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是复旦大学下属的
二级学院。
复旦大学
计算机学科有60年的历史,始于1956年自主建造国内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1975年,复旦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08年,学校整合校内所有计算机学科力量,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02年成立的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及2011年成立的国家保密学院,现均依托学院开展办学。
学院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和“
数据科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软件工程”、“
保密管理”和“
保密技术”五个本科专业;并设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和 “网络空间安全” 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建有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一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和一个上海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学院围绕
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理论计算机科学、
人机交互与服务工程、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技术、数据工程与
数据科学等六个学科方向进行重点建设。
据2020年8月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有在职教职工176人,其中专任教师132人。
历史沿革
1970年,
复旦大学在物理系下招收第一届计算机
专业学生及第一届自动控制专业学生。
1975年,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成立,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系之一。
1977年,
恢复高考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开始招收4年制的计算机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的
学士学生。
1979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开始招收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制硕士研究生。
1982年,成立复旦大学计算中心。
校园风光
1986年,批准设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点。
1995年,设立
上海市首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被列入985计划重点支持。
2001年,成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
2002年,获批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成立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
2005年,获批“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2006年,获批“教育部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中心”。
2007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成为国家、
上海市重点学科;根据国内外排名,该学科档次A++(最高档),排名全国前三。
2008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成立。
2010年,依托计算机学院的国家保密学院成立。
2011年,获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而后设立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012年,学院入选“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017年,获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历史悠远,可追溯到50年代。50多年来,复旦大学
计算机学科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195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1971年开发了我国第一个
ALGOL 60编译器,1985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1998年提供了我国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等等。此外,在1964年试制成功国内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602电子计算机”以后,又开发制造了709、719、413、753等一系列型号的计算机。作为中国第一批设立计算机学科的高等院校,
复旦大学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国人在世界计算机学界赢得了一席之地。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据2023年12月官网显示,学院有在职教职工176人,其中专任教师132人,包括院士4人,正高级职称49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8人次。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新鹏
973首席科学家(青年):杨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颜波、
姜育刚院系概况
据2020年8月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
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重点课程2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复旦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高级Web技术》《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商务智能》《数据库新技术》
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信息安全》《线性代数》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成立,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学院将进一步整合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的现有力量,发挥复旦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加快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扩大学术队伍规模。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学科发展趋势,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理论与应用结合、学科交叉和广泛的合作与联合,坚持并发扬原始创新能力、理工结合、国际化、科研成果转化等四个方面的特色。争取在学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教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将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国际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在若干研究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机学科。
专业设置
该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理论方面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有较为深入的掌握,了解这一领域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主流技术;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继续研究生学习,或就业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金融保险业、国内大中型企业、国外独资与合资企业等单位。
该专业培养以
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安全领域方面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试验技能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对现代信息安全技术特别是网络安全技术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有较为深入的掌握,了解这一领域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主流技术;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国家机关与各级
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大中型企业及研究机构、军事与安全等部门工作,在
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
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开发等工作,或到大学或研究部门继续深造。
该专业依托中央保密委和国家保密局为培养保密专门人才布点在
复旦大学的国家保密学院,培养掌握现代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复合型保密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全面的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技能的基础上对法律、经济管理、国际政治、新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深的理解。了解这一领域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主流技术;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毕业生可优先推荐到党政机关单位任公务员,也可以到军工企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保密法规理论研究、
保密技术开发、保密组织管理、保密教育培训等工作。或到大学或研究部门继续深造。
院系专业
据2020年8月官网显示,学院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保密管理和保密技术五个本科专业。
学科体系
据2023年12月官网显示,学院有五个本科专业,三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计算机技术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1个):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8月官网显示,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和1个上海市教委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基地。
科研成就
复旦大学的计算机学科自建立之日起,其科学研究便始终坚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学科发展趋势,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50多年来,获得百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系统结构、算法理论、嵌入式系统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并与IBM、
英特尔、
Dell EMC、
日立制作所等国际企业共建了联合实验室。
50多年来,培养了各种层次各种类别的优秀学生一万余人。毕业生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不乏杰出的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先后出版各类教材、著/译作数百部,获得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与一些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
路蓝缕
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科研成果,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为中国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创造了多项第一,其主要成果如下表展示:
据2020年8月官网显示,学院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大量科研项目,连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文化传统
据2020年8月官网显示,学院会开展团日活动、学术讲座、大学生夏令营、体育竞赛等活动。
领导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