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个人》(
德语:Eccē Homo: Wie man wird, was man ist)是
德国哲学家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自传,完成于1888年,1908年由尼采的妹妹出版。这本书是尼采在1900年去世前写的最后一本原创书。在这部作品中,尼采提供了对自己的发展、作品和意义的深刻解释。本书包含了他晚期作品的主题,特别是对
基督教和“重估一切价值”的批判。尼采在这本书中自我解释远比其他作品多,他以自嘲的态度,用皮拉多指著十字架上
耶稣所说的话,作为自传的名称。关于这本书的可信度和尼采作品受到精神疾病影响的程度,有不同的解释。尽管如此,
弗里德里希·尼采在《瞧!这个人》这本书中自我解释的次数远比其他作品多。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尼采提供一个新的自我形象,如哲学家、艺术家等。尼采在这本书中为自己辩护,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
《瞧!这个人》是尼采对自己作为哲学家和人的工作的观点的展示。他在书中以夸张的风格阐述了他作为一个孩子的生活,作为一个个体的品味,以及他对人类的愿景。尼采把自己一生中所有的思想精髓都放进这本书,而除此之外,便是他多采多姿的一生,以及对超人性格的描写,对于现代观念的剖析,和对未来超人世界的向往。
弗里德里希·尼采在书中签名为“
狄俄尼索斯对抗被钉十字架的人”,他自觉地努力呈现哲学家和自己的新形象,比如一个“不是亚历山大学者也不是阿波罗尼亚智者,而是狄奥尼索斯式的”哲学家。他对他的各种作品进行了评论和洞察,包括:《
悲剧的诞生》《不及时的沉思》《人,实在是太人了》《黎明》《欢乐的科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善恶的彼岸》《
道德的谱系》《
偶像的黄昏》和《瓦格纳的案件》。《瞧这个人》的最后一章名为“为什么我是一个命运”,主要是关于重申
弗里德里希·尼采对
基督教的想法,证实基督教的衰落以及他对揭示基督教道德的想法。
本书是所有自传中别开生面的一部自传作品,尼采以自嘲的态度,用皮拉多指著十字架上耶稣所说的话,作为自传的名称。尼采把自己一生中所有的思想精髓都放进这本书,而除此之外,便是他多采多姿的一生,以及对超人性格的描写,对於现代观念的剖析,和对未来超人世界的向往。作者简介 尼采
德国哲学家,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1844年诞生於
萨克森公国州,为牧师之子。1849年丧父,1858年-1864年肄业於普尔塔高等学校、1864年进波昂大学,修神学与古典文献学,1865年初读淑本华的作品,极为倾心。1869年任教於巴尔赛大学,遂开始其一生学术与著述生涯,他对自己做的解释,以及对文化、
基督教、哲学、艺术所做的批判虽然都是极端性的,却有其锐利深刻的一面。他的思想曾经震撼了20世纪的哲学界而大放光芒。主要作品有:《
悲剧的诞生》《瞧!这个人--尼采自传》《上帝之死》等书。
《瞧这个人》在艺术上被认为可与
文森特·梵高的绘画相媲美,
弗里德里希·尼采在书中自我审判的方式,以及他讽刺的判断和章节标题,可以被视为尖刻、嘲讽、自嘲或狡猾。
沃尔特·考夫曼,尼采最著名的英文译者之一,指出了这本书与
柏拉图的《辩护》在形式和语言上的内在相似之处,后者记录了苏格拉底的审判。尼采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对整个哲学的虔诚欺诈进行了严厉的评估,他认为这是对诚实的逃避,是在最需要诚实时的退缩,是对其宣称的目标的懦弱失败。尼采坚持认为他的痛苦并不高尚,而是对人类自我欺骗最深处的艰难探究的预期结果,通过克服自己的痛苦,一个人可以实现比任何放松或对智力困难或直接威胁的妥协更多的成就。他宣称他所经历的一切(包括他父亲的早逝和他近乎
失明——这是对命运的爱或命运之爱的例证)的最终价值。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主要观点是,要成为“一个人”就是实际上比“一个
基督”更多。尼采在书中写道:“在这种情况下,我有一个义务,违背了我的习惯,甚至违背了我的本能的骄傲——那就是说:听我说!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我误认为是别人!”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供尼采对自己作为哲学家和人的工作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