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烈,多用于中国人名,较为知名者有著名新闻摄影家陈宗烈(1932—),男,
汉族,高级记者,生于
常州市,1954年入
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新闻纪录
电影摄影,1956年8月入藏任《
西藏日报》摄影记者,1960年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1980年调回北京,任《
北京周报》摄影记者,1998年退休。
中国新闻摄影家
陈宗烈,1932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祖籍
丹阳市,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记者。
1951年在北京参加工作,前后入
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制片厂作
摄影助理;1954年9月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
1956年毕业后调到西藏日报社作摄影记者;在藏25年,采访各地农村、牧区、城镇,参加了平叛战斗、民主改革、经济建设,拍摄报道过中国健儿攀登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等重大新闻;在西藏日报主编《高原画刊》、《双周画刊》。
摄影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摄影展和国际影展,如《雅鲁藏布江风光》、《牧场晨曦》、《翻身农奴喜分牲畜》、《牧女卓玛》、《雪山野营》、《又是一个丰收年》、《藏族民兵》、《藏南春来早》等。
1960年评选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6月出席北京召开的
全国文教群英会。同年评为西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2月出席在
拉萨市召开的自治区首届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1960年、1978年选为
西藏自治区文艺工作者代表,出席全国第三、第四次
文代会。1960年加入中国摄影学会为会员,1978至2002年,三届连续当选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1981年调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社,任摄影记者、组长、社编委。
1980年举办个人
摄影作品展《高原颂》120余幅,在上海、
天津市等地展出。1984年在北京
中国美术馆举办三人摄影联展《访问非洲》。
1984年,《
北京周报》发表的《非洲纪行》一组彩色图片(含文字)稿,获当年中国外文局“对外宣传优秀稿”
一等奖;1988年北京周报外文版丛书《西藏:神话与现实》,其中所刊90余幅成组照片,获当年中国外文局“对外宣传优秀稿”一等奖。
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1994年于北京周报退休。
人物作品
近8年间,与有关单位和个人合作出书,计有画册《西藏古今》、《百年西藏》、《西藏佛教寺庙》、《中国佛教寺院》、《今日西藏》;丛书《西藏封建农奴社会形态》、《老拉萨》;
五洲传播出版社的系列图书:《见证百年西藏》、《
达赖喇嘛转世及历史定制》、《西藏历史》、《西藏经济》、《
西藏民俗》、《
西藏旅游》、《
西藏文学》、《
西藏艺术》、《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等。
系列画册:《
中国西藏》、《历史的见证》、《西藏藏族服饰》、《西藏·壁画》、《西藏·唐卡》、《西藏·雕塑》、《西藏·面具》、《西藏·手工艺品》;画册《
中国西藏文化大图集》由福建
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中国西藏》、《
西藏史话》、《金钥匙·十七条协议》;画册《西藏画卷》;画册《藏传佛教》。
此外,还有
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我的个人专集《目击雪域瞬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西藏自治区等。
其中一幅《中国健儿首次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于1963年在
苏联举办的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比赛中获第一名。
2005年6月,一幅反映西藏农奴翻身解放、题为《扬眉吐气》(摄于1959年)的照片,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立项批准,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颁证入选为“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
西藏岁月
在“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来临之际,北京和西藏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摄影家陈宗烈更有着别样的感触,他将百幅
西藏自治区主题摄影作品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这是国博首次以西藏为主题的专题性收藏,媒体更是称陈宗烈的捐赠“哪里是在捐赠作品,简直是在捐赠生命中的一段段记忆”。西藏民主改革,农奴翻身做主,
纳木错圣湖纯洁,雪山上雄鹰翱翔……陈宗烈将它们一一摄入镜匣。这些记录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社会生活众生相的摄影作品,更具有质朴原初的力量。从1956年到1980年,25年雪域存真,陈宗烈见证了旧西藏到新西藏的历史变迁。
24岁之前,陈宗烈无法想象自己今后的生活将会和一片陌生的
青藏高原联系在一起。1956年,西藏工委给中央打报告,认为西藏改革迫在眉睫,缺的是人和钱,于是中央政府派大量援藏干部进藏。时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的陈宗烈,是厂里派去西藏的三人之一。“当时调用的条件是年轻、懂摄影、家里没有拖累,3条我都符合,就去了
西藏自治区。那时对西藏真是一无所知,临行前我还去图书馆查了西藏的资料,也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不像现在,关于西藏的书真是浩如烟海。”
带着“一片空白”,陈宗烈等三人踏上了去西藏的“21天旅程”。“去西藏有3种途径:走进去、滚进去、飞进去。我们是滚进去的——坐汽车。在兰州等到开往
拉萨市的
军车,那时正值
青藏高原的雨季,路面泥泞得像面团。”车子走走停停,用了21天才到拉萨。
到了拉萨后,陈宗烈住在西藏日报社的集体宿舍大院。他回忆道,人家说“院子里是社会主义社会,院子外是封建农奴制社会。”我们不能随便上街,上街一定要三人同行,采访很受限制,由此可见当时
西藏自治区的复杂。市场上,人们不用人民币,只流通“袁大头”;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援藏干部初来乍到,不懂藏语,连基本的交流都成问题,更别提宣传民主改革了。
于是,陈宗烈开始突击学习藏语,“早上、晚上上课,白天闲时可以和周围的
藏族朋友练习对话,不长的时间我就学会藏语了”。在西藏日报社
那曲市驻站时,陈宗烈又自己配备了“武器”——
徕卡。“相机花了700块大洋,买这个相机几乎把储蓄都花上了。”同时,他也在想:如果什么都看到却拍不到,到
西藏自治区来干嘛?!“于是,我就想在这段时间里,把各种人的生活、关系,用相机记录下来。”“人的主题”就成为陈宗烈在西藏以雪域为家后的创作命题。
端着相机走出大院的陈宗烈,把“人的主题”分为对西藏两大阶级的关注。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西藏贵族奴隶主阶层的生活,和一些不会向外界开放的大法会等宗教活动。
在记录上层社会的生活、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同时,陈宗烈的相机更多地关注农奴们的生活。走出“院子”,就能看到封建农奴社会“政教合一”统治下的落后与混乱。“
拉萨市当时有3万人,其中乞丐就有4000多人,儿童乞丐特别多;我拍过一个103岁的乞丐,她的眼睛都瞎了,和我说自己讨饭讨了60多年。”在陈宗烈的摄影中,有反映妇女背负二三百斤麦草的《不堪重负》,有80多岁的老年农奴还在服役劳动。“农奴劳动时他们的婴孩只能呆在田间的小帐篷里,被老鹰啄瞎眼睛、被走兽咬伤的孩子很多,所以在拉萨经常能见到残疾的农奴;拉萨街头流浪儿与狗争食更是司空见惯,所以拍了《与狗争食》。”
封闭落后、生产凋敝、民不聊生的情景,让劳苦农奴和陈宗烈这样从内地到
西藏自治区的人都感到旧制度是“非改不可”。
1959年3月10日,以达赖为首的反动集团发动叛乱,几天后,解放军平息叛乱,西藏的民主改革也拉开了帷幕。“民主改革是一个彻底解放人权、推翻三大领主统治的过程,西藏原有的武装力量被废除,藏币停止使用,而带给老百姓的最大改变,就是分到了牛羊与田地,自己成了自己的主人。”民主改革的逐步推行,让陈宗烈有更多的机会下到农村、牧区,感受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在作品《分牲畜》中,从没喝过牛奶的农奴第一次分到了牛;在作品《扬眉吐气》中,
达孜区的农奴们烧掉了束缚他们人身自由的债券、契约,从烈火中感受到扬眉吐气的畅快;1959年,推行“谁种谁收”的政策,农奴们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与以前沿用千年的二牛抬杠技术亩产100斤的生产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学藏文拼音》中,拼音课上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仿佛也能从图片中透溢出来……“其实摄影很多时候都是偶得,当时也没有想到,摄影可以揭发农奴制的罪恶,记录民主改革的成就,但今天看来,摄影的图像,就有这样的力量。”陈宗烈说。
虽然陈宗烈自言很多
摄影都是偶然为之,但摄于1963年的《“朗生”互助组》却是在进行几个月的采访后拍出的照片。“1963年我到
山南市采访时,正好赶上在1960年农奴们分了地,开始组成互助组劳动了。村民自愿组合时,偏向‘门当户对’,一些技术、劳力充足的人家都组成了互助组,但
乃东区桑嘎村有11户‘朗生’(家奴)却没有人要。”“朗生”原本在农奴主家纺线织布,洗涤打扫,虽然如今分到了田地却不懂农业生产技术,这些“朗生”犹如弃儿。据陈宗烈回忆,“朗生”强巴曾伤感而无奈地说:“会跑能飞的都入组了,只有过去住马厩的人剩下了。”而他的妻子次仁拉姆则提出这11户人家单独办组,“单家独户有困难,团结互助有力量,不会种田可以学,只需勤奋劳动,就一定会把庄稼种好,过上幸福的日子”。《“朗生”互助组》拍摄的就是次仁拉姆和组员们一起劳动的场景。
次仁拉姆开始向旁人学习农业技术,再教给组员。3年不到,她的“预言”成为了现实,“朗生”互助组解决了温饱,获得了农牧业的双丰收。在陈宗烈看来,次仁拉姆是一个天才。“她虽然不识字,但对于我们宣传的土地政策,都能熟记,还能讲得头头是道,她组织的互助组成为
西藏自治区评选的先进集体和全区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她到
拉萨市来,都会和我通电话,我到
山南市去采访,也都住她家,1990年我去西藏时,还去看过她,她就是我的阿佳拉(姐姐)。”陈宗烈说。
如果说山南的亲历是陈宗烈25年中的“私人珍藏”,1960年他拍摄
中国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那段经历,则更多的带有一个时代的烙印。
1960年2月上旬,作为西藏日报社兼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的陈宗烈得知自己可以随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后,开始了紧锣密鼓的
体能训练。“每天背着40余斤的行囊(里面装上书)和10余斤的沙袋,先跑步再远足
药王山,以提高自己的体力,同时我还阅读了很多登山类的书籍。”2月下旬,登山队出发,从
桑珠孜区到
萨迦县、拉孜,再到
定日县、喜马拉雅山区。“3月3日到海拔5120米的大本营时,队员们裸露在外的皮肤通红、龟裂、渗血。在这个距珠峰直线距离25公里、曲线距离40公里的地方,队员们和记者们开始做登山训练并选择路线。”3月25日,登山队第一次进军珠峰,确定了“中
绒布冰川—东绒布冰川—北坳—东北
山脊—顶峰”的登山路线,“队员们和记者混编在一起,我和两位记者‘结组’,在两天的时间内通过东绒布冰川、粒雪盆地,到达5400米的第一号高山营地。在零下20度的天气里刮起风来,我们只能张口呼吸,像被抛到岸上的鱼。夜晚的
喜马拉雅山脉山区像月球般宁静。”尽管极尽艰难,陈宗烈还是在两个月内四五次登到6400米的第三号高山营地——6400米,那是给记者规定的高度极限。
在登山过程中,陈宗烈拍摄了大量记录高山地貌、队员活动的照片。1960年4月底,在5800米的中
绒布冰川上,一座高六七十米、
水晶般耀眼的巨大冰塔出现在行进队伍的左侧,陈宗烈举起相机将它收入底片。
1963年,由中国摄影学会推荐,这幅名为《珠峰北坡的巨型冰塔》的摄影作品参加了
苏联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比赛,并获得第一名。
让陈宗烈略感遗憾的是,他在即将见证中国登山队登顶凯旋的时刻,却不得不与珠峰“挥一挥衣袖”,西藏日报社急电命他下山:刚被选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的他,要到北京去开会。
人物往事
在
西藏自治区的岁月里,我总想找各种机会,跟随工作队下乡,去接触
拉萨市以外西藏的实际生活。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拍西藏各个阶层的原始生活状态、地理宗教环境,觉得应该积累这些资料。
工作队下乡,有的给农牧民看病,有的为牲畜防疫,兼带宣传政策。一个工作队十一二号人,队伍却浩浩荡荡,
骡子、毛驴就有一二十头,大部分用来驮礼物。礼物送给头人和领主——下乡需要当地人的指引,不然寸步难行。礼物包括茶叶、绸缎、银圆。在牧区一块银圆买一只羊,六块银圆就能买一头牦牛。领主收到礼物,通常都很高兴,就会让管家帮着我们开展工作。和农奴有接触,但都不够深入,因为和农奴打交道多了,领主会以为我们在做农奴的思想工作,大都要引起误会甚至反感。既然不能多说多问,拍照就是最好的记录。
1957年,我跟着工作队来到金龙溪卡庄园,借宿在农奴扎西旺堆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厉声的训斥声,出去一看,原来是管家强桑前来逼债。管家肥头大耳,恶言恶状。扎西旺堆一脸畏缩,愁苦满面,无助的目光低垂到地面……没有比这更强烈的对比了。我悄悄拿起相机,灯光一闪,把恶管家吓了一跳。
另外一张农奴半夜吃饭的照片,也是抓拍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