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群故居是贵阳历史上第一栋仿西式建筑,时光倒流至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
西学日兴西式建筑风格始现,它的出现,打破了封闭的西南腹地城市贵阳以往的砖、木方建筑史。王伯群故居在历史的演进中,虽只残存当下的一栋两层中式主楼和圆柱形塔楼,但仍是筑城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伯群是贵州
兴义市人,作为早期进步人士,曾任
大夏大学、交通大学校长,一生留世共三座故居,分别位于兴义、
上海市和贵阳。1999年,王伯群故居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顶屋面一角中建
歇山顶楼阁,典型的中西合璧。碉楼3层,其下辟地下室,其上建穹窿顶。楼下台阶复分两组,底层为如意踏跺,上层为垂带踏跺。
砖柱上的白色灰塑,状似白菜,与西方
人物雕塑迥然不同,在中国古代建筑上雕塑白菜,寓意“清白家声”。王伯群故居虽为法式建筑,但在装饰工艺上仍受传统手法影响,是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产物,于1999年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伯群(1885年一1944年),名文选,字伯群。出生于今
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镇景家屯村,早年留学
日本,回国后参加了护国运动,为护国运动骨干分子。曾担任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
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兼
交通大学校长。民国17年(1928年)创建私立“
大夏大学”时任董事长兼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大夏大学辗转迁到贵阳,王伯群回到
贵州省,领导大夏流亡办学。1944年病逝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