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色鸫属
雀形目八色鸫科的属
八色属是雀形目八色鸫科的一属,共有32种及91个亚种。它们体型圆胖,尾短,腿长,嘴形较粗,最外侧初级飞羽长度达其内侧的4/5。八色鸫属是鸟类中色彩丰富的种类之一,以身体具有红、绿、蓝、白、黑、黄、褐、栗等鲜艳夺目,丰富艳丽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观赏价值的鸟类。它们在森林底层活动,翻拣树叶及朽木以寻找昆虫、蚂蚁和无脊椎动物等动物为食。叫声简单,间隔极短。八色鸫属的属名Pitta,转写自泰卢固语的“పిట్ట”,本意为“小鸟”。 仙八色鸫属下有多个物种,包括绿胸八色鸫白胸八色鸫美丽八色鸫蓝胸八色鸫苏拉八色鸫非洲八色鸫非洲绿胸八色鸫蓝翅八色鸫、仙八色鸫、蓝翅八色鸫红树八色鸫华丽八色鸫、噪八色鸫、黑脸八色鸫彩虹八色鸫等。它们都是身体鲜艳多彩的鸟类,喜欢在森林底层活动,寻找昆虫、蚂蚁和无脊椎动物等动物为食。八色鸫属的国家体育场建造、孵化和育雏都是由双亲完成的,孵化期约为17天,雏鸟是卵生的,需要在巢中孵化和成长。部分物种是迁徙性的。 八色鸫属的特点是身体鲜艳多彩,喜欢在森林底层活动,寻找昆虫、蚂蚁和无脊椎动物等动物为食。它们的叫声简单,间隔极短。与仙八色鸫属相似的是,南美洲蚁鸟科也有50多个物种,它们的外貌和行为与八色鸫属相似。
蓝翅八色鸫
中 文 名: 蓝翅八色鸫
英 文 名: 蓝色winged pitta
拉丁学名: Pitta moluccensis
地理分布 中国西南部、东南亚;越冬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及婆罗洲。
濒危状态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主要以甲虫白蚁鳞翅目鞘翅目的昆虫和蚯蚓、唇足纲等小动物为食
蓝翅八色鸫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蓝翅八色鸫以身体具有红、绿、蓝、白、黑、黄、褐、栗等鲜艳夺目,丰富艳丽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观赏价值的鸟类。其实它身上所具有的颜色还不止八种色彩,头部前额至枕部为深栗褐色,冠纹黑色,眉纹呈茶黄色,眼先、颊、耳羽和颈侧都是黑色,并与冠纹在后颈处相连,形成领斑状。背部为亮油绿色,翅膀、腰部和尾羽为亮粉蓝色。下体呈淡茶黄色,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都是猩红色。在丛林之中,它身上的这些斑斓的羽色与阳光、绿叶、紫花、白蕊等大自然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因而也成为一种特别的保护色。蓝翅八色鸫是一种小型的鸟,体长仅有17—20厘米,体重类约 48—70克,嘴强,长而侧扁,颈部短,鸣管内肌两对附着于支气管半环的中部。尾羽很短,腿特长而坚强,表面平滑。
蓝翅八色鸫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鸟类,在我国分布于云南省、安徽、河南省河北省福建省上海市台湾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自治区,在国外,还见于南亚、东南亚一带。它主要栖息于海拔200 米以下的平坝区和丘陵落叶很厚的各种类型的树林中,也见于林缘溪流边的灌丛和小树上,田坝区的榕树和村寨边的小树上,以及竹林等环境。多见10—20只在树冠下结群静栖,或在相近的树枝上活动。主要以甲虫白蚁鳞翅目鞘翅目的昆虫和蚯蚓、唇足纲等小动物为食,取食多在密林落叶地面上,夜晚则栖息于树上。
蓝翅八色鸫在繁殖期多成对活动,不断发出婚鸣,鸣叫时,胸部、颈部和尾部上下摆动并互相嘻戏,时而站立枝头,时而跳到地面用脚扒开地面枯枝落叶觅食,行动敏捷,十分机警,偶而有响声时,雄鸟和雌鸟立即迅速分开活动。交尾时雌鸟站于距地面高约2米的小树上,雄鸟迅速飞到雌鸟背上,雌鸟不动,蹲下翘尾,雄鸟扇动双翅,保持平衡并进行交尾,此时两鸟都不再鸣叫。交尾后雌鸟仍站在原地不动,雄鸟则飞到另一枝上,各自整理羽毛,然后飞落到地面上觅食。它们5月下旬营巢于高大的天然阔叶林内,也有少量选在人工杉木林内。筑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一只亲鸟将巢址用双爪将地面杂草、落叶清除,形成圆坑,另一亲鸟则在巢周围30米左右的范围内的地面上寻觅巢材。先用枫杨、板栗等树的枯枝在地面的圆坑上堆成一个平台式的巢基,以保持巢的稳定,不使上面所筑的巢顺坡滚落,同时也有防水隔潮的作用,然后用杂草、苔藓植物,嫩枝、细茎等混合盘绕,筑成一个球形的地面巢,外径20厘米左右,内径约7厘米,深15—19厘米,巢内铺垫更细的杂草、叶柄、松针及树叶等,巢口的前方多有小灌丛或蕨类隐蔽巢口。每窝产卵5—7枚,卵为乳白色,杂以紫褐色明暗相间有规则的斑点,锐端的较稀少,钝端的较为浓密,大小为26×23毫米,卵重5—6克。卵未产齐时亲鸟不坐巢,也不在巢的周围活动,产完最后一枚卵后才开始孵化。孵化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它们都有很强的恋巢性。当一只亲鸟孵化时,另一只就在巢附近的树上或地上鸣叫及警戒。亲鸟换孵时,先是相互鸣叫,然后坐巢的亲鸟先从巢内飞出,另一只亲鸟间隔数分钟后再进入巢中孵化。孵化期为15天,出雏后,雄鸟和雌鸟还要共同育雏13天左右。它们觅食回来后并不直接入巢,而是站在离巢4米远的小树上观望,见周围没有危险时才迅速入巢,将食物放入雏鸟口中。雏鸟刚出壳时只有5克重,体长46毫米,全身无毛,双眼紧闭,嘴为黄色,脚爪为肉色,身上有明显的羽区和裸区。到出飞的时候,雏鸟体重已经增至50克以上,体长也达到90毫米以上。
体形尺寸 体长17—20cm,体重约48—70克
习  性 喜低地灌木丛及次生林。在地面跳动似鸫鸟。
叫声描述 响亮清晰的笛音tae-laew、tae-laew,持续不到1分钟。告警时叫声为粗哑的skyeew声
仙八色鸫
中 文 名: 仙八色鸫
英 文 名: Fairy Pitta
拉丁学名: Pitta nympha
地理分布 繁殖于日本朝鲜、中国东部和东南部;越冬在婆罗洲。中国主要分布省份: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
濒危状态 已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种。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仙八色鸫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雄鸟前额至枕部深栗色,有黑色中央冠纹,眉纹淡黄,自额基有黑过眼并在后颈左右汇合;背、肩及内侧飞羽辉绿色;翼小覆羽、腰、尾上羽辉蓝色尾羽黑色;飞羽黑色具白翼斑;颏黑褐、喉白,下体淡黄褐色,腹中及尾下覆羽朱红。嘴黑,脚黄褐色。雌鸟羽色似雄但较浅淡。
数量稀少,但为仙八色鸫中较常见的一种。
体形尺寸 全长约20cm。
习  性 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次生阔叶林内,在灌木下的草丛间单独活动,以喙掘土觅食蚯蚓、唇足纲鳞翅目幼虫,也食鞘翅目等昆虫。5月下旬繁殖,在地面挖一浅穴,上以枯枝搭成平台,再以苔藓植物、杂草等编成球状巢。每窝产卵5~7枚,雌雄轮流孵卵。
绿胸八色鸫
中 文 名: 绿胸八色鸫
英 文 名: hooded Pitta
拉丁学名: Pitta sordida
地理分布 印度至中国西南部、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大巽他群岛及新几内亚。中国主要分布省份:云南 西藏濒危状态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
绿胸八色鸫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18厘米)的绿色仙八色鸫。头黑,上体绿色,两翼蓝色而具白色斑纹,头顶至后枕深褐,胸及腹部苹果绿,臀亮红。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肉色。
栖息在海拔700-13O0米的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多见在林下阴湿处和水边活动觅食。
体形尺寸 体长18cm。体重65~69克。
习  性 在森林底层活动,翻拣树叶及朽木以寻找无脊椎动物为食。两翼深色而具白色斑纹,飞行时易见。亚种cucullata为罕见夏季繁殖鸟,见于云南省南部和东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近边境的地区,高可至海拔2000米。
叫声描述 重复的双哨音pih-pih,间隔极短。
蓝八色鸫
中 文 名: 蓝八色鸫
英 文 名: 蓝色 Pitta
拉丁学名: Pitta cyanea
地理分布 印度东部、缅甸。中国主要分布省份:云南
濒危状态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繁殖方式 卵生
蓝八色鸫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24厘米)的深蓝色仙八色鸫。头顶两侧橘黄色的宽带延伸至颈背,宽宽的过眼纹黑色,脸颊皮黄,纹黑,尾亮蓝色。雌鸟较雄鸟色暗,但下体的白色仍清楚可见。为中国唯一下体具横斑的八色鸫。虹膜-褐色;嘴-偏黑;脚-粉褐。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指名亚种为罕见留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海拔500~1500米处。
体形尺寸 24cm
习  性 栖于常绿林、半落叶林及竹丛。具八色鸫特性。
叫声描述 如流水般的pleoow-Whit声。告警时发出粗喘声skyeew。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蓝翅八色鸫
蓝翅八色鸫生物特征
仙八色鸫
仙八色鸫生物特征
绿胸八色鸫
绿胸八色鸫生物特征
蓝八色鸫
蓝八色鸫生物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