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张是对
南宋两位词人的合称,分别为
姜夔和
张炎。两人都以其独特的词风著称,且张炎在论词时多有推崇姜夔之处。因此,后人将他们并称为"姜张"。这一称呼也被
清代浙西词派视为典范。
姜夔(1154—1208),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
江西省鄱阳县)人。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成功,终身未曾入仕。他的生活轨迹主要是在各地漂泊。尽管如此,他在年轻时期就已享有盛誉,受到
杨万里、
范成大、
辛弃疾等人的高度赞赏。他曾作为清客与
张镃等知名人士交往。
姜夔以其卓越的人品和才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擅长诗词创作,还精通音乐、书法,尤其在词的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作品包括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类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称乐笑翁。他的家族原籍位于凤翔成纪(今
天水市),但他本人长期居住在
临安区(今
浙江省杭州市)。张炎出生于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是循王
张俊的第六代子孙。他的父亲
张枢精通音律,与
周密共同参与了结社活动。张炎的早期生活在富贵之中,但在
南宋灭亡之后,他的家庭遭遇了巨大的变故,生活变得困顿不堪。他曾试图通过北上游历寻求官职,但最终失望地返回南方,过着潦倒的生活。
张炎也是一位杰出的词学家,他的代表作《
词源》对词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词作,现存约三百首。在文学史上,他与
姜夔齐名,被并称为“姜张”,并与
蒋捷、
王沂孙、周密一起被称为“宋末四大家”。
姜张二人的词作风格相似,张炎在其理论探讨中对姜夔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得他们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在
清代,浙西词派将他们的艺术成就视为楷模,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