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研究中一篇值得研究的文章就是《风雨中忆萧红》,这在她的散文写作中是最优秀的一篇。这篇散文的写作时间非常独特,正值
延安市文艺整风的前夕,明显地她当时受到了点名批评,以及她的历史问题被重新提出和追问的阴影的缠绕,使她的内心里有很多的想法。而
萧红死讯的传来为丁玲找到了情感的发泄口,她借对自己的好友——作家萧红的怀念,侧面表达了自己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里的苦闷心情,真实地反映了她在延安整风运动前夕的心态,这对理解和走进《讲话》后延安时期真实的丁玲有重要意义。
《风雨中忆萧红》写于1942年4月25日。同年6月,发表在延安《谷雨》期刊上。在这之前,丁玲完成了《
我在霞村的时候》、《
在医院中》和《三八节有感》几篇文章,与《风》篇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提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萧红是不可忽略的一位,她的命运与她的才情一样受到人们关注,《
呼兰河传》更是让
中原地区北方的人文印记深深地烙在了我们脑海中。而女作家丁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
陕北地区,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先后创作《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
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不同的阅历,不同的性格,却让丁玲和萧红,在
临汾市有了一个难得的相识相交的机会。
丁玲后来回忆
萧红,认为她“那样少于世故”,“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她们在一起唱歌、聊天,“每夜到很晚才睡觉”。在临汾,受火热的抗日情绪影响和青年学生的朝气感染,萧红的心情也好多了,从呼兰出走到现在,萧红难得用“开心极了”、用“充满了微笑”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今天的文章是作家丁玲在萧红去世后对她的怀念之作。文章深情朴素,表达了两位女作家之间深厚的友谊。
它写于1939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丁玲对
延安市的情感是真切的,因为她是一个刚刚获得自由的人,并且她想象的延安应该是一个广阔的领地,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全是充满快乐的青春之力”的地方。她也积极地融入这样的生活。当毛泽东问她准备干什么的时候,丁玲毫不犹豫地回答:“当
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1月“中国文艺协会”成立,丁玲当上该协会的主任,并在刊物《红色中华·副刊》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话语:“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发动,使用笔,用各种形式,那些最被人欢迎的诗歌、图画、故事等等,打进全中国人民的心里,争取他们站在一条阵线上,一条争取民族解放抗日的统一战线上。革命的健儿们,拿起你的枪,也要拿起你那一支笔!”之后的丁玲参加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如参加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同时也创作了一些反映战地生活的小说和散文,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真正融入真实的生活后,很快地丁玲产生了困惑。1939-1941年丁玲在沉默、在反思。1941年4月底,她调到当时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副刊《文艺》当主编。其实在左翼文艺运动时期丁玲是一个出色的编辑,《
北斗》就是左翼作家联盟著名的刊物。应该说这是丁玲熟悉的工作,也是她得心应手的工作,而丁玲在延安文艺界的威望也如日中天。随着思想深入沉思,丁玲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她觉得应该“恢复”杂文的时代。因此,她写做了《我们需要杂文》,并大张旗鼓地说到:“即使在进步的地方,有了初步的民主,然而这里需要督促,监视,
中原地区所有的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是不容易铲除的,而所谓进步的地方,又非从天而降,它与中国的旧社会是相连结着的。而我们却只说在这里是不宜于写杂文的,这里是应反映民主的生活,伟大的建设。……陶醉于小的成功,讳疾忌医,虽也可说是人之常情,但却只是懒惰和怯弱。”并在沉思中把她1939年作的《在医院中》、1940年作的《
我在霞村的时候》发表出来。因此写做《我们需要杂文时代》,并不是丁玲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慎重的考虑,显然是经过深思而为的。她也把
王实味的文章发表出来。丁玲有她的不满情绪,也有她的感情用事。其实在当时的
延安市文艺界知识分子都有这样的普遍情绪,如
萧军、
艾青、
罗烽等人。但不管怎么说,这直接带来延安文艺界的严厉的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中丁玲受到点名批评,因为作为主编,她发表了一系列在当时看来有问题的文章,贺龙元帅就这样地隐语性批评到:“我们在前方打仗,后方却有人在骂我们的总司令……”。丁玲内心是痛苦的,她有委屈,但是没有人理解她。好在只是受到点名批评,并没有人生的折磨和凌辱(不象
王实味那样失去人生的自由,甚至生命的安全也受到严重的伤害)。
萧红去世的消息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这时才传到
延安市,也传到丁玲的耳朵里。丁玲联系到自己与萧红短暂的交往,写下了她的经典散文《风雨中忆萧红》。通读整篇散文给人一种感情的打动,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散文的时间,1942年4月25日。这正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前夕(具体说就是一周以前),以及丁玲的历史问题引发争议的时候——康生重新提出丁玲的历史污点问题——使她的心情相当复杂。丁玲是毛泽东征集意见的人选之一,当然毛泽东也对她批评提出了看法,丁玲困惑了。她不知道这“批评”指的是什么?毛泽东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内部批评,一定要估计人家的长处,肯定优点,再说缺点,人家就比较容易接受了。”毛泽东对丁玲和王
王实味作了这样的区别:“《‘三八’节有感》虽然有批评,但还有建议。丁玲同王实味也不同,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
托洛茨基主义。”毛主席说这番话是在4月中旬。尽管主席亲自出面为丁玲解围,并且对她的历史问题专门提笔:“虽然如此,但因对丁玲同志自首传说并无证据,这种传说即不能成立,因此应该认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毛泽东的话带有很大的模糊性,话语本身没有明确的肯定性,这为后来的批判埋下了伏笔。丁玲内心的委屈是不可能一下就释然的。而离这一时间最近的散文《风雨中忆萧红》就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自己的真实心态。可以说,这篇散文是丁玲
延安市《讲话》前夕心态分析的一个经典文本。
《风雨中忆萧红》在丁玲文学研究中经常被忽略,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是通观延安时期的丁玲,它却有潜在的思想或文化的含义。
萧红死讯的传来为丁玲找到了情感的发泄口,她借对自己的好友——作家萧红——的怀念,侧面表达了她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里的苦闷心情,真实地反映了她在延安整风运动前的心态,这对理解和走进《讲话》前夕的“丁玲”有重要意义,并且文本产生断裂,对于新的美学范畴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概言之,《风雨中忆萧红》文本意义就是“特定时代作家的心理个案分析”的一篇经典散文,这也是散文文本的潜文化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