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礁慈济宫
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的南宋宫观
白礁慈济宫,别名慈济祖宫、闽南故宫、南方故宫,是闽台及东南亚保生大帝庙宇之祖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
白礁慈济宫前身是1037年建立的龙湫庵。公元1150年,南宋高宗皇帝启国库,派大臣在白礁社建造三重宫殿式庙宇,赐名“慈济庙”。公元1165年,南宋孝宗皇帝将“慈济庙”改为“慈济灵宫”,亦称“慈济祖宫”。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许多白礁将士追随东渡。后来,他们在最初登陆的台南市学甲镇兴建慈济宫。白礁慈济宫为“宫殿式”建筑风格及建筑特征,整体方位为坐东北向西南,三进,占地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915.5平方米。白礁慈济宫的中轴线上自西南而东北依次为前殿、天井、月台、正殿、后殿,天井两侧为双层钟、鼓楼,宫外左右两侧有宋代水井各一口。白礁慈济宫整座建筑,依山递高,层楼迭展,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白礁慈济宫1991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白礁慈济祖宫是连接海峡两岸最重要的纽带之一。
历史沿革
白礁慈济宫前身建于公元1037年,是白礁父老为纪念吴真人生前慈济救世,自发筹款建庵,命名“龙湫庵”,雕塑真人形象,尊奉为“医灵真人”。公元1150年,南宋高宗皇帝启国库,派大臣在白礁社建造三重宫殿式庙宇,赐名“慈济庙”。公元1165年,南宋孝宗皇帝将“慈济庙”改为“慈济灵宫”,亦称“慈济祖宫”。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许多白礁将士追随东渡。后来,他们在最初登陆的台南市学甲镇兴建慈济宫。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提督福建全省水师军务,统辖台澎水陆官兵世袭王志等捐资重修祖宫正殿。清光绪四年,岁次戊寅(公元1878年),道衔青云等向海外漳泉乡亲筹金重修白礁慈济祖宫前殿。
1923年,由白礁社王尼姑、王长根等人倡起,蒙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李光前、陈云使和槟城华商总会庄来福、王自成等发动资助重修白礁慈济祖宫。1984年,由福建省文物处、漳州市台联会及各地分灵庙宫和慈信筹资数万元重修慈济祖宫后殿。1989年,台湾省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周大围等在台组织发动筹募人民币120多万元和黄金箔35万张重修白礁慈济祖宫。1990年,台湾省竹市镇安宫陈坤火等在台筹资合人民币12万元创建白礁慈济祖宫山门牌坊。2014年白礁慈济宫又进行大修一次。2023年11月14日,白礁慈济祖宫举办“情系保生·融合两岸”文化交流会。
位置境域
白礁慈济宫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内。
方位布局
白礁慈济宫为一座五门三进皇宫式建筑。殿宇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两边为文武朝房,共开五门。
建筑特征
白礁慈济宫为“宫殿式”建筑风格及建筑特征,整体方位为坐东北向西南,三进,占地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915.5平方米。白礁慈济宫的中轴线上自西南而东北依次为前殿、天井、月台、正殿、后殿,天井两侧为双层钟、鼓楼,宫外左右两侧有宋代水井各一口。白礁慈济宫整座建筑,依山递高,层楼迭展,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内部陈列
传承保护
2011年6月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白礁慈济祖宫每年接待进香团香客近30万人次,是漳州市最大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是世界保生大帝信众谒祖、朝拜、进香的圣地,是慈济庙祀的发祥地,也是海内外信众谒祖联谊的基地。
2024年3月23日,漳州台商投资区为包括白礁慈济宫在内的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了累计500万元的风险保障,以应对火灾等风险。
价值意义
白礁慈济祖宫是连接海峡两岸最重要的纽带之一。
所获奖项
相关事件
2024年6月14日,2024“清新福建行”联合采风活动走进漳州台商投资区,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媒体人一同探访白礁慈济宫。这是第十六届海峡论坛配套采访报道活动之一。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位置境域
方位布局
建筑特征
内部陈列
传承保护
价值意义
所获奖项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