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宝塔
位于浙江舟山市普陀区的建筑
普陀山普门万佛宝塔是一座融合古建筑重建要求与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结合,雄伟秀美,整体布局独具匠心的公共建筑工程,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海岛普陀山的又一重要宗教场所。
设计结构
万佛宝塔由碳酸钙石块砌成,作单层造。塔体外方内圆,造型简洁,比例适度,坚固朴实。它既不同于汉族传统的楼阁式佛塔,也不同于元代盛行的由印度传入我国的藏传佛塔(瓶型塔),可谓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塔原坐落在江南名刹秀峰附近,坐北朝南,通高11.2米,分台基、塔身、塔刹三大部分。塔朝南辟一近似火焰的塔门,门高2.1米,阔0.72米,正面额上刻有“古塔重兴”四个大字,东西两面均刻有“接引佛”四字。
造塔功德愿众生”,下联为“发菩提心同成佛道”。塔室似圆形井壁,上小下宽。底部直径2.14米,顶部直径1.65米,壁高3.75米,下部设有0.74米高的须弥座。须弥座正中束腰处有修塔题记:“澄觉精舍记”字样,为考证建造年代提供了线索,左侧刻有“吴门石匠吴德谦昆仲造”,右侧刻“院道者志园同共斡缘”,上枭部饰有“惹草如意头饰”。须弥座上环筑十层武康石块,并刻满一排排浮雕小佛像。佛像高4.5厘米,宽3.5厘米,仅鸡蛋大小,一个个衣冠清晰,五官可辨,结坐在莲座上。这些小佛像每排平均有180尊,共60排,计10800尊,“万佛宝塔”名称由此而来。正对塔门有一尊高约30厘米,宽20厘米的佛像,它虽不算在,但在这里却是群龙之首,此像为佛祖释迦牟尼,以示万佛端坐恭听佛祖在讲经说法。塔刹是一个石雕葫芦状花瓶,宝珠结顶,下设覆莲、相轮和四角起翘的佛龛,佛四周的门各镌刻一尊坐佛,安放在由八层宽窄不等的石块所组成的刹台上。据说,元代大书法家、湖州市刺史赵孟頫见了这些佛像后赞不绝口,欣然挥笔题写“万佛宝塔”。
万佛景观
万佛宝塔对映着湍流的河水,万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
仔细观察佛头,就是整座乌龙山,其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加上山径与绿荫,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卷卷发鬓、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刚毅的下颌,看上去栩栩如生。详视佛身,那是巍巍的凌云山,有九峰相连,宛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脊,健美的腿胯。远眺佛足,实际上是苍茫的龟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翘起的脚板,好似顶天立地的擎天柱,显示着万佛的无穷神力。总观全佛和谐自然,匀称壮硕的身体,凝重肃穆的神态,眉目传神,慈祥安然,令人惊诧不已。万佛长达4000余米,堪称奇绝。
万佛的形成
万佛宝塔中的万佛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留给世人的一谜。据《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大渡河之害。”“冰”即李冰都江堰的创建者,“离堆”就是乌尤山
那么,在2100多年前古人就凿开麻浩河,造就了万佛的头。唐朝僧人惠净为乌尤寺立下法规: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和砍伐乌尤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树,代代僧众都视此为神圣不可违犯之法规。因而才保证乌尤山林木繁茂,四季常青,使“佛头”千年完美无损。但据研究万佛塔文化和文物部门的专家们介绍,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和听说关于万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那么,万佛是纯属山形地貌的巧合吗?为何佛体全身,人工的刀迹斧痕比比皆是呢?为什么1200多年前,唐代开元年间的海通法师劈山雕凿万佛,偏偏选中了凌云山西省壁的栖鸾峰,并雕在巨佛心胸处呢?再有“福全门”之谜也费人心思,要看到楚楚动人的万佛身影,其最佳位置只有“福全门”。其他任何一处观赏的效果都不是最好,或者看上去身首异处;或是佛头不清;或是佛身不全。是不是先人故隐玄机,以“福”喻“佛”,其寓意指唯在此处,才可观赏到万佛全身?
保护
万佛宝塔历90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结构谨严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管理。
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 1974年至1981年,国家拨大量专款,调拨优质木材对塔进行全面抢修,使这座当今世界上保护最完整、结构最奇巧,外形最壮观的古代高层塔建筑焕然一新,巍然屹立。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成为江苏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万寿塔与现代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虚怀若谷,将江苏千百万年来的文明展示于世界人面前。
参考资料
普门万佛宝塔.普陀山佛教网.2023-11-09
目录
概述
设计结构
万佛景观
万佛的形成
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