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 CD不得不反复推荐给大家,它不是一张新的唱片,而是在1990年上海歌剧院民族乐团演奏录制的,由
维克多·雨果隔年于1991年出版。这张唱片,就是雨果编号HRP 741-2的《小刀会》。
毕系舟曾经撰文说:“这款录音由
夏飞云指挥
上海民族乐团灌录,流畅自然,驾轻就熟,显然是大家都已熟悉的音乐,在风格上基本上仍掌握得到,能够将60年代《小刀会》的原唱班底--上海歌舞剧院的合唱团找来录唱了《小刀会》的两段合唱曲,也就更能增强了乐曲的地道韵味了。”
这话并没有夸张,选来录音的曲目实在很经典,这张唱片的副标题就是《五、六十年代经典中乐合奏曲》,这说明
维克多·雨果《小刀会》的录音已不是五六十年代精典中乐合奏原版,而是九十年代初上海民族乐团根据当时的乐团编制而编配的版本(当时的执笔人大有可能是
朱晓谷先生)。《小刀会》以前曾出现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黄梅调电影的
配乐中,董榕森还曾经仿写成\u003c;还我河山\u003e;一曲。
在听《小刀会》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序曲部分,这也是《
雨果发烧碟》系列中的辑录之选了。你喝一杯淡淡的茶,慢慢聆听这段序曲,就会觉得乐队的演奏空间相当紧凑。尽管如此,每件乐器的座标依然清晰可辩。如果在家里听这段节目的时候,感觉乐器挤成一团,应该首先从房间的
声学上找原因,着手改善一下自己聆听环境。开头第20秒和第43秒时出现的那两次震撼人心的鼓声,用的是位于舞台右后方的低音大鼓,声音结实而有力。低音
大鼓的音像位置听上去应该跟差不多在一起。大约在3分多钟的光景,舞台后方的当中部位响起了劲力十足的
定音鼓,定音鼓的音色跟低音大鼓不一样,在
音响系统里应当听得出两者的差别,有些发烧友使用的扬声器存在着轻度的声染色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两种鼓声就不那么容易区分了。稍后快结束的时候,有几记响亮的锣声,方位感相当明确。不过说回来,其《序曲》的低音大鼓录得相当霸道,更坦白地说是“茹毛饮血”,呵呵。
这张唱片也收录了其他一些作品,如钱塘江畔、
陕北地区组曲、翻身的日子、武术、春节序曲、东海渔歌和渔舟凯歌等。模糊印象中记得炫音
民俗音乐板块曾经绍介过这张唱片,所以在此一笔而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认真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