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坂村
白坂村
白坂村,全名白玉坂村,位于闽南厦漳泉的西北部,是安溪县通往华安县的连接村,村内众山环绕,自然景观非常丰富,高山产好茶,由于白坂村地势高,所以被称为好茶的主产区,所有田地都退耕还茶,主要经济来源为茶叶,自产自销,有的到全国各地经商,开茶叶店,经济和建设都有了大起飞,随着道路的扩宽和客车的进驻,以及安厦高速公路的通车,可以预计未来村民进出沿海厦漳泉大都市区越来越便利,经济建设会越来越好。
村庄概况
白坂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祥华乡,在乡政府驻地西南9.8公里处,佛耳山西麓,海拔983米。古时该地盛产白色竹叶,故称白叶坂、白玉坂,后简称白坂。村委会设在寨仔,辖4个自然村,废村大。是安溪县较靠近华安县的村。通往华安县仙都镇水泥路已经硬化多年,从此成为华安和安溪交接的连接村,往厦门市可以有两条路线选择,大大改善偏僻山村的困境,境内有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的白叶堡遗址,从今存城堡残迹看,依山构筑在山仑脊上,坐北朝南,东西宽100米,南北深130米,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有房屋百余间。村民主要为詹姓
旅游资源
白坂福地,风光旖旎,景色优美,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其中,尤以白坂、大林尖、二尖山、佛耳山的风景最为秀美。
多卿《清溪詹氏族谱》曾收录了历史上名士标题的“多卿八景”,并就八景分别赋诗曰:
佛耳凌云
清风峻绝古人齐,佛耳峰头万象低。
谁染亭台留鹤住,新诗好共白云题。
佛耳山,又名佛天尖,海拔1535.5米,是安溪县的第三高峰,亦是开先县令詹敦仁当年喜爱的隐居之地。佛耳山山峰幽奇,山体峭绝高大,风景俊秀,古有“有我的高,无我的秀;有我的秀,无我山尖上一鸿长”之称,詹敦仁赞之“美如佛”。现山上仍有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如望云亭遗址、佛耳开天石刻、慈顺夫人李氏墓、佛天岩及洞穴奇特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等,是旅游开发的好地方。
经济发展
白坂村是一个茶叶生产基地
白坂产茶历史悠久。明嘉靖《安溪县志》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卸任后的詹敦仁入居佛耳山麓。因与名僧释宏道(号王恕)交情甚厚,释宏道特专程到佛耳山拜访敦仁。詹“与道人介庵游览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曰:“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可见,早在五代十国之季,白坂已经产茶。现在白坂的茶叶店遍布全国各地,比较著名由詹艺忠创建的安溪茶夫人有限公司、詹清河创办的祥韵茶缘、詹毅强开创祥都茶业有限公司等茶叶公司均在此诞生。
白坂村为省级贫困村。时任祥华乡党委书记陈水潮,根据白坂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山地资源优势,提出种植铁观音、振兴白坂经济的思路,大力发动群众开垦茶园,种植优质名茶铁观音。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乡茶园面积达到30多公顷,村内的山坡荒谷,绿色尽染,茶业成为白坂村的支柱产业和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创造了“以茶脱贫、靠茶致富”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近十年来,白坂村大力实施县委、县政府、乡镇府提出的“优质、精品、名牌”茶业发展战略,茶叶生产迅速发展,茶叶品质不断提高,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茶农经济收入年年增加。
交通展望
要致富先修路,白坂村于2012年在县政府、乡政府的支持下,已加宽白坂与多卿、白坂与岭埔道路的扩宽工程已经完工,村内八字型,环村路也已经完工,通往安溪县的客车进驻白坂村,给村民带来更大的便利。
华安县厦门市高速已经通车,省道S308经过本村,白坂村到厦门经济特区大大提速,进入两小时经济圈,另外安溪厦门高速已通,40分钟的车程,白坂到厦门走此道也进入2小时经济圈,大大改善封闭落后的困境,以前白坂到安溪就需要3个小时,安溪到厦门要2.5个小时,安溪到泉州也要1.5小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财政的发展,有资金修路,为老百姓走出山村创造条件,通往城市更为便利。白坂村,从古到今培养有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厦门市泉州市福州市漳州市及全国各地,发展事业和经商,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村庄概况
旅游资源
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