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乐亭第一中学
1923年成立的中学
河北乐亭第一中学地处乐亭县城西南,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整体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基本设施配套,具有现代化气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学校概况
简介
河北乐亭第一中学占地13532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现设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960名,教职工242名,专任教师182名,中学特级教师3名,中学高级教师56名,中学一级教师82名,是河北省重点中学。
优秀人才
学校建校五十七年来,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各部门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合格人才。原中顾委委员李运昌同志、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政委曹生同志、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桓玉珊同志、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十博士之一白志东同志就是学校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
学校校旗
乐 亭一中校旗与校徽相映成章,其主体色调与校徽一致。宽长比例为2:3。
上方红条代表学校前途一片光明。
中间白色象征圣洁、成功,喻指乐亭一中的教育就要为学生们创设无限的空间,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美好人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增长才干、翱翔于天。校徽置于中间,是学校精神的体现。
下方红条和校名代表学校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校旗由红白两色和校徽为主要元素构成,简洁大方,蕴含了学校“以人为本,奠基人生”的核心办学理念。
历史沿革
1923年
河北乐亭第一中学最前身是“乐亭县中学”,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招收学生1个班。
1924年
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从北京派进步人士共产党员王岑伯来乐亭就任该校校长,中共党员王德周任英语教师,以后从学生中发展徐凌汉、李芳歧(李运昌)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民国十三年,冬,经中共北方区委批准,在乐亭县中学建立了党支部,为革命培养了许多干部。民国十六年随着革命转入低潮,党的活动被迫停止。从此,乐亭县中学为中国国民党管辖。先后又改为“乡师、简师、县立初级中学”等。
1944年
经中共昌乐联合县委研究,中共第四地委同意,为培养抗日骨干力量,建立了“乐亭抗日中学”,校长由我民主政府县长兼任,校址分散在农村。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600多名进步学员,大部分就任党、政、军领导干部。
日本投降,抗日师生进城,先后与县中,私立进修、育英3所中学合并,改名乐亭中学。
1949年初
学校迁入乐亭县城,办正规普通中学改校名为冀东三中,后改为河北省立乐亭中学。1956年改为河北省乐亭第一中学。
治学精髓
成就
近几年来,学校在“兴校以人,树人以德,修德以规,立规以实”治校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保持一流质量,建设一流队伍,树立一流校风,达成一流管理”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四个学会”的培养目标,实现了德育工作的高层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受到社会各届广泛赞誉。
校领导
学校的领导班子团体乐于奉献,甘于吃苦,既善于站在教育理论的最前沿做优秀的指挥者,又能够站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做合格的战斗员,他们率先承诺“做学习型干部,做学习型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乐亭一中永具最强地搏击之力。
教职工
全体教职工时刻谨记“高尚、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以“乐亭一中教师风范”要求自己的言行,恪守“勤勉、务实、奉献、争优”的一中精神,生活上求严,工作中求优,作风上求谨,人格上求高,敢打硬伏,勇战前沿,时时把学生、家长利益看成最高利益。学校推出名师工程,人人争当名师、新星、师德标兵,追求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层次,做千万名教师中的佼佼者乃至顶尖者。
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着以下四个转变:以讲授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以练熟为目标为以悟透为目标,以记忆知识为主为训练能力为主,由原来的满足于学好教材变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把课堂教学做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全面贯彻了“基础知识一步到位,基本技能及早培养,应变能力强化训练”的教学指导思想,向教学改革要质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而教师则在教改上下功夫,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尝试了教案学案一体化,语文开设了阅读课,政治课尝试了“自学—精讲—练评”。广大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精心组织课堂交流,注意激励奖赏,精心启发诱导,促使学生动脑,进行信息加工;精心安排练习,促进知识迁移。“三思一找”活动的开展,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确保了教学成绩的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
河北乐亭第一中学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自理能力和爱心意识。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根据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实施了“由他律为主向自律为主,由批评为主向表扬为主,由保姆型向导师型,由警官型向挚友型”的转轨工程,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统一,实现了德育工作的高层次、高品位。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代意识、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培养跨世纪的四有新人是学校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
教育管理
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精神,使全体学生做到“六自”:“生活自理、环境自建、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体格自强、创新自励”。学校成立了宿舍管理委员会和伙食管理委员会等学生自治组织,锻炼骨干学生,维护自身利益。发起了校园花草树木“认管认护认养活动”,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自省日”活动和在加强学生自身修养方面收到教师灌输所无法达到的效果,“500分竞赛”为良好校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四帮”活动在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同时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渤海潮”文学社、“物理化学英才”等各种学生社团给校园带来健康、文明的空气,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力和创造力,这已经成了一中最耀眼的一个亮点。
献爱心活动
得到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响应。学雷锋,做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爱心联盟的成立,在全校乃至全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累计捐款已超万元,救助贫困学生达100人之多。该校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成立了学生家长委员会,加强学生的吃苦教育,办好中学生业余党校,吸收优秀学生干部为中共预备党员。
学生组织
广播站
“校园之声”广播站以“传播国内外新闻、校内外信息、服务全校师生、建设校园文化”为宗旨,坚持准确及时、求实创新。下面将“校园之声”广播站的情况和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机构设置
1、站长:主管广播站全面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运行,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总结广播站的经验和问题。
2、编辑:3名,负责收集、审阅和编辑播出的稿件,并做好记录。
3、播音员:6名,主要负责播音工作,也可负责本栏目的稿件采集。
4、通讯员:每班1名,负责收集本班的稿件。
播音时间(每周一、三、五)
早晨:7:10——7:30
中午:12:10——12:30
下午:18:40——19:00
栏目设置
1、新闻视野——介绍国内外近一周的时事新闻,让学生放眼中原地区,了解世界。
2、文学芳草地——播报学生优秀作品或中外名家励志作品,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学生情操。
3、校园快讯——以报道校园新闻为宗旨,捕捉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同学们关心的事情,好人好事,以及违反校规校纪,竞赛情况等内容。
4、班级风采——反映各班的最新动态,分享班级学习、管理理念,交流经验。
5、校园论坛——共同话题,共同讨论,就校园的热点话题表达不同的观点,百家争鸣。
6、音乐风景线——播放心情舒畅,精神放松的乐曲。
7、在重大节日设专栏介绍节日由来,选播主题征稿。每次晚间节目之后温馨提示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关注师生健康。
爱心联盟
1999年,为帮助一名外地高中学生,时年正在乐亭一中读高三的张立伟等4名同学,自发成立了“爱心联盟”,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帮助这名困难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张立伟、张泊、王金钟、张大明等人用自己汗水积攒了一千余元,并将其中大部分捐赠给了那名外地困难学生,而剩余的500元钱则当做了“爱心联盟”的原始基金。张立伟等人的事迹感动了校友,在他们毕业离开校园之后,13年来,后继校友不断加入其中,在传承“爱心联盟”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帮助着身边的困难同学,据不完全统计,13年来,参与了“爱心联盟”的乐亭一中校友们,用自己课余时间收集的废品,积攒了6万余元善款,共资助该校贫困学生百余人。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深入,学校内的贫困学生都可以得到国家专项资金的资助,已经不会因为贫困而辍学。国家的资助政策在前,“爱心联盟”节俭助学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然而,学生们却从来不言放弃,“‘聚点火之光,汇滴水之力,高举爱的火把,共筑心的联盟’是‘爱心联盟’一贯的宣传口号,孩子们把自己生活中点滴的节约和努力,汇聚成一股爱的力量,来帮助身边的人,这对塑造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张树晨说。在该校高中二年级的一间教室里,两个塑料整理箱整齐地摆放在角落,掀开盖子,里面是同学们积攒的各种废弃塑料瓶。同学们告诉记者,这些瓶子随后就要放入教室旁边的一间储物室内,“积攒多了,就可以拿去换钱,就可以为爱心基金出一份力。”学生们称,“我们很乐意做这件事情,因为它不仅有利于环保,促进资源再利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我们的点滴爱心汇聚成一股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科研兴校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教研教改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有多个项目获省市级奖励,赵成海老师个人承担的的省“十五”课题《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法》理论上有建树,实践中有经验,与教改相关的国家级论文就发表了十余篇。2002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和河北省高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育教学改革首批实验校。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该校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并产生了初步的实践成果。以教会学生做人为起点,“尊重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一生”已成为全体一中人的共识,在主体性教育开发上成绩卓著。
成绩和荣誉
河北乐亭第一中学在教学工作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生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上重视“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起点的科学性,教学方向的正确性”,强调“厚备、巧讲、精练”,砸实基础,培养技能,训练能力,向教学改革要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确保了教学成绩的大面积丰收。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已稳步提高,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02年高考,本科二批一线人数达到745人,首次突破700大关,升学率96.67%,居全市第一;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063人,升学率97.3%,居全市第一,重点上线人数392人,绝对数和重点率均居全市第一,赢得了社会各届的极佳赞誉。王静蕾同学获全国中学生英语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李小乙同学获全国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王海同学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李志军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夺得男子400米栏金牌
几年来,各级组织先后授予学校“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园林式单位”,“省校园建设示范校”,“省一级图书馆”,“省实验教学研究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验校”,“市高中工作先进校”,“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县高中工作先进校”,“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发展
学校立足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多方筹集资金改善硬件环境。确立远景发展规划,在校园内修建廊亭等美化设施,提高花园式学校的档次。建成综合楼附楼,实现图书的全部微机管理和开架借阅,申请域名建立网站,建成网校,使学校走在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前列,建成塑胶跑道,完成操场的绿化硬化。科技馆、勤工俭学基地、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青年教师公寓的兴建,图书馆、电化教室,食堂、浴池、厕所的改建,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校园网络等现代教育设施的添置,校园的绿化美化,累计投资达2000万元,彻底改变了硬件环境的落后面貌,向国家示范性高中迈出了一大步。校园改扩建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部投入使用,厚重、宏伟的科技馆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端庄、整洁的图书馆无处不散发着书香墨气。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学校概况
简介
优秀人才
学校校旗
历史沿革
1923年
1924年
1944年
1949年初
治学精髓
成就
校领导
教职工
教学工作
素质教育
教育管理
献爱心活动
学生组织
广播站
爱心联盟
科研兴校
成绩和荣誉
学校的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