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博物馆,隶属于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是国家一级综合性、地志性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淄博市
张店区商场西路153号。
1958年4月2日,在
博山区颜文姜祠成立了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现馆舍于199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42亩,
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展览大楼9300平方米,文物库房1500平方米,办公大楼2200平方米。截至2024年5月19日,有馆藏文物25199件/套,有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近现代文物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0件(套),国家二级文物99件(套),国家三级文物540件(套),重要馆藏有
玉剑珌、刻铭“叔孙氏造戈”铜戈、钧釉碟、1922年马耀南同志的日记等文物。现有《西汉齐王墓陪葬坑陈列》《淄博市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淄博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古代淄博》四个基本陈列展览。
淄博市博物馆常年对外实行免费开放,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历史沿革
建国前,
淄博市文物事业无组织,无领导,无管理,只有少数私人出于爱好收藏少量文物,或出于盈利谋生从事少量文物的买卖。建国后,文物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成为文化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1957年,由淄博市文化局抽调人员,进行了第一次全市
文物普查,绘制出第一张全市文物分布图,调查出应予以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200多处,后报请
山东省、淄博市政府公布确认。
1958年4月2日,在
博山区颜文姜祠建立了淄博市博物馆,开展了征集出土文物,发动并接受群众捐献文物,举办文物展览及进行文物收藏等项工作,1962年,在
国民经济调整中该馆建置曾一度撤销,文物工作仍由市文化局负责。1973年,
淄博市文化局抽调20多人,经省博物馆考古队培训之后,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文物复查,重新核查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淄博市文化局内设文物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原市展览馆。
1975年12月16日,为适应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淄博市文物办公室的基础上恢复市博物馆的建置,馆址设在张店中心路102号原市展览馆内。1981年,淄博市政府撤销市展览馆,并将市展览馆馆舍移交市博物馆,当时,全馆建筑面积有2250平方米。1991年,由于原有的馆址——市展览馆其建筑功能已不适应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需要,又在馆院内新建文物库房和行政办公楼1200平方米。4月,淄博市委市政府决定易地另建一座现代化,多功能,高标准的大型博物馆。经论证评估,博物馆新馆将建在市中心广场的西北侧。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主体展厅建成使用。
方位布局
淄博市博物馆占地42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布局由综合办公楼、文物库房、展厅大楼组成。其中展览大楼9300平方米,文物库房1500平方米,办公大楼2200平方米。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西汉齐王墓陪葬坑陈列
西汉齐王墓陪葬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淄博市博物馆的一项重大考古成果。主墓室因故至今尚未被批准挖掘外,在当时已发现的5个陪葬坑中共出土文物达1.2万件之多,其中包括鎏金龙凤纹大银盘(现藏国家博物馆)、矩形龙纹大
铜镜、金银饰甲、金鐏铜戈等文物。其出土文物都为汉代考古和汉初
齐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见证了当时齐国国力与军事的无比强盛,是
西汉齐国经济空前繁荣的缩影。“西汉齐王墓陪葬坑陈列”综合运用多种陈列手段,对齐王墓陪葬坑出土文物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展示,是一项以文物实物为主题、从考古学视角展示其发掘研究成果、专业性非常强的展览。该展览曾参加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99个陈列展览项目的申报材料中,经过严格审查,最终获得参评资格。
馆藏文物精品展
馆藏文物精品展精选馆藏文物百余件,如铜鸟柄灯、铜汲酒器、金耳坠、钧窑瓶等,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浓郁的地域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能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淄博地域文化的深厚,从而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全面展示了淄博市申报《五音戏》《聊斋俚曲》《孟姜女传说》《蹴鞠》四项入选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展示了全省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淄博市的《牛郎织女传说》《炉神姑传说》《周村芯子》《阁子里芯子》《磁村花鼓》《鸪戏》《周村铜响乐器制造工艺》《周村烧饼》等十二项代表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民族文化传统,这是当代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手段。
古代淄博展
《古代淄博》历史陈列以历史发展进程为脉络,以淄博地区出土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大量的文物、图片和说明文字,分远古时期、
齐国历史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至元时期、明清时期五个部分,客观系统地反映淄博地区自有人类开始到清王朝结束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充分展示生活在淄博地区的先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成就与辉煌。本展览共精选图片160余幅、人物画像34幅、油画7幅,选用地图6张,共精选陶器、青铜器、瓷器、古籍书画、原始票据等文物330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
淄博市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示了中华文明和淄博地域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历史和进程。
专题陈列
砚载春秋事 桃花扇底情——“侯杨砚”
《砚载春秋事 桃花扇底情——“侯杨砚”专题陈列展》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集中展现了“侯杨砚”的流转路线和交接传承,主要由“
侯方域赠砚”“
杨文骢失砚”“陆其清藏砚”“赵执信得砚”“景介忱夫人传砚”“众方家赏砚”“张志中夫妇捐砚”七大部分组成,通过图文展板、文物藏品陈列、
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融入声、光、电等多种技术,集中展示了“侯杨砚”几百年来的传藏。“侯杨砚”见证了四大人文情怀:侯朝宗、杨龙友的肝胆相照;陆其清、
赵执信的惺惺相惜;景介忱、张志中的患难相助;以及张志中夫妇大公无私的善心义举。通过展览,向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弘扬道德新风尚、时代新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
红色淄博——淄博市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展
“红色淄博——淄博市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展”是淄博市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一个专题展览。展览以重要文物为引领,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人物等为主要内容,通过214件(套)文物、160幅图片和其它宝贵资料,集中反映新民主主义时期淄博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翻身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
临时展览
山东省馆藏文物巡展—明清书画精品展
2019年5月10日至5月14日,在淄博市博物馆一楼正厅举办。此次展览精选明清时期书画精品近50余件。作品题材丰富,有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作者名家云集,不乏科举状元、著名
公卿、
封疆大吏、帝王之师、进步人士、行业翘楚,如:明朝
崇祯年间
进士、
户部尚书戴明说,清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阮元,
清代大臣、著名书法家
铁保,晚清状元、四朝元老、著名书画家
张之万,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
杨深秀,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
郑孝胥,清代著名书画大师、佛学大师
竹禅,清末状元、
大学士、溥仪老师
陆润庠,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
上将吴佩孚,近代著名书画家符铸,二十世纪中国画坛著名画家
吴湖帆等。
淄博市第十三届油画展
2019年6月15日上午,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暨淄博市第十三届油画作品展在淄博市博物馆开幕。展览共收到投稿300余幅,计划展出作品110余件。展览的作品包括了当今淄博最具艺术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为油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油画家郑鲁青、杨玉刚在开幕式捐赠给淄博市博物馆油画作品2幅。此次展览采取巡展式,陆续在淄博市博物馆、大境界美术馆、齐鲁油画院等多处场馆进行展览。
“大唐遗韵·印象红丝”临朐县红丝砚艺术交流展
2020年9月19日上午,在淄博市博物馆开展。开展仪式上临朐大唐红丝砚博物馆向淄博市博物馆捐赠传统红丝砚一方。此次展出临朐大唐红丝砚博物馆馆藏的86方红丝砚,及砚界大国工匠吴荣开,中国文房四宝制砚大师傅绍祥,北大博士生导师祝帅的红丝砚拓片和书法作品70余幅。临朐红丝砚,质地温润、发墨护毫、红黄相间、色泽华丽、纹理丰富、美轮美奂,为历史名砚。
重要馆藏
综述
截至2024年5月18日,淄博市博物馆有馆藏文物25199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0件(套),国家二级文物99件(套),国家三级文物540件(套)。馆藏文物中以西汉齐王墓临淄和战国商王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最具代表性,数十件文物精品被国家、省文物管理机构选调到国内外展出。
玉石器
青铜器
陶瓷器
近现代文物
杂项
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淄博市博物馆的研究包括汉代建筑明器、齐国青铜器科技应用等方面。
汉代建筑明器
古墓中随葬的缩微建筑模型被称为“建筑明器”。两汉最盛,材质以陶居多,另有少量铜、石、木。“建筑明器”是总称,包括不同功能的各种建筑模型,常见的有仓、灶、井、厕(圈)、房屋、楼阁、院落等。因大部分为陶制,常被称为“陶楼”“陶屋”。汉代建筑明器出土范围很广,基本类型也较一致。地域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方建筑传统的区别上,例如,
岭南地区出土的陶屋多为
干栏式建筑,还出现了陶船,这是北方没有的情况。
从诸侯王墓到中小型墓皆有建筑明器出土,中小型墓随葬建筑明器的现象更为普遍。沂南汉墓前室东壁的横额上是一幅祭祀图,祭祀人群的右下角放着一座小房子,发掘报告称“其小不能容人”。国庆华认为这是前来祭祀的人带来赠与死者的明器陶屋。
长安一具陶灶需二百钱,有的陶灶范上还有“买者大富贵”的文字。如此看来,建筑明器是一种流通的商品,到墓中才有了它的主人。
对建筑明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学和建筑学两个领域。不同学科处理材料的目的和方法不同。考古学的研究多采用类型学的方法,考察建筑明器反映出的汉代社会生活,以复原历史为目的。建筑学则试图通过这些材料复原汉代建筑的技术和结构,用以弥补汉代建筑实物的缺失。然而建筑明器作为随葬品,由于不同的创作目的,与现实建筑之间存在距离。本研究关心的是建筑明器反映出的
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要透过明器还原汉代现实生活。通过分析建筑明器的出土环境、视觉表现、制作技术,以及与墓葬中其它元素的关系,试图去发现这些明器在表现什么、如何表现、为何如此表现。
齐国青铜器科技应用
由于
齐国是中国国古代较早认识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国家之一,且特别重视科技的应用与发展。青铜器作为体现科技应用的重要载体,在生活等领域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至
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较高水平。淄博市博物馆对齐国青铜器科技应用进行研究,最终认为:科技在齐国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尤其是在青铜器铸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齐国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达的青铜器
冶炼技术和青铜器铸造的科学方法和经验,采取严谨规范的
手工业管理和标准体系,从而成就了齐国发达的青铜器铸造技术。随着对科技的认识和应用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的逐渐加强,在不断注重其实用中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针对青铜器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而精心设计,自然巧妙地将科技元素融入其中。在这些旷世精品之作中,有的看似简单的设计,却赋予了青铜器强大的科学与实用性,凝结着
齐国先民的智慧和结晶,成为齐国青铜器科技与实用完美结合、独树一帜的一朵奇葩,是齐国经济繁荣、
手工业发达的综合体现。这不仅为研究齐国科技在青铜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后世在制造业中的科技运用,也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学术交流
1984年,淄博市博物馆有两批文物分别参加了国家、省庆祝建国35周年考古新成就文物展。1986年,先后有两批文物随同
中原地区、
山东省赴
日本参加了展览。
2019年11月17日至11月21日,“第六届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会议”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珠海市)召开,该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主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单位的80余人参会,淄博市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张冲同志参加了此次论坛。
2019年11月8日,为期2天的2019山东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在日照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博览会期间2019“新时代博物馆展览提升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
山东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年会同时举行。淄博市博物馆安立华、袁红葵和张宝三位同志应邀参会。 本次展会由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日照市人民政府主办,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承办。
2019年12月12日,淄博市博物馆召开“
淄博市窑调查研究”课题研究论证会。
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禚振西,原中国陶瓷馆馆长助理高岩,
淄川区文物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淄川区博物馆馆长蔺开庆,淄川区文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闻其东,
博山区文物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李生军,副主任王予幻,著名文化学者
孙启新,淄博市博物馆副馆长
谭秀柯出席论证会,课题组相关人员参加,论证会由淄博市博物馆馆长王振华主持。
文物保护
自1976年以来,淄博市博物馆配合工农业基本建设对淄博古瓷窑址、临淄大武西汉齐王墓陪葬坑,辛店电厂崔氏墓地、博山大街玻璃炉遗址等重要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考古发掘。1978年至1979年,淄博市博物馆在临淄大武镇
窝托村南发掘了一座存有高大封土的大型墓葬的五个陪葬器物坑,出土各类器物12000余件,其中出土的矩形龙纹铜镜、护金银盘等文物极为罕见。自1980年到1988年间,淄博市博物馆对全市文物进行了普查,共发现了各类文物点803处,基本上摸清了全市地上地下文物的分布状况。
1985年秋,淄博博物馆对张店
傅家镇黄家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小型土坑墓23座,时代自西周晚期至
战国时期。从墓地出土陶器看﹐其器物组合亦为鬲、豆、罐—→鬲、豆、盂、罐—→鼎、豆、壶。并出土有素面鬲、素面高足罐等器物。1992年9月,淄博市博物馆和齐故城遗址博物馆联合对
临淄区家流乡商王村西一处战国至汉代蓦地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1.06万平方米,发掘各类墓葬102座,其中战国晚期较大型墓葬2座,西汉前期的墓葬20座,
东汉前期墓葬10座,后期墓葬4座。1996年至1997年,淄博市博物馆和淄博市文物局、
桓台县文管所等单位对桓台县史家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岳石文化“祭坑”由于结构奇特,其内出土遗物丰富并有卜骨文字,是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
文化活动
文创产品
淄博市博物馆文博文化创意中心位于博物馆大厅入口处,营业面积近二百平方米。淄博市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具体包括丝绸、红木、陶瓷、
琉璃等文创产品。
所获荣誉
淄博市博物馆先后被授予“
山东省优秀博物馆”、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4年5月18日,淄博市博物馆被评为“第五批
国家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