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作者丁玲,作于1940年,发表于1941年6月《中国文化》第3卷第1期,后编入《
丁玲全集》第4卷(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我在霞村的时候》描写了一个年轻姑娘贞贞的遭遇。贞贞曾被日本人掳去,她忍辱负重又成为我方游击队的情报人员,甚至不惜为此返回敌营。但当她因身体染病被送回霞村之后,却遭到村人的歧视与中伤,连父母家人也以她为耻。最终贞贞决定离开家到
延安市去,“到了延安,还另有一番新的气象。我还可以再重新作一个人。”
该小说一方面塑造了贞贞这个人物,她是不同于传统乡村姑娘的新的女性形象,在身心两方面的磨难中,不沉沦,也不自怨自艾,是“那种有热情的,有血肉的,有快乐、有忧愁、又有明朗的性格的人”,所以丁玲曾在创作谈中说她本人很喜欢贞贞:“因为贞贞更寄托了我的感情,贞贞比
陆萍(《
在医院中》的女主人公)更寂寞,更傲岸,更强悍”;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即便在解放区,也仍然存在着普遍而根深蒂固的贞操观念等封建意识,并对人尤其是女性持续地产生精神害。这种对革命队伍内部更真实也更深刻的思考,与丁玲同期的其他作品如《在医院中》《三八节有感》《
风雨中忆萧红》等,共同构成了丁玲
延安市时期创作的高峰,也反映丁玲一贯的对现代中国女性命运及道路的关注。
《我在霞村的时候》被改编成电影《
贞贞》,丁玲试图通过贞贞“失贞妇女”和“抗日英雄”双重身份的拉扯,探讨贞贞这一普通农妇在传统社会
意识形态下的新出路。
作品塑造的是一个在遭受
日寇凌辱后又忍受着灵与肉的双重折磨而做着地下形态的抗日工作的乡村青年女子的形象。
曾有论者批评作品没有更充分地揭示主人公贞贞对于敌人的仇恨,而对群众的落后也过于渲染。其实,就后者而言,这正是作品提出一个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的合符生活逻辑的依据。至于前者,那是肤浅的苛刻的要求,
冯雪峰曾论述贞贞的形象说:“贞贞自然还只在向远大发展的开始中,但她过去和现在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她的新的巨大的成长也是可以确定的,作者也以她的把握力使我们这样相信贞贞和革命”。(《从〈梦珂〉到〈夜〉》)这样的把握显然才是正确的。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
临澧县,毕业于
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