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戎同志,1924年出生,辽宁北宁人,
汉族,无党派人士。曾任
黑龙江省水稻研究会副主任。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徐”。徐一戎曾担任中国北方水稻科学技术协会荣誉理事长,并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重点宣传典型人物。
徐一戎同志因病于2014年5月13日在
哈尔滨市逝世,享年91岁。
人物生平
1943年和1947年分别毕业于奉天农业大学农学系和
东北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1949年-1979年,先后在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计划处、莲江口农场、合江试验农场任农业技师、技术室主任、副场长等职;1979年-1984年,在
黑龙江垦区科学院水稻所、作物所先后任高级农艺师、副所长、总农艺师等职;1985年-1996年,在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黑龙江省水稻研究会任副主任、副理事长等职;1997年至今为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终身不退休研究员。
个人荣誉
先后荣获全国“
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第四届
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
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区域)创新奖;被省农垦总局党委授予终身不退休专家荣誉。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成就
攻克水稻栽培禁区
亲身经历了
日本占领我国
东北地区那段罪恶历史的徐一戎,位卑不舍报国心,毕业后立志攻克寒地水稻栽培禁区。52年来,他先后主持研究国家、部、省及总局级的大、小科研课题二十余项,其中多项课题填补了省、国家乃至世界有关寒地水稻栽培技术领域上的空白。他的科研生涯大致以1984年为基点分为两个阶段:1984年以前(即在他60岁之前)的第一阶段主要从事寒地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研究;1984年以后(即在他60岁之后)的第二阶段主要从事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且在退休之后取得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成就。
徐一戎在第一阶段的代表性科研课题主要有两项。一是《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1974年-1984年,经过10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他攻破了寒地直播水稻亩产超千斤技术难关,创造了
黑龙江省直播水稻栽培史上的单产最高纪录。并在国内首次绘制出直播水稻早熟高产长相指标及生育进程模式图在垦区内外大面积推广,使垦区水稻面积增加10%,亩产提高3.4%。该项技术获
中国农垦集团部当时科研成果的最高奖项
二等奖,并被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水稻栽培技术推广奖。二是《寒地直播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1978-1984年,针对困扰寒地水稻生产的低温冷害问题,徐一戎研究明确了寒地水稻生育界限时期、生育进程指标及长势长相,在国内首次提出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在垦区内外积极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成为稻农防御冷害的常规措施。被农牧渔业部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徐一戎在第二阶段的代表性科研课题主要有三项。一是《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1985年-1999年,徐一戎在垦区积极推广从
日本引进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同时,针对稻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旱育不旱,稀植不稀,跑粗走样”等问题,吸取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成果,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实践,综合组装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旱育秧田规范化、旱育壮苗模式化、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进一步规范、充实和提高了旱育稀植技术。1996年该技术在全垦区推广,并被列入全国丰收计划项目,1998年获全国丰收计划
一等奖。此项技术使垦区水稻面积由1985年的38.9万亩、平均亩产369.7斤,迅速发展到1999年的1029万亩、平均亩产1005斤,堪称垦区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此项技术获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省长特别奖)。二是《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为实现水稻生产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1994年-2000年,徐一戎提出并主持研究这一课题。这项技术是在坚持水稻高产稳产的前提下,集品种、农时、土壤、育苗、密度、施肥、灌溉,以及收获后的干燥、贮藏、加工等14个方面为一体的高产优质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到2004年,此项技术已在
黑龙江垦区累计推广面积5362万亩,水稻优质品种率达到100%,稻谷品质达到国标3级以上,产量增加7%以上。三是《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2001年以来,徐一戎依据自己35年来对叶龄观察诊断的经验,对南方著名水稻专家
凌启鸿的叶龄理论进行了充实和发展,增加了活动积温、叶长等内容,把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新体系,填补了国内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的空白。垦区在2003年开始示范推广这项技术,到2004年已推广300余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200余斤。同时,徐一戎又以这项技术为核心,应用4种新的水稻理论,开始主持研究《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素质标准及调控技术》课题,以拓展水稻提质增长的新空间。
徐一戎从事水稻科研工作52年来,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致力于科研攻关。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以近乎痴迷的钻研精神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技难关。在他主持《水稻品种资源利用研究》课题期间,为了能找到适合寒地生产的水稻品种,他走遍了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等北方省份的所有水稻科研院所,对740份水稻品种材料进行了整理、分类、搞系谱,每年采集分析上万组数据,反复进行稻瘟病、抗倒伏性和耐寒性鉴定试验。徐一戎时刻追踪水稻科技前沿动态,擅长把国际最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理论,应用到垦区的实际科研工作中,并大胆创新,反复实践。1984年,在
黑龙江省引进
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期间,他历经半生研究成功的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已突破千斤大关,并经过省里鉴定在垦区内外广泛推广。但他认识到,自己的直播技术再好,也无法得到旱育稀植技术可以得到的300度的活动积温,因此他的直播技术创高产也仅限于在试验田里。他以一名科研工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忍痛果断地放弃了自己的直播栽培技术,建议总局领导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并苦心研究出了一整套适合垦区种植的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几十年来,徐一戎共积累了51本笔记、1282张卡片、251本摘录资料手册,完成科研专著6本,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总计2300多万字。
徐一戎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台北大学农学院的4位教授亲自到
黑龙江垦区科学院与徐一戎进行学术交流。
日本某大学正商讨用徐一戎的水稻专著做教材。2003年和2004年,
凌启鸿半信半疑地亲自带领两位博士生分别对黑龙江垦区南北地域的水稻田进行了现场测产,对寒地水稻平均亩产实现超千斤、面积超千万亩赞叹不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对徐一戎能在北纬45°以北的高寒地区种出千斤稻而给予高度评价。原本没有把
黑龙江省列入“超级稻”攻关科研项目计划之内的国家农业部科教司,今年5月份也主动邀请徐一戎参与主持研究这一科研课题。
徐一戎用毕生心血研究出的一系列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成果,目前已在黑龙江、
吉林省、
辽宁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等地广泛推广,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成为农户致富的“金钥匙”。由于徐一戎解决了寒地水稻高产的技术难题,使
黑龙江垦区打破了几十年来
春早一统天下的
种植业格局,改造利用了1000多万亩低洼易涝低产田,实现了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1984年以前的平均21.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1100万亩,水稻单产、总产分别由159.7公斤、0.4亿公斤,提高到2004年的513.6公斤、52.9亿公斤,水稻总产已占全垦区粮食总产量的56.4%,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使垦区的农业生产走上了高产、稳产、高效的发展轨道。
致力科研成果转化
徐一戎对北大荒水稻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在抓科研攻关的同时,还用毕生精力致力于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零距离的突破。
50多年来,特别是在退休以后,徐一戎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多时高达200多天是在基层度过的。
黑龙江省30多个市(县)、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特别是垦区87个水田农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至今,他已累计为垦区内外的235个单位、35000多位稻农进行过340多次的水稻栽培技术讲座。有细心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徐一戎奔走于各地水稻田的路程累计有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着
地球走了两圈多,如果把他走稻田池埂的路程加起来,相当于从黑龙江的
漠河市走到海南三亚。稻农们都说,在一百个吃大米饭的人里,可能有九十九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一百个种水稻的,肯定会有九十九个认识徐一戎。
徐一戎的技术推广工作是从零起步的。为让种惯了大豆、小麦等旱田作物的农民真正弄清楚、学明白水稻栽培技术,他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到垦区各场巡回举办培训班,不厌其烦地对稻农进行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技术培训。他不仅讲水稻栽培技术,还给稻农算经济账,算投入产出,描绘发展前景。稻农由最初的不认识、不接受发展到如饥似渴、争先恐后地参加听讲。一年寒冬,徐一戎在
八五八农场讲课,容纳700人的大礼堂挤得满满的,从二三十里地外赶来的稻农只得打开窗子,站在冷风刺骨的窗外一边跺着脚一边竖着耳朵听讲。徐一戎下场讲课,常常是在这个场还没有讲完,那个场就已派人来接他了。他讲课的录音带和录相带,稍不留神就“不翼而飞”。稻农对科学技术的渴求更增添了徐一戎推广科技知识的动力。他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对稻农是公开的,一到耕作期就成了热线,水稻种植户称他是“稻医
华佗”,把他看作是“财神”。汤原农场六队工人李臣,1988年自办家庭农场,在生产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慕名来电向徐一戎求教。徐一戎立即对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还寄去了厚厚的技术资料。此后,徐一戎成了这个家庭农场的常年义务技术顾问。李臣家庭农场的水稻平均亩产历年都较邻近农场高20%以上,每年增加纯收入三四万元。十几年来,徐一戎已为上千户稻农做过技术顾问。
徐一戎在培训垦区稻农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科研技术传授给垦区周边农村的水稻种植户,带动了地方乡镇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他先后到过
黑龙江省半数以上的县市、乡镇为农民讲过课,并多次接受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农业部门发出的授课邀请。徐一戎是位知名的水稻专家,却无一点名人架子。不论是出差,还是开会,他所住的房间里都常常挤满了向他求教的农民。有时,在街上,在饭馆里,突然就有认出他的农民走上前来向他请教问题,徐一戎却乐此不疲,不论是谁,他都热情接待,对所提出的问题都认认真真地予以解答,直到农民满意。1982年春,莲江口镇群英乡农民前来求援,徐一戎二话没说,立即登上农民开来的小四轮拖拉机上了路。风大土多,一路上的颠簸,人都要成土人了。下车后,立即在马路上给农民上起了课,详细讲解水稻栽培技术问题。至今,有90多名农民已成了徐一戎无话不谈的老朋友。在
桦川县的农民当中,一提起徐一戎,没有不认识的,没有不佩服的。
徐一戎说,自己最好的休息就是在田间,最好的运动就是“走平衡木”(走池埂)。从水稻浸种、育苗、插秧一直到灌浆、抽穗、收割,在水稻从春到秋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哪里的水稻出现了问题,他就在哪里;哪里的稻农需要他,他就在哪里。1994年夏天,当时年已70岁高龄的徐一戎冒着酷暑到
牡丹江市分局的13个水稻农场检查水稻栽培质量。他每到一处稻田,都沿着池埂走进去很远。同行的小伙子都跟不上他了,对他说:“徐老师,在稻田地边上看一眼就行了吧,里面都是一样的。”徐一戎却说:“那可不一样。你们看着长相都差不多,但每一块田的播期、土壤条件、施肥量等等都会略有不同,水稻产量自然会有所差别。我看着秧苗的长势,就可以判断它的产量。”那一次,徐一戎每天走五六个生产队,连续16天,平均每天行走800多公里,整个行程里程为1.3万余公里,同行人称此行是“水稻质量万里行”。回到家里,徐一戎脸被晒得黑黑的,体重也下降了10多斤,整个人瘦了一圈。
近年来,许多农场领导和稻农都担心徐一戎年龄大了,常下稻田地身体吃不消,不忍心求教他。而徐一戎却十分焦急,一次,他甚至跟某个农场的领导说:“我可以跟你们签字画押,如身体在下场时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完全由我自己负责。你们要是真想让我长寿,就多让我到稻田里去几趟吧。”2003年,国家发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期间,由于不能外出,徐一戎急得常常在屋子里打转转儿。好在经常有农民打电话向他咨询有关技术问题,多时每天能接到100多个电话,噪子都讲哑了的他却十分高兴。“非典”禁令刚解除的第二天,他就像出笼的鸟一样,急忙“飞”到田间去了。今年以来,徐一戎的右腿膝盖有些毛病,蹲下去后自己就站不起来,得别人扶一把。而他仍然坚持到田间去,每次到田间都需要蹲下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但他从来没说过歇一会儿的话,别人也从来看不出他有累的感觉。他的学生说:“徐老师不敢说累,怕别人以后不再让他下稻田了。”直到现在,稻农在稻田池埂上依然能经常看到他年已82岁,步履矫健的身影。
长期与农民在一起,使徐一戎对农民的感情日益浓厚。他到基层察看稻田时,每当看到农民地里的秧苗不好时,心情就格外沉重。对于由于技术人员没有尽职而造成的问题,他更是极为气愤。一次,他到一个农场,看到在一栋育秧大棚里,由于没有浸种致使秧苗没有长出来,他当即建议农场把这个技术员免了职。他说:“这是农民的活命苗,怎么如此不负责任呢?”
七星农场稻农张景会,原来在
绥化市地区种水稻,懂得一些种稻技术,但产量就是上不去。徐一戎查看后,指出是技术操作没有达到标准。经过徐一戎的规范化培训和现场指导,他的种稻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现在他家种了600亩水稻,平均亩产高达1200斤,年收入2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稻大王。徐一戎常说:“我每去过一块地,只要能指导农户多打一粒粮,我就满足了。”“水稻三化硕高产,思源不忘奠基人”这句话代表了广大稻农的共同心声。
为让广大稻农能自学到栽培技术,永续受益,徐一戎起五更、爬半夜,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独自或与他人合作编写出版了《水稻栽培必读》、《寒地稻作》、《水稻优质生产技术与研究》、《水稻生育诊断与高产栽培》、《北方农垦稻作新技术》等14部书籍。他利用两年时间精心编写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图历》一书,图文并茂,通俗易看、易懂、易做,规范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操作要点,受到农民的广泛好评。这本书先后被5次印刷,发行15万册,除垦区稻农人手一册外,还被省内市(县)、新疆、
吉林省、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农民争相抢购,成为国家
中国农业出版社最畅销的一本实用技术书。2005年,在省农垦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徐一戎将他历经几十年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流程》制作成一幅简明的挂图,印刷八万张免费发给垦区的水稻种植户。他还随时把自己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制作成
盒式录音磁带和录像带,在垦区、省和中央广播、电视台广泛播放。在徐一戎等
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黑龙江垦区大多数的水稻种植户都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水稻亩产连年创新高,有些地块亩产高达1400多斤,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奉献宝贵精神财富
徐一戎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推动黑龙江垦区
种植业实现划时代变革的实践家和先行者,是始终冲锋在科技前沿阵地上的坚强勇士。他忠诚地服务于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的战略决策,思想脉搏紧随垦区的发展需要而跳动,在
北大荒轰轰烈烈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革命浪潮中,奉献了自己全部的智慧、血汗和赤诚。他奉献给北大荒的不仅仅是让北大荒人受益无穷的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还奉献了一笔让北大荒人受益无穷的宝贵精神财富。
徐一戎把一名科学家对祖国、对北大荒、对稻农的博大之爱全部融入到了水稻事业的发展之中。在
黑龙江垦区以
春早为主的
种植业连年被洪涝、冷害、干旱等自然灾害困扰,垦区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的时候,徐一戎成了垦区推行“以稻治涝”战略,实现种植业历史性革命和建设国家百亿斤商品粮基地的技术上的坚强后盾。他以敢于否定自己的科学态度和宽阔胸襟,放弃了自己历经30年研究成功并在垦区广泛推行的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坚定地支持总局党委推广的旱育稀植技术,并在花甲之年后开始了新的科研征程,实现了垦区水稻种植史上从量到质的历史性跨越。在水稻发展的关键时期,他提出了制约水稻持续发展的技术人才缺乏这个瓶颈问题,并从零起步,与同事共同为垦区培养了2000多名水稻
科技人员和3万多名骨干稻农。在大学课堂上、在田边地头、在稻农的餐桌上,他不知疲倦地一遍遍算着“1亩稻田等于2亩旱田的产量,4亩旱田的效益”的经济账,一遍遍讲他苦心研究的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操作技术的要点。他把垦区的所有稻田当作是自家的稻田,把所有稻农视作自己的亲人,为了他们,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年过八旬,仍然奔波在稻田池埂上,足迹踏遍了垦区所有的水稻农场和周边市县,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换来了垦区千万亩飘香的稻田和稻农万座粮仓、丰收过后的幸福笑容。
徐一戎深深地爱着水稻,视水稻如生命,离开水稻,他的生命就会枯萎。52年来,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唯一支撑着他的精神支柱就是水稻。为了水稻,他忍受着在1957年至1972年被错划为“
右派和历史反革命”的种种打击,矢志不渝,斗志不减,一有机会就钻进水稻试验地去观察、去记录。白天刚刚接受完造反派在他脖子上挂满了翻译手稿的批判,晚上他依然拿着外文资料在翻译;为了水稻,他承受着被打成“右派”后,被多次转移,而后妻子女儿无法找到他,使他在长达22年的岁月中没有亲情和爱情的痛苦,在他被造反派“遣返”回原籍“改造”时,已经一无所有的他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去一个种水稻的地方,在当地农民水稻产量日益增高的幸福中,他又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几十年来,徐一戎的生命已与水稻融为一体,在他的日记中每天都记录着大到国家政策,小到气温、湿度等跟水稻有关的一切消息,他的喜怒哀乐也总是随着这些消息的变化而变化。水稻长势好了,他喜形于色,说话滔滔不绝,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水稻受灾了,他闷闷不乐,一天无语,一根接一根的抽烟;垦区水稻面积、产量“双超千”了,他兴奋得睡不着觉。现已82岁高龄的他,几天不下田,心里就空落落的,有事实在是走不开的时候,他就叫同事捎几颗水稻来放在他的办公室里养着。他说,只要看到水稻,他就会忘记人间的一切烦恼。
1989年,徐一戎到了退休的年龄,本来应该颐养天年的他却把这一年当成人生的起点,他把开创新的事业的过程看作是延长自己的生命。他更加繁忙起来,把每年的时间分成三部分:100多天到各农场去讲课推广技术、检查水稻质量;100多天在水稻实验田里做现场科研;100多天在办公室里进行理论研究,撰写科研著作。由于徐一戎对垦区水稻事业的卓著贡献,1997年,在
黑龙江垦区科技大会上,徐一戎被总局授予“终身不退休研究员”。听到这一消息后,他兴奋得几乎一夜没有合眼。他高兴地不是得到了这份荣誉,而是得到了一个他可以与水稻、与稻农终生相伴的机会。他认为,他之所以能在古稀之年再次取得事业上的辉煌成就,都是因为有了这个机会。
徐一戎倍加珍惜组织给他的这个机会,他常对老伴说:“我年龄越来越大了,在自己尽力工作的同时,得抓紧时间培养年青人,万一哪天我不行了,但只要咱
北大荒的水稻事业后继有人,我死也瞑目了。”他除了经常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等高等院校讲课,还亲自带着学生,毫不保留地把毕生心血都传授给了北大荒的下一代科技工作者。他每次主持科研课题,都主动让他的学生参与。为了让他的学生们多掌握一些国际前沿的科技知识,多年来,徐一戎下班回到家后,就直接钻进书房,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通宵达旦地翻译外文技术资料,以供他的学生研究。就连唯一一次去日本考察水稻栽培技术的机会也让给了学生。孙作钊,年青时就给徐一戎当学徒,徐一戎从生活上关心他,业务上严格要求他,积极支持鼓励他报考函大,甚至连函大的作业都给他认真修改。目前孙作钊已成为当地有名的“水稻专家”。至今,徐一戎已带出了上百名水稻科研战线上的专家。他在教学生科技知识的同时,还教他的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爱民。一次,他过去的一个学生、某农场副场长感到发展水稻压力太大,在到他家拜年时,求他写个证明说农场贫水不适合种水稻。他听后很生气,说:“没有不能种水稻的地,怕就怕思想上贫水。你们做领导的思想不转变,农民就会跟着一辈子受穷。”这名学生听后很受教育,回去后很快将水稻生产发展上去了。
除了水稻事业,徐一戎一生别无所求,也从来不向组织或单位提出任何物质上的要求。1989年以来,徐一戎下基层的时间更多了,但他从来不向单位要公车,而是搭乘单位下基层或基层来办事的方便车,不管是
JEEP,还是小四轮车。他下基层讲课、指导完全是无偿的,也从不在单位报销差旅费,几十年来,他不光是少收入了30余万元的讲课费和出差补助,还常常自己掏钱招待登门向他求教的农民朋友。徐一戎十分关注世界前沿的水稻技术,但他却从不舍得向单位提出订阅一份仅几千元的外文资料,而是四处托出国的朋友帮他购买。按规定,徐一戎的医疗费用可以实报实销。但他有病,却从不使用贵药,医院有20元钱的药,他就决不会同意用100元钱的药。单位奖励给他一部手机,并给报销通话费用,但他一年只用了6次。1989年徐一戎退休后,单位随即返聘了他。但他每月的返聘金只有50元,后来涨到60元。加上退休金,他的月收入总额也只有1700多元。这期间,有很多地方都争着高薪聘请他,年薪至少都在5万元以上,一次,一个农场开出了年薪17万元的高价,并答应给他买一套上百平方米的高档住宅。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徐一戎退休后接受外界的聘请,按最低的年薪5万元计算,17年就是85万元,这还不包括他每年可以正常得到的2万多元的退休金。对这些,徐一戎一直无动于衷,他说:“就是后面再给加一个零,我也决不会动心的。17万元年薪和每月60元的返聘费之间确实是天壤之别。但我想服务的不是一个场的水稻,而是整个垦区的水稻,我的科研成果是属于全省乃至全国可以应用这些技术的稻农。金钱不会让我感到幸福,只有稻农幸福了,我才会幸福。”
徐一戎不是不需要钱,他的生活条件简单的已经不能再简单了,而他却说,他对物质的需求越少,快乐就越大。在他家仅有57平方米的80年代初建起的居室里,摆放的还是他1979年与现在的妻子结婚时的磨掉了漆的家具和一台单桶的
荷花牌洗衣机。不足8平方米的书房里,摆放的全是有关水稻方面的书籍。一支只有七角钱的圆珠笔,徐一戎已使用了30多年。几套老式的衣服,他也穿了十几年。直到现在,他还时常穿着那条打着一块小补丁的灰色粗布裤子。徐一戎对物质追求的很少,对荣誉却看得“很重”。在他家不足16平方米的客厅里,有一个旧式的四方柜子,里面摆放着几十枚大小不一的奖章和各种奖状、证书。其中,那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1998年他74岁时获得的,是全国获得这个奖励的最高龄者,曾受到江泽民同志的接见。徐一戎说:“我之所以把这些荣誉看得很重,是因为我每看一次这些奖章,心里就会感到一阵内疚和不安。我只做了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工作,而国家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些荣誉。这些奖章是促使我更加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
2003年,在
黑龙江垦区总局党委专门为徐一戎举行的八十寿辰庆典仪式上,徐一戎饱含深情的话语赢来了持久不息的掌声。他说:“对我来说,80岁不算老,我要把它作为人生新的起点,不断学习新知识,坚持深入生产一线,继续为垦区水稻的提质增效,为稻农的小康生活做出新的贡献。”
2009年,徐一戎与结发妻子再度结婚。当年失散后,妻子12年没有找到他,后来,双方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近年来,双方的配偶相继去世,在女儿的撮合下,一个被动荡年代击碎的家庭,破镜重圆。让我们祝福徐老。
人物评价
徐一戎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典型群体的杰出代表。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沿着实践出真知的探索之路,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潜心主持研究、推广了多项在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据不完全统计,仅1993年以来其科研成果在垦区推广面积累计就增效90多亿元,结束了
黑龙江垦区由于技术问题而导致的水稻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的历史,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为黑龙江垦区乃至全省的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户致富奔小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