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山(1929年5月8日—1990年4月24日),江苏无锡人,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总设计师,航空航天工业部干线飞机总设计师顾问,新中国第一代大中型飞机总设计师和技术开拓者。
1952年9月,马凤山提前毕业投身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他30岁时出任轰—6飞机主管设计师。1956年,马凤山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他参加了轰—6飞机投放
原子弹、
氢弹专题研究和实验,确定了飞机可以携带并投放氢弹的最大吨位,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贡献。1968年,他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款中型
战略运输机运—8飞机的技术总负责人。1970年7月,他又开始全面领导新中国第一型大型
客机运—10的设计。1982年7月,
上海市航办党组提任马凤山为640所所长。1984年,马凤山担任编委会主任,组织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民用飞机适航标准,并亲自撰写了编制说明。1990年4月24日,马凤山因病于上海与世长辞,享年61岁。他的骨灰安放在龙华公墓。
1986年,马凤山被中国国家科委批准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019年9月25日,他被授予“
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9年5月8日,马凤山出生在无锡东亭的席祁乡马巷村。他曾目睹
日寇飞机在中国天空肆虐,狂轰乱炸,立志航空报国。他初中就读于无锡道南中学,1949年秋在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航空技术人才。因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急需,1952年9月他提前毕业,到远离故乡的
哈尔滨市工作。
工作经历
崭露头角
1952年9月,马凤山根据国家安排提前毕业到哈尔滨飞机厂工作。1957年底,国营122厂基本建成,随即从修理飞机转为设计和仿制新型飞机。马凤山调任厂设计室的气动组组长,开始了他的飞机设计生涯。1958年5月,马凤山在哈尔滨飞机厂任气动组组长时,就负责了“
松花江1号”小型旅客机、“和平401号”短程喷气旅客机和“和平402号”涡桨支线飞机的气动布局、参数选择、性能计算、操纵性稳定性计算等气动设计和分析工作,编制了“松花江1号”试飞大纲直至该机试飞成功。
“轰六”诞世
1959年年5月,马凤山和一批西安飞机制造厂中青年技术人员去苏联喀山图16飞机生产厂学习。考察前,他认真准备,自学
俄语。这也使他抓住了关键,将有用的重要数据几乎全都记录了下来,包括当时
苏联专家教授的3门课笔记:《图16飞机的静力实验考察报告》《强度计算原始数据总结报告》及《图104的结构考察报告》。当时,中国国内
图-16轰炸机仿制机型“
轰-6”飞机正进入项目攻坚阶段,“轰六”的结构静力试验、试飞准备、日常生产、改进改型等工作陷入了困局。马凤山的笔记,成为“轰六”飞机设计、改型的宝贵财富。从苏联实习回来,马凤山担任了“图16”仿制工作的主管设计师,负责国营伟建机器制造厂“轰6”仿制设计和气动力方面的工作。1961年,年仅32岁的马凤山就被破格提拔为副总工程师。1969年,“轰六”飞机开始批量投产。
转战西飞
1964年,他跟随任务一起被转调到西安飞机制造厂。到西安飞机制造厂后,他先后任设计科副科长、设计所副所长、所长。期间,他研究制定了飞机静力试验方案,执笔起草了飞机设计定型技术总结报告,提出了
发动机改型的总体方案。
1968年底,中国决定
测绘学仿制“运7”“运8”飞机,并向西安飞机制造厂下达了飞机的试制任务。西安飞机制造厂设计科主动请缨,争取到“运8”飞机的测绘设计任务。马凤山任“运8”飞机测绘设计设计总负责人,组织了600人的测绘设计队伍,历时两年多完成了全部工作。“
运-8”于1974年底完成首飞。
“运10”上天
1970年7月,马凤山奉调到上海708设计组,全面领导新中国第一款大型客机“运十”的设计,并担任技术总负责人。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苏和“
空中客车公司”三家能研发大型民航机。马凤山和研发团队克服困难,于1980年9月26日,“运10”成功完成首飞。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历史上大型
喷气式飞机零的突破。
继续发展
1982年7月24日,
上海市航办党组决定提任马凤山为640所所长。1984年,马凤山担任编委会主任,组织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民用飞机适航标准,并亲自撰写了编制说明。同年8月4日,刚年满55岁的马凤山,离开了上海市640研究所所长兼总设计师的岗位。1985年10月,马凤山以病弱之躯亲率首批23名工程技术人员赴美国
麦道公司,参加为期三年的美、中、意、
瑞典超高涵道比(桨扇)技术准备国际合作项目。1986年,马凤山被中国国家科委批准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89年3月27日,航空航天工业部聘请马凤山为干线飞机总设计师顾问。
不幸逝世
1990年4月24日,马凤山因病于
上海市与世长辞,享年61岁。他的骨灰安放在龙华公墓。
主要成就
在西安飞机制造厂,马凤山与飞机强度研究所一起制定了《轰6静力试验方案》,他又参加了对“轰6”挂
原子弹、
氢弹投放时冲击波、光辐射对飞机影响的研究,他撰写的技术报告分析了核爆炸对飞机的影响,确定了“轰6”可以携带和投放氢弹的最大吨位。
1970年7月,马凤山被调到上海,全面领导新中国第一代大型客机
运-10的设计。经过十年攻关,他带领团队实现了
C919的集群性、体系性关键技术突破,使中国客机研制一跃进入喷气时代。
从
轰-6研制开始,马凤山就高度重视对国外设计规范、民航规范和民机适航条例的研究运用,先行探索中国
大型运输机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中国第一部适航规章《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便由他领导编制,这部规章填补了新中国民航和民机的重大空白,为新时期包括
ARJ21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在内的民用飞机以及民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石。
人物轶事
马凤山笔记
1959年5月,中国派出马凤山等同志去
苏联喀山图—16飞机生产厂考察飞机强度计算及静力试验情况,苏联专家在作讲座报告时一再强调说,课堂上讲的这些你们不用记,这些资料会全本发往中国,绝大多数同志也就专心听讲了。听课的人回到国内后,苏联答应给的资料就是不来。通过中国驻苏大使馆的正式外交交涉,答复是这些资料是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编写的,不是工厂生产资料,不属于图—16飞机合同中该提供的生产资料。原来,由于在当时图—16飞机的技术先进,飞机的总体气动设计工作除
图波列夫公司以外,有很多是由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负责的。喀山工厂在
苏联也只是图—16的一个复制厂,没有飞机的设计权。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背信弃义,中止合同,撤走专家,中国必须自力更生解决好轰6飞机的试制,但是轰6飞机却只拿到苏联给的一本强度综合数据,是全机所有情况的综合,只有答案而没有计算过程和计算报告。轰6飞机要做结构静力试验、要做试飞准备,要处理日常生产,以后还要改进改型,西安飞机制造厂就必须自己将这些苏联不提供的技术文件补编出来,去苏联听讲的人大都只说得出一般的情况,所以只得不远千里请来了“马凤山笔记”。当时这本“马凤山笔记”,是深藏在厂部保密室中的一份绝密级文件,一开始设计员要经过政审,层层审批,才能一睹芳容,不准在办公室过夜,也不准摘录。
708工程
马凤山儿子
马凌回忆,从1970年父亲参与“708”工程一开始,因考虑到母亲赵孟华体弱多病无人照料,就将母亲和姐姐马彬留在陕西阎良,只身带着年仅9岁的他到
上海市工作,同住在卫生学校的集体宿舍。父亲通常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经常晚饭还没吃完,就有人敲门了。他的同事白天挤不出时间,就晚上来家里请示汇报工作,马凌经常是听着“总体布局”“操纵系统”“发房”“吊挂”等专业名词进入梦乡的。
人物关系
个人生活
1952年,马凤山从交大毕业,赵孟华从
上海财经大学毕业。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奔赴
东北地区投身航空工业建设。1956年,他们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结成终身伴侣。
马凤山爱好广泛,书法、
京剧、古典和现代音乐、桥牌和象棋全都在行,拉得一手好
二胡,擅长唱老生。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相关评价
创业主帅、良师益友。(
ARJ21总设计师吴兴世 评)
马凤山生活朴素、平易近人,骑自行车上下班,一家只住煤卫合用、16平方米的一居室。尽管是“运十”的总设计师,几乎没有人叫他“马总”,大家都叫他老马,而且他的决策总能得到很好的执行。(ARJ21飞机气动设计师赵国强 评)
航空报国的使命感驱使马凤山始终坚持先行探索、自主创新。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提出“我们不但要搞改型,将来还要搞新机”。上世纪80年代,他组织编制了我国第一部飞机适航规章,填补了新中国民航和民机的重大空白,为新时期的民用飞机以及民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石。(人民日报 评)
参考资料
马凤山简介.中共中央宣传部官网.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