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僖伯(?- 前718年),
姬姓,名彄,字子臧,是春秋时期
鲁国的大夫,封地于“臧”(今
山东省境内),谥号僖。他是
鲁孝公之子,
鲁惠公之兄,
鲁隐公之
伯父。臧僖伯以忠诚严正著称,他曾劝谏鲁隐公不要前往棠邑观赏捕鱼,认为国君应当以国家大事为重,不应沉迷于游乐之事。他的谏言体现了春秋时期对于国君行为规范和礼制的重视。
臧僖伯谏观鱼
隐公五年(前718年)春季,鲁隐公打算到
棠邑(今
鱼台县西南)去观赏捕鱼。臧僖伯进谏说:“凡是一种东西,不能够用来演习大事,它的材料不能够用来做器用,那么,国君就不要去理会它。国君的职责,就是使人民的行为符合法度与礼制的规定。所以,用讲习大事的行动来检验法度的差等,就称为法度;用材料来表明器物的文采,就称为礼制。既不合乎法度,又不合乎礼制,这就称为乱政。乱政屡次出现,就是导致衰败的原因。因此,春猎称,夏猎称苗,秋猎称狝,冬猎称狩,都是为了在农闲的时间用这些方式来讲习大事的。每隔三年,还要出兵演习,(并借此来检验成果)演习完毕,再整治队伍回来,到庙堂里饮酒庆贺,祭祀祖宗,清点军用器物。彰显器物车服旌旗的文采,分清贵贱的区别,辨别等第伦次,安排少年和老人的顺序,这都是为了熟悉这种表示威仪的礼制的。如果鸟兽之肉不是用于祭祀,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是用于军用器物,国君就不用亲自去猎取,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至于山林河湖的物产,把它们取来做
大宗商品。但那是贱役的小事,有关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要亲自过问的。”
鲁隐公说:“我要去巡视边境。”于是前往棠邑,在那里陈设捕鱼的器具,加以观赏。臧僖伯托病,没有随从前往。
同年12月,臧僖伯去世。回想臧僖伯的忠诚严正,鲁隐公颇为后悔,下令将其丧礼“加一等”,以示褒奖。
史官记载说:“鲁隐公在棠邑陈设捕鱼器具。”意思是说,鲁隐公这一行动不合礼法,并且讥讽他跑到远离
首都的棠邑去。
左传原文
隐公五年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従。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
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卫之乱也,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従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也。
宋人取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冬十二月辛巳,臧僖伯卒。公曰:“
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
人物影响
政治的影响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臧僖伯的劝谏行为凸显了
鲁国对传统周礼的重视和维护,向国内臣民展示了礼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国君行为应符合法度与礼制,为鲁国的政治运行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规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鲁国的政治秩序。
尽管
鲁隐公没有听从劝谏放弃观鱼,但臧僖伯的进谏在一定程度上对鲁隐公的行为形成了舆论压力,让鲁隐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的争议和批评,使其在后续的决策中不得不更加谨慎地考虑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臧僖伯提出国君的职责是 “纳民于轨物”,使民众的行为符合法度与礼制,这一观点引发了
鲁国统治阶层对国君职责和使命的深入思考,促使他们反思自身行为是否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规范,为鲁国的政治治理理念提供了有益的探讨方向。
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影响
臧僖伯的谏言内容充分体现了周礼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过这次劝谏事件,周礼的内容和精神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加深了鲁国臣民对周礼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周礼文化在鲁国的延续和发展。
其劝谏所依据的理念与后来
儒家所倡导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等级观念和道德规范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为
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素材和实践案例,对儒家思想在
鲁国的孕育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历史记载和后世评价的影响
这一事件被史官详细记载下来,成为《左传》等历史文献中的重要内容,为后世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为后世的历史记载树立了典范,即重视对统治者行为的记录和评价,以史为鉴,警示后人。
臧僖伯的劝谏行为以及
鲁隐公的回应成为后世评价统治者行为和政治得失的一个标杆。后世学者和政治家在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常常会以这一事件为参照,探讨统治者的职责、行为准则以及对国家兴衰的影响,从而为治国理政提供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