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乡
贵州织金县金龙乡
金龙乡位于织金县城西北部,东与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南与以那镇接壤,东北与西北分别大方县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理化苗族彝族乡、与大方县牛场乡隔河相望,距离县城54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105°44′,北纬26°45′,地处织金县最北端,总面积10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67.2亩,水田3547亩,土26520亩,清代以前为彝族安氏领地,目前有官房建于细木村细木底。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金龙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截至2020年11月1日,金龙乡常住人口为26502人。
行政规划
截至2020年6月,下辖2个居民委员会,18个村民委员会。
主要经济作物
金龙乡属于乌蒙山区,海拔在1200---1780M之间,山间有平地分布,耕地较多,最高峰为虫蚁山,海拔1779M。乡内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荞麦、辣椒,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菜,另外该乡的畜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乡境缺水,修建有千斤、红旗、跃进、险峰四个水库,基本上解决了饮水问题。
地理环境
该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溶洞分部较多,其中位于该乡西北面的湖边,有一个叫“卷洞门”的溶洞,全长数里,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贵州省著名的洪家渡水库(现在叫支嘎阿鲁湖)从西南面向北再向东北围绕半个乡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乡交通比较落后,但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现在正在修建以那-金龙的柏油路,同时正在新建一个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能容纳200余辆机动车停放的大型客运站,该工程总投资90余万元人民币,预计今年10月(2009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社会建设
近几年来,金龙乡党委政府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己任,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富民兴乡为目的,带领和团结全乡各族人民,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一是巩固烤烟生产,乡党委政府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优化布局为重点,稳定面积,加大投入,主攻质量,确保总量,加强管理。2010年全乡7000亩烤烟完成产量22100.54担,实现产值1451.29万元,创税收290万元;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步伐。金龙乡确立了“巩固烤烟生产支柱,大力发展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将畜牧业建成继烤烟生产之后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导产业,2010年全乡牛的存栏全乡牛存栏10600头,猪20650头,家禽存栏90900羽(只);畜牧产值从1246万元发展到615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从18.6%跃升到40.58%;
三是继续巩固种植业,努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以规划为前提,实施好良种工程,大力推广和普及粮食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全乡粮食产量达到11010吨。
四是按照新阶段扶贫规划,以贫困村为主战场,整村推进,切实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全乡20个村中,一类贫困村4个:金果、黄山、中寨、包营,其中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村有黄山、中寨、包营;二类村5个:石兴、复兴、落作、新立、建福;三类村1个:石板;非类别村10个:老街、关心、新七、细木、安山、综合、齐心、关法、大竹。金龙乡抢抓国家加大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中,2010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689人,实际减少785人。
五是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加大,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面开展以解决人畜安全饮水为主的渴望建设,以修建乡村公路为主的农村交通建设,以电网改造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以农村中小学扩建和乡村医疗卫生设施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甲烷、改厕改圈为主的农村生态建设;
六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工作制,严格兑现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加大计生经费投入,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控管路子,努力破解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难题,突出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全乡出生232人,其中一孩117人(政策内95人,政策外22人),二孩80人(政策内75人,政策外5人),多孩3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3.2%,出生率6.45‰;完成避孕措施408例,其中:上环102例,男扎17例,女扎278例,补救措施9例,实际399例,完成数占县下达任务的99.75%,避孕措施落实率98.7%;流动人口8206人,办证5498人,办证率67%;全面落实包村帮户责任,推进过程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基层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基本网络,按照“三基本”要求,提升基层计生队伍基本能力,强化基层计生队伍基本职责。八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加强乡综治维稳信访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七是落实周三领导接访制度及信访中心日常值班制度,做到信访事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做好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工作,全乡成立专门的调查组,不定期对电信座机及部分移动电话用户进行调查,制订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满意度排名后三位的村惩罚,对满意度排名前三位的村实施奖励,在第一季度的满意度抽查中,大竹、建福、石板三个排名后三位,分别被罚1500远、1000元、500元。通过努力,在第二季度地、县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抽查中,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均排名第四;做好重要节日和重大会议期间的维稳工作,杜绝进京访、赴省访及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效地维护地方的稳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将影响全乡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大禁毒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禁毒基层基础工作。
八是加强地质灾害监测,明确相关人员对乡内重点地段实施监测,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加强汛期安全管理,进入汛期以来,乡安委会加强对全乡各村应对防汛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防汛意识;加强消防管理,提高消防意识。
经济发展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0804万元,年均增长8.91%以上,财政总收入达35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年均2500万元,全乡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21‰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以上。
二○一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015万元,比2010年增长8%,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320元,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5.8万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21‰以内,脱贫人口815人。努力完成县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快,社会各项事业按计划推进。
名称来历
因乡人民政府驻金龙而得名。
政区沿革
明属陇胯则溪。
清属向化里。
民国初属北区。
1932年,属十区。
1943年,属复兴厂镇
1950年6月,属六区。
1953年2月,分别设孟宗竹、龙洞2乡。
1958年9月,金竹、龙洞2乡合并为金龙公社;10月,更名进军公社。
1959年1月,设管理区。
1984年2月,设乡。
1992年1月,改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土地人口
2021年6月25日,织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金龙乡常住人口为26502人。
所获荣誉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金龙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地理位置
地处织金县西北部,乌江上游六冲河南岸,东与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毗邻,南与以那镇接壤,西南与纳雍县接界,西隔果簸河与大方县牛场苗族彝族乡相连,北以架盖河与大方县理化苗族彝族乡、鸡场苗族彝族乡相接。人民政府驻老街村,电话区号0857,邮政编码552107,距县城53千米。金龙乡位于织金县城北部,乌江上游六冲河南岸,洪家渡水域面积在金龙乡境内约40海里。东与本县茶店乡接壤,南与以那镇为邻,西以果簸河、北以架盖河与大方县牛场乡,理化乡,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隔河相望。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53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0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5亩(其中:水田3540亩,旱地26465亩),其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6628亩;全乡拥有丰富的荒山草坡资源,林地29165亩;金龙乡由原金龙乡,落圈乡,包营乡,店子乡,海马乡合并建立。全乡辖20个村215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布等十多个民族,是全县乡镇中面积最大、人口较多、税收较高的少数民族乡镇。解放后苏联专家在金龙发现天然气和石油层,曾竖井勘探,1995年5月被省政府列为"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工程"。
参考资料
织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贵州省织金县人民政府.2021-07-01
目录
概述
行政规划
主要经济作物
地理环境
社会建设
经济发展
名称来历
政区沿革
土地人口
所获荣誉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