的故乡。蕴藏着美丽的传说,点亮了生命希望。
你驱散严寒,送走黑暗。麻文化源远源远流长,源远流长。
你是绿色的梦想,飞翔在锦绣江南。舞动着金丝银线,谱写着秀丽诗章。
麻园荡起绿浪,带来吉祥。中国草神奇神奇芬芳,神奇芬芳。
你是麻业的心脏,引领着崭新时尚。求真求新至理至上,团结攻关。
你从远古走来,奔向辉煌。麻类所无限无限风光,无限风光。
麻类所无限无限风光。
参考资料
本所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