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湖羊
浙江省湖州市地理标志产品
湖州湖羊,浙江省湖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湖羊原来叫做胡羊,源于北方蒙古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南宋迁都临安区,黄河流域的居民大量南移,同时把饲养在冀、鲁、豫的“大白羊”携至江南,主要饲养在江浙两省交界的太湖流域一带。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湖州湖羊”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物种简介
根据宋《谈志》记载,原先湖羊主要分布于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县长兴县等县,后来逐渐由山区移向平原,由放牧转入舍饲,经过人们长期驯养和选育,逐步形成了湖羊品种。
21世纪以来,湖州市多次举办湖羊文化节和赛羊会。南浔区练市镇被授予“湖羊文化名镇”荣誉称号,长兴县吕山乡被授予“浙江省湖羊之乡”;2015年长兴吕山湖羊获得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称号,德清新市湖式剪羊肉被编入了《中国名菜谱》。
形态特征
感官特征
外貌特征:湖羊属短脂尾绵羊。体格中等,头狭长而清秀,公、母羊均无角,鼻骨隆起,眼大凸出,多数耳大下垂。颈细长,体躯偏狭长,肩胸较狭窄,背腰平直,腹微下垂,尾扁园且尾尖上翘,四肢偏细而高,母羊尻部略高于耆甲,乳房发达。道奇公羊体型较大,前躯发达,胸宽深,胸毛粗长。
生产特征:湖羊终年舍饲,适应高温高湿环境。早期生长发育快,6月龄羔羊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0%以上,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65公斤、45公斤左右。湖羊性成熟早,公母羊5~6月龄性成熟,四季发情,多胎多羔,平均产羔率为230%左右。湖羊产肉性能高,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2%和38%左右。湖羊肉质细嫩多汁,胴体美观、均称、光净、有弹性,肉呈棕红色,脂肪分布均匀。湖羊初生所宰剥的小湖羊皮皮板轻柔、毛色洁白、花纹呈波浪状、光泽美观。
内在品质
湖羊肥羔肉蛋白质达17%~19%,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总量在14%~17%,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Thr等氨基酸的含量均较丰富,尤其是谷氨酸、赖氨酸含量高,占必需氨基酸总量的16.5%和8.7%。
栖息环境
生态条件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紧邻江苏省、安徽两省,是一个河流成网、交通方便、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发展粮食、畜牧等综合性农业生产的地区。现辖三县、两区,东部为水乡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全市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山,东部为平原水网区。京杭大运河及东、西苕溪,杭宁、申苏浙皖、申嘉湖高速及104、318国道等贯穿。独特的水网区域和丘陵平原相间的环境,给湖州湖羊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同时也给饲养区间形成理想的防疫隔离屏障。
气候条件
湖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光温同步,日照充沛;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地形起伏高差大,垂直气候较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12.2~17.3℃,无霜期224~246天,年日照时数1613~243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02~111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761~1780毫米,年降水日数116~1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湖州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盛行西北风,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1.7~3.2米/秒。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湖州湖羊的生活,有利于提高湖州湖羊品质,同时也有利于水稻、桑树、蔬菜和茶叶种植及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更形成了“桑基鱼塘”的特色,为湖州湖羊生产提供丰富的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外更为湖州湖羊提供良好的饲养场地。
主要价值
2017年底,湖州市湖羊存栏32.4万头,占全省总存栏的30%,湖羊种羊年供种能力达3.8万头,占全省供种量的60%。存栏500头以上湖羊规模比重达48.7%,比2012年底增长32%,湖羊产值4.8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41%。
2017年,南浔区羊肉加工及餐饮消费约为5亿元,湖羊产值1.49亿元。2018年,湖州市南浔区湖州湖羊存栏量稳定在12万头。
获得荣誉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湖州湖羊”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参考资料
湖州湖羊.全国农产品地标查询系统.2018-12-25
目录
概述
物种简介
形态特征
感官特征
内在品质
栖息环境
生态条件
气候条件
主要价值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