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古乡
云南省红河县辖乡
车古乡,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地处红河县北部,东与大羊街乡浪堤镇接壤,南与架车乡毗邻,西与乞讨乡交界,北与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那诺乡隔河相望,距红河县城65千米, 区域总面积117.7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车古乡常住人口为12744人。
历史沿革
汉唐时,设车古区。
宋大理时,为因远部。
元朝时,属元江县军民府。
清代时,属元江直隶州。
民国时,属元江县。
1954年7月,从元江县划入红河县。
1981年,从浪堤公社析置车古公社。
1984年,车古公社改为车古区。
1988年2月,由车古区改为车古乡。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车古乡地处高寒山区,地势山高沟深;地形为山地;主要山脉有哀牢山,境内最高点位于阿波黎山,海拔2489米;最低点位于利博河,海拔1080米。
气候
车古乡属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22℃,1月平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6℃(1983年1月13日);7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30℃(2008年7月20日);最低月均气温6℃(1983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8.8℃(2008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5℃,最大日较差14℃(1995年3月9日);生长期年平均274天,无霸期年平均356天,最长达365天,最短为350天;年总辐射16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6天(一般为2月10日至次年1月28日);年平均降水量166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15天,最多达151天(1998年),最少为60天(2008年);最大雨量2300毫米(1998年),最少雨量700毫米(200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6月最多。
水文
车古乡境内河道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昏河等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南昏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阿期、利博、腊娘、么当、小车古,长38千米,流域面积39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利博河、么当河、阿期河、腊娘垤河等。
自然灾害
车古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山体滑坡等。旱灾主要发生在3—5月,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9年3月,造成车古乡大量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严重,经济损失85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车古乡有耕地9188亩。车古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白陶土、铁、锰、金等; 有蜂猴滇金丝猴、山猎(四不象)、棕熊鳞甲目白鹇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辖车古、么当、哈垤、腊娘垤、利博、阿期6个行政村。有48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车古乡辖6个行政村:车古村哈垤村腊娘垤村阿期村利博村么当村, 乡人民政府驻车古村。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总人口有1337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5人,城镇化率1.2%;另有流动人口157人。总人口中,男性7626人,占57%;女性5753人,占43%;14岁以下2261人,占16.9%;15—64岁9914人,占74.1%;65岁以上1204人,占9%;以哈尼族为主,达11314人,占84.5%;彝族1683人,占12.6%;瑶族359人,占2.7%;其它民族23人,占0.2%。2011年,车古乡人口出生率29‰,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2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4人。
截至2017年末,车古乡常住人口为14567人。
截至2018年末,车古乡户籍人口为15437人。
截至2019年末,车古乡户籍人口为15509人。
经济
综述
2009年,车古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5万元,同比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9万元,同比增长76.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2万元,同比增长134%;地方财政支出464万元,同比增长67.5%。
2011年,车古乡财政总收入1009万元,比2010年增长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元。
截至2018年末,车古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截至2019年末,车古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09年,车古乡粮食总产量418.7万公斤,同比增长4.5%。
2011年,车古乡农业总产值1315亿元,比2010年增长22。车古乡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车古乡生产粮食4239吨,其中水稻3103吨,小麦464吨。车古乡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花生、茶叶等。2011年,车古乡大豆种植面积1084亩,产量13.7吨;茶叶种植面积6287亩,产量39.5吨;花生种植面积100亩,产量10吨。车古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车古乡生猪饲养量8500头,年末存栏7403头;羊饲养量3056只,年末存栏2530只;牛饲养量5145头,年末存栏4209头;家禽饲养量5.96万羽,上市家禽5.55万羽。2011年,车古乡生产肉类1072吨,其中猪肉769吨,牛肉103.1吨,羊肉49.4吨,禽肉79.5吨,禽蛋23吨;畜牧业总产值236万元。
工业
2009年,车古乡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商业网点63个,职工80人。2011年,车古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5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4万元,比2010年增长13%。
金融业
2009年,车古乡信用社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554万元,同比增长26.65%;年末贷款余额785万元,同比增长18.94%。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2510万元,比2010年增长19%;人均储蓄1500元;各项贷款余额865万元,比2010年增长7.4%。
电信业
2011年,车古乡电信业务收入为1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9年,车古乡建有小学17所,其中乡中心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为1498平方米,拥有教师23人;建有中学校一所,校舍建筑面积为4272平方米,拥有老师33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071人,其中小学生1349人,中学生728人,中、小学入学率分别为96.24%、99.31%。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小学5所,在校生788人,专任教师6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5%;初中1所,在校生526人,专任教师3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5%,小升初升学率99.45%,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车古乡教育经费达222万元,比2010年增长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45%。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各类科技人才24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50人,经营管理人才170人,技能人才700人,农村实用人才1380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文化站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7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0.1%。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体育场地11处;18%的城市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2%。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线电视用户数为6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9%,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00小时。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卫生院1所;设病床22张,固定资产总值2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人。2011年,车古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6746人次。2011年,车古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710人,参合率95%;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9‰、1.66‰、0。
社会保障
2011年,车古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44户,人数62人,支出19.1万元,比2010年增长7.6%,月人均256元,比2010年增长14%;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2人次,支出3200元,比2010年增长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96户,人数2080人,支出204.7万元,比2010年增长40%,月人均82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人,支出1.248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44人,支出13.824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农村医疗救助9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80人次,共支出10.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514人次,支出15万元,比2010年增长1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3人。2011年,车古乡新增就业人员540人,有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1%。
基础设施
到2007年底,车古乡建有沼气池农户580户;装有太阳能户数9户;有4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6个自然村已通公路;有44个村民小组实现街道硬化;有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8个自然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水、通电,乡政府所在地有路灯。
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65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210户,比2010年增加20户,电话普及率5%;移动电话用户2145户,比2010年增加23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2%。
交通运输
2011年,车古乡客运总量5.184万人次,货运总量11.2万吨。截至2011年末,车古乡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长64千米;运输企业拥有客运汽车2辆、36座位,客运量2.7万人次。
地名由来
车古乡因乡人民政府驻车古而得名;车古系古代哈尼族土酋长“策窝”的演化名。
人文
车古乡哈尼族主要节日有"苦扎扎"节、"十月年"节两个主要节日,节日期间,男女老少衣着特有的民族服装,走亲串户、打磨秋、骑转秋、跳鼓舞、对山歌。车古乡还有彝族的"端午火把节"、"丰收鼓舞"等民风民俗和民间歌舞。"火把节"期间,家家户户包糯米粽子,杀猪、宰牛,隆重宴请亲朋好友。到了晚上,村内男女都参加火把仗,火把仗以女性进攻为主,女人们舞动着火把选准男性的背、臀、腿用力烧、烘、打,以示驱邪、祝福,年轻的女孩还有向伙子们表达爱慕之意的意思,男性则主动防御,想方设法把火把打灭,以示勇敢,整个火场如癫似狂,越打越欢。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贸
金融业
电信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地名由来
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