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毕业于
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
药理学专业,之后留校任教至今并获得博士学位。现担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中国药科大学优秀教师,药理学教授兼硕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9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199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专业。2002年6月获得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赴芬兰Perkinelmer(Wallac)生物技术公司参加培训。2005年3月-7月在
新疆医科大学支教。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在
南京中医药大学做在职博士后。自2009年5月任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工作经历
1992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
1992年9月-1995年6月攻读中国药科大学
药理学硕士研究生。
1995年7月任职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1998年9月-2002年6月攻读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学位。
2004年6月赴芬兰Perkinelmer(Wallac)生物技术公司培训。
2006年-2008年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做在职博士后。
2009年5月任中国药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是围绕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靶点机制及其新药研发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1)系统研究和阐明脑内
多萜醇代谢及其对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调节与AD发病和治疗的关系,为探讨AD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为寻找AD防治药物的作用新靶点提供线索和实验依据。阿尔茨海默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类慢性、进行性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对AD确切有效的药物研究尚少,也没有对因治疗根治AD的药物。有关AD预防和治疗靶点的研究成为当今国际热点。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脑内多醇水平异常与A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多萜醇可能成为AD防治的新靶点,调节脑内多萜醇的代谢可能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2)依托“十二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靶向药物筛选体系建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围绕与AD治疗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建立GPCR稳转细胞株及其高通量筛选模型,实现G蛋白偶联受体新药筛选技术的创新,建立AD治疗新药的多层次筛选模式,为促进AD治疗新药研发提供筛选新技术平台,寻找AD治疗新药候选药物。
3)开展
马尾松针叶
聚戊烯醇治疗
阿尔兹海默症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聚戊烯醇(Polyprenol)是一类长链多
萜类化合物,马尾松针叶约含1%的聚戊烯醇,是制备聚戊烯醇的理想原料。本人课题组初步药效学研究显示:针叶聚戊烯醇具有明显抗AD作用,具有开发成为治疗AD创新药物的良好前景。
主要贡献
近几年来先后获得7项国家级和3项省部级基金的资助,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2012-2015年作为牵头单位总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靶向药物筛选体系建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No.2012ZX09504001-001)”,作为合作单位总负责人主持承担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马尾松针叶
聚戊烯醇治疗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中药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No.2012A080201005)”。
科研简介
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和省部级基金 2 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 余篇,其中SCI收录的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2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多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达数十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松香树脂酸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研究(No.30771690)”、“血脑屏障上GABA新转运体的研究(No. 30171075)”及“脑内药物转运与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的关系(No. 3987088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天然产物中P-糖蛋白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对脑肿瘤治疗的改善作用和机制研究(No. 2007041034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原花青素对血脑屏障P-糖蛋白的调节与其抗
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的关系及其靶点通路研究(No. ZJ 10005)”、国家林业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松针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No.2008GB24320412)”、主持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P-糖蛋白抑制剂对人脑瘤裸
小鼠移植瘤治疗作用的研究(No. BK2004110)”以及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课题“新型抗
阿尔兹海默症天然药物的活性及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No.0601050B)”。
相关研究已申请9项专利,获得2项专利授权,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收录的学术论文25篇。
此外,作为课题主要研究成员先后参与完成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课题3项:“新型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No. 2001AA234011)”、“新型高通量筛选模型、化合物库建设和药物筛选(No. 2004AA2Z3785)”以及“新药筛选技术平台研究(2002AA2Z343E”。
多年来,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出版专著4部,参编3部。
研究成果
※ 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006年8月-2008年7月,主持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课题:《新型抗老年性痴呆天然药物的活性及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No.0601050B,项目负责人。
※ 2006年12月获江苏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排名第四)。
※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1)
芥子碱在防治
阿尔兹海默症疾病中的应用,申请号:200410064690.3,2006年6月授权。2)环孢菌素C和D的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CN10104168910)。
※ 2004年8月-2006年10月,主持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P-糖蛋白抑制剂对人脑瘤裸小鼠移植瘤治疗作用的研究》,No. BK2004110,项目负责人。
※ 2004年7月-2006年3月,参与863计划十五重大专项课题《新型高通量筛选模型、化合物库建设和药物筛选》,No. 2004AA2Z3785,课题组联系人。
※ 2003年10月荣获由中国药理学会与法国Servier研究院共同设立的2003年第七届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获奖论文:Interaction of various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s with p-glycoprotein ATPase activity on the blood-brain barrier.
※ 2002年11月获得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成果鉴定证书,项目名称:脑内药物转运与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的关系(苏科鉴字2002第768号)。
※ 2002年-2004年,参与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五重大专项课题《新药筛选技术平台研究》,课题编号:2002AA2Z343E,课题联系人。
※ 2001-2003年,参与和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新型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No. 2001AA234011,课题组副组长。
※ 1998-2001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血脑屏障P-糖蛋白与药物转运关系的研究》,No. 39870885,课题主要研究人员。
专著及论文
专著四部,参与编著三部:现代文明病及其药物治疗与进展(任副主编),出版日期:2004年8月,
化学工业出版社(京)新登字039号, ISBN 7-5025-5644-3;药学英语(编委);
药理学(编委),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药理学实验与指导(编委),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论文:
1.Ling He, Hua Xiang , Lu-Yong Zhang, Wei-Sheng Tian, Hua-Hong He. Novel estrogen receptor ligands and their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evaluated by scintillation proximity assay for the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 , 2005, 64(4):203-212.(SCI收载)。
2. He Ling, Zhang Lu-Yong, Liu Guo-Qing. Long-term administration induced P-glycoprotein-mediated drug resistance at blood-brain barrier. Chin J Nat Med, 2003,1(4):224-228.
3. He Ling, Liu Guo-Qing. Effects of various principles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rhodamine 123 accumulation in brain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Acta Pharmacol Sin, 2002,23(7):591-596. (SCI收载)
4. He Ling, Liu Guo-Qing. Interac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s with P-glycoprotein ATPase activity on blood-brain barrier. Acta Pharmacol Sin, 2002,23(5):423-429. (SCI收载)
5. Bian-sheng JI, Ling HE. Modulation of p-glycoprotein
函数 by amlodipine derivatives in brain 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of
家鼠属 Acta Pharmacol Sin, 2005,26 (2):166-170. (SCI收载)
6.Bian-sheng JI, Ling HE. Reversal of P-glycoprotein-mediated multidrug-resistance by CJX1, an amlodipine
导数, in doxorubicin-resistant human myelogenous
白血病 (K562/DOX) cells. Life Sci, 2005,77(18):2221-2232.(SCI收载)
7.Bian-sheng JI, Ling HE. CJZ3, a lomerizine derivative, modulates P-glycoprotein
函数 in rat brain 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Acta Pharmacol Sin. 2006, 27(4):414-8. (SCI收载)
8.Bian-sheng JI, Ling HE. CJX2, an Amlodipine Derivative, Reverses p-Glycoprotein-Mediated Multidrug-Resistance in Doxorubicin-Resistant Human Myelogenous Leukemia (K562/DOX) Cells. 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 , 2006, 66(4):278-285. (SCI收载)
9. 姬汴生,何玲,刘国卿。
氨氯地平衍生物CJX1对K562/DOX
细胞阿霉素耐药的逆转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2):159-163。
10.Bian-Sheng Ji, Ling He. CJZ3, a Lomerizine
导数, Reverses P-Glycoprotein-Mediated , 67:862–869.(SCI收载)
获奖记录
研究成果获第七届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研究成果荣获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和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参与完成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课题3项2003年获第七届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2006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