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真观位于滑县
老店镇的岳村集村,西临什牛路,东临黄龙潭,周围三公里内有16个自然村,人员密集。
公元1127年4月,大宋帝王南迁到
扬州市,
东京汴梁一片荒乱。同年6月
宗泽被任命为
东京留守。1127年年底,他派大将
岳飞带领
岳家军渡过
黄河,乘胜收复了
延津县等县,后来一直追金兵到滑州白马县宁真观安营扎寨。四面布置了四个营盘,宁真观为中营(现在南边还第三营)。有一日,岳家军夜晚出兵往
滑州西30里夜袭金兵营寨,尽得其重粮草。岳家军大获全胜,回京时为纪念这次大胜利,岳飞把主营(原名叫东宁真村)改为岳村(滑县志),从此宁真观成了滑州第一大观院和道教文化的活动中心。
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领兵再次路过宁真观。当地人为了敬奉
岳家军,专为他们打了一眼井,叫
岳飞饮马井,当夜岳飞夜宿宁真观,道人敬茶后出纸索字,岳飞当即手书诗词出师表一首。
元朝建立后,元室对
道教极为重视。传说
成吉思汗的子孙
孛儿只斤·忽必烈时代,有一领兵大帅叫铁大人,率兵路过宁真观,夜宿观内。大帅本身带着病,他问部下这叫什么地方,卫士对他说:“滑州宁真观。”铁大人当时面对天空长叹:“我命难保。”不几日,这位大人竟真的死于宁真观。
铁大人去世后,惊动了
滑州州官,白马县长刘恩、王进两级政府对宁真观进行了修。现在,白马县长碑石还矗立在东悦庄水簸箕上。当时,宁真观院占地80余亩,四周又给了300亩官地,供观内道家使用。
明代诸帝对
道教皆相当尊奉,特别是明宗尤为崇道,宁真观因此进入鼎盛时期。当时的政府在宁真观设立了道纪司,有道纪官,专事宁真观滑州地区道教的管理。自
洪熙元年(1425年)至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明政府组织对宁真观进行了10余次的修葺,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道教建筑群落。明嘉靖七年(1528年),当时朝内八大朝臣大多是
滑县、
浚县、
长垣市人在朝当权,经滑州承宣布政使
司右参政许复礼等奏请,宁真观的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清末民国时期战乱频繁,
道教一度受到冲击。
大观院开始衰落,失于简修,呈现出衰败的局面。观内道人四处寻找生存之地,宁真观的300亩地也被当地强人占用了,只剩下一个大破庙院。1937年,日军入侵时又被烧了一大半。从此,宁真观遗址变成了一片废墟,一直沉睡了60余年。现在观内只剩下少量文物和两个朝代的
碑石近年来,随着当地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宁贞观在原来遗址的基础上又再次重建,目前,这里已形成“上善若水”、“修身养性”的休闲胜地,成为历史悠久、占地面积大、建筑奇特、文化内容丰富的一大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