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官报》是中国第一份官方报纸。于1901年创刊,于1902年在
天津市设立总局,在全国发行。从1903年7月24日至1904年2月15日,《北洋官报》为隔日发行,每次寄发平均为2173份。
1901年4月25日,
直隶总督兼
北洋政府大臣
袁世凯给
慈禧和
光绪帝上了一本奏折,提出十条建议,其中一条标题“开民智”,建议“宜通饬各省,一律开设官报局”,目的是启发民智,“庶几风气日辟,耳目日新,既可利益民生……且可抵制各处托名牟利之洋报。”朝廷当即批准。
1901年8月,袁世凯在天津河北狮子林集贤书院旧址内创办了北洋官报局,并派人到
日本选购最先进的印刷设备,聘请日本精铜版、石版、照相制版及印刷者任技师,又从
上海市雇活字版印刷工人从事印刷。筹备就绪后,北洋官报局成立。
天津市称“北洋官报”总局,另在
保定市设分局,局内分编撰、翻译、绘画、印刷、文案、收支六股,全局共150多人。于1901年12月25日《北洋官报》创刊,这是一份清末创办最早、最有影响的地方政府官报。其内容以政府公报为主,但却不一味地迎合政府,也比较系统地介绍外国社会的情况,介绍新思想、新知识,评论中国的不足之处,提出革新措施,成为洋务派的宣传工具。凭借官方传播渠道,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报纸刊登内容包含圣谕广训直解,上谕,本省政治、学务、兵事,近今时务,
农学、工学、商学、兵学、教案、交涉、外省新闻,各国新闻等。设有宫门钞、奏议录要、析法摘要、文要录、辅近事、外省新闻、各国新闻等栏目。
据记载,从1903年7月24日至1904年2月15日,《北洋官报》为隔日发行,每次寄发平均为2173份,月寄发总量为32600份。自1904年2月16日起,《北洋官报》改为每日出版,每次寄发平均为3091份,月寄发总量为92730份。1903年
清朝鉴于《北洋官报》试办成功,决定在全国推广,“依照北洋章程妥酬开办”,因此确立了《北洋官报》在全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