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学院,由
湖南省教育厅和
永州市人民政府共管,并与湖南潇湘技师学院合并办学,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院。
九嶷山学院”始建于1980年10月,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远九嶷山,由中国农林生物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南泥湾”的发现者、开恳倡议人,北京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毛泽东同志的亲密友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乐天宇同志创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民办大学。建校的资金源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乐天宇的冤案得到平反后补发的工资。2003年8月冠名“湖南九嶷山专修学院”,2005年3月经专家评估、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更名“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5月,经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由民办转为公办。隶属于
湖南省教育厅,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院。
德孝之源,福地
九嶷山,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秉持“贵自学、敦品德、勤琢磨、爱劳动”的校训和“寓教于民,大浪淘沙,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打破“铁饭碗”,“宏扬“爱国奉献”和“延安精神”为国家、社会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学院介绍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九嶷山学院”的基础上发展养大起来的。1980年,原国家学部委员、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著名农林学家、教育家乐天宇教授回到他的家乡
宁远县创办“九嶷山学院”,系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所民办高校。校部设在道德文化始祖
九嶷山舜帝陵圣地,当时开设农业、中文、医学等专业,创办的第一年招收学生200多人。乐天宇教授任董事长、院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肖克、王首道、李维汉、曾三以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周培源等予以大力支持,并担任学院董事,肖克将军还两次亲临学院视察并题写校名。1985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给学生写信,鼓励师生艰苦创业、勤俭办学,是
永州市唯一民办高校。2005年3月经专家评估、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5月,由民办大学转为公办大学,隶属
湖南省教育厅管理,纳入普通高等院校序列,面向全国计划招生。
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适用型人才。学校一度声名远播,
湖南省、湖北、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江西省、
云南省、
贵州省乃至新疆等19个省市的学生慕名来校求学,其中还有两名
日本学生远渡重洋来校就读,在校毕业的2万多名
九嶷山学子分布各地多个领域工作,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新华出版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光明日报》、《
羊城晚报》、《
湖南日报》、《
香港大公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导学院的办学业绩,全省两次在校召开民办学校现场会,6次被评为国家和省市民办先进院校。
九嶷学院经历了几十个办学春秋,风雨沧桑,来之不易,发展到今天,可谓是一部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目前,学院正以她矫健的步伐、强劲的发展势头,向人们展示着她的辉煌未来。
历史沿革
1980年10月,九嶷山学院正式成立。
1981年3月1日,九嶷山学院文化补习班开班,仅有学生几人,学费每人每期7元。由时任
湖南省政府参事的长沙中学高级教师刘养玄等任教。
1981年9月1日,学院正式开学,萧克将军在亲临学校视察时题写了校名。
1985年7月,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给学生写信,鼓励师生艰苦创业、勤俭办学。
2002年6月,全国民办高校委授予学院“新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称号。
2004年8月,团中央授予全国首批青年创业培训基地。
2005年3月经专家评估、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民办转为公办,并与潇湘技师学院合并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在新中国“文化大革命”后,得到平反、恢复名誉和原工资级别待遇的
乐天宇,以党的事业和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怀着一颗坦荡的胸怀,带上补发给他的全部工资,回到
宁远县家乡自费办学。他的创举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维汉、萧克、王首道,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周培源等,以及各方友好人士的支持,并受到当地政府和山区人民的拥护和欢迎。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旧校区
•宁远九嶷山校区
建校初期,条件艰苦,乐天宇坚持与全校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以身作则,住破庙,吃粗菜淡饭,还将每月从原单位离休后照发的350元工资,除留50元生活费外,余均交给学院充作师生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他还不取报酬,亲自讲课,经常工作至深夜。
借用舜帝庙残存的两栋建筑,翻瓦补漏,在几根石柱上盖上油毛毡作教室,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民校。
1981年9月1日,正式开学,学费每人每期15元,少数民族学生、贫困生、革命烈士后代免收学杂费。教授每月津贴及职工每月工资均为5元。没有教材,教师自己刻钢板、印资料。
校园占地面积240余亩,校园三面环水,绿草如茵,幽雅静缢,空气清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余人,专业教师16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讲师30人,硕士6人,双师型教师50余人)。
学院教学、生活、体育、文化设施布局合理,拥有高标准语音教学大楼、库存达20余万册的图书馆、500余台(套)的
计算机实训及电子电工培训大楼以及机、模、电焊强化培训基地、
酒店管理与市场营销实训基地。
新校区
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用地300亩,于2014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第一期投资规模约5亿元左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教学楼4栋、实训大楼2栋、图书馆1栋、学生宿舍楼5栋、学生食堂1栋,能容纳4000余名学生学习和生活,建设了
湖南省职业院校第一所智慧校园。学院于2016年9月16日顺利乔迁新校区。
学院规划
主要是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2020年,在校学生规模突破6000人,计划新修学生宿舍两栋。二是力争建成全国示范性技师学院。
师资队伍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九嶷山学院
贵自学、敦品德、勤琢磨、爱劳动
修德,出自《左传·庄公八年》,解释为修养德行、行善积德。
励能,“砺”,磨炼,振奋。能,技能,能力。
自强,亦作“自彊”。指自己奋发图强。见《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历史意义
传承舜帝精神
五千年前,传说舜帝乘木筏溯潇水而上,曾在九疑山下教当地农民制茶、,开创了农业社会的先河,还曾在
舜源峰旁的紫霞岩办学堂,教化瑶民,最后为百姓伏蟒中毒而亡。
五千年后,
乐天宇在舜源峰下,
九嶷山舜帝陵庙里,自费创办了九疑山学院,从此,点燃了新中国民办教育的第一把“星星之火。”
那是1980年,当时,九疑山没有通电,没有通车,办学条件异常艰苦。没有校舍,就借用舜帝陵庙简陋的厢房,甚至把将军树的树荫当作校舍。没有课桌,就用土墩、石块当桌椅。没有正常经费来源,乐天宇把“文革”后国家补发的5万元全部拿了出来。后来,他还把每个月的350元离休工资,也绝大部分用于学院的创办之中。
“木板墙壁纸糊窗,风雨楼上一斗室。”1984年,
乐天宇路蓝缕的4年后,把最后一丝光、一份热献给了家乡,为九疑山学院耗尽了最后的心血。
乐天宇死后,人们悲痛地发现,他身上穿的是一件破衬衫,系的是一根三截布条结成的裤带。
宏扬“延安精神”
乐天宇艰难办学的精神,感动了他的朋友、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维汉、萧克、王首道,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周培源等,他们对九疑山学院的创办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
1981年,萧克将军在亲临学校视察时题写了校名。
1985年7月,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专门指示秘书给学院师生写信,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办好学校。
1992年6月5日,已86岁高龄的萧克将军在北京会见零陵地委的同志时还说,“
乐天宇建九疑山学院,办了件大好事,培养了大批人才”。“乐天宇办学,我是真心支持他的。”
乐天宇的办学精神感动了教育界和知识界。当时,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不拿工资,只要求标准不高的伙食和5块钱零用钱。北京、
天津市等地邀请来讲学的教授提出义务讲学,不收分文报酬。
正是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无私奉献,才使九疑山学院这个“星星之火”,将成“燎原之势”。正是这种“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团结拼搏,才使九疑山学院走出了最初的艰难困境,迎来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